“合力鑄就金色品牌” (Hélì zhùjiù jīnsè pǐnpái) - "Through united effort, forge a golden brand" - is a powerful and evocative slogan.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collaboration, collective action, and sustained effort" in building a "highly valued, prestigious, and successful brand".
Here's a breakdown of its meaning and implications:
1. "合力 (Hélì - United Effort/Force):" This highlights that building a strong brand isn't the work of one individual or department. It requires coordination and contribution from everyone within the organization – leadership, employees, management, marketing, sales, R&D, customer service, etc. It also implies cooperation with external partners, stakeholders, and sometimes even customers.
2. "鑄就 (Zhùjiù - Forge/Cast/Mold):" This verb conveys a sense of intentionality, craftsmanship, and effort. Building a brand is like forging metal – it requires skill, patience, resources, and pressure to shape it into something strong and lasting. It suggests that the brand is actively built and shaped, not just passively developed.
3. "金色 (Jīnsè - Golden):" This color symbolizes:
"Value and Prestige:" Like gold, the brand is considered valuable, high-quality, and esteemed.
"Success and
相關內容:
——張掖市申報創(chuàng)建張掖世界地質公園紀實
記者 王晶晶
珍貴而優(yōu)美的地質遺跡、脆弱且多樣的生態(tài)景觀、悠久并獨特的民族風情,彼此滲透交融,造就了張掖世界地質公園豐富多彩的資源稟賦。張掖世界地質公園作為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復合區(qū),是一座集科學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觀光、歷史文化、民族風情、地質遺跡保護于一體的大型地質公園,對研究自白堊紀以來青藏高原及祁連山隆升過程中的重要地質事件和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科考價值和極高的旅游開發(fā)價值。
2008年被省政府命名為省級風景名勝區(qū)、被原省國土資源廳命名為省級地質公園;2016年被原國土資源部命名為國家地質公園;2013年、2014年彩色丘陵景區(qū)、冰溝丹霞景區(qū)、中華裕固風情走廊景區(qū)先后被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2019年7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估專家易卜拉欣·庫姆先生、雷伊雷·巴德優(yōu)索女士來我市實地考察。2020年1月,張掖地質公園彩色丘陵景區(qū)被文化和旅游部評定為5A級旅游景區(qū)。2020年7月7日,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執(zhí)行局第209次會議上通過決議,正式批準張掖地質公園為“張掖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2017年6月,我市堅持高點定位,立足品牌引領、提升張掖整體形象,作出申報創(chuàng)建張掖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決策。創(chuàng)建工作開展以來,全市上下精心謀劃安排,層層靠實責任,積極推進工作任務落實,全面完成了申報創(chuàng)建的10大類225項具體任務,申報創(chuàng)建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強化統(tǒng)籌指導 增強工作合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成立由市長任組長,分管自然資源和文化旅游工作的副市長任副組長,相關縣區(qū)和市直部門單位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加強對申報創(chuàng)建工作的統(tǒng)籌指導。認真按照《世界地質公園指南》,精心制定申報創(chuàng)建工作實施方案,向3個縣區(qū)和30多個部門單位交辦了申報創(chuàng)建工作任務清單。投入資金3000多萬元,對地質公園科研科普及地質遺跡保護設施進行改造提升。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落實地質公園建設政策扶持、領導干部聯(lián)系重點項目、目標考核、景區(qū)晉等升級重獎等制度,形成各級領導干部親自謀劃部署地質公園建設,各級黨政組織整合資源強力推動地質公園建設,旅游企事業(yè)單位著力打造地質公園特色品牌,社會各界傾心支持地質公園建設的強大合力。
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 夯實創(chuàng)建基礎
堅持把地質科學研究作為重點任務,深入開展地質科學研究活動,地質公園科研工作邁上新臺階。認真開展地質遺跡調查評價和數(shù)據(jù)庫建設工作,共調查和定性評價地質遺跡景觀點115處,并采用層次分析法定量評價世界級和國家級地質遺跡景觀點21處;對彩色丘陵、九個泉蛇綠巖和丹霞地貌3處世界級地質遺跡點進行國際對比研究;完成地質遺跡資源綜合調查評價報告。爭取原省國土資源廳項目資金60萬元,我市配套20萬元,與省地礦局地質調查院、省地質博物館共同立項進行彩色丘陵地貌和冰溝丹霞地貌成因科學研究,研究成果已出版發(fā)行。
編制完成公園文化遺產名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動植物多樣性名錄,設置安裝一批植物解說牌。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加快公園科研設施建設,地質公園科普研學基地、九個泉野外科考站、冰溝丹霞地質展示館建成投入使用。在張掖召開甘肅地質公園地學科普創(chuàng)新文化建設研討會,形成一批科研成果。與湖南湘西國家地質公園、安徽九華山國家地質公園、敦煌世界地質公園、延慶世界地質公園、福建平譚國家地質公園締結為姊妹公園,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蘭州大學、西北師范大學、西安地質調查院、省地礦局地質調查院、省地礦局水勘院、省地質博物館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教學研究及科研科普合作關系。
豐富地學內容 增強科普特色
突出地學內容和文化特色,委托專業(yè)設計單位精心設計布展方案,認真開展地質公園博物館升級改造,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和聲、光、電等設備,全方位、立體化介紹彩色丘陵與丹霞地貌的形成與特點,多角度展示張掖神奇的地貌景觀和地質變遷。張掖地質公園博物館先后被評為“歷史再現(xiàn)工程·博物館”“甘肅省特色科普基地”“甘肅省科普示范基地”。對南臺村村史館、康樂鎮(zhèn)鄉(xiāng)村記憶博物館進行提升改造,豐富地質科普內容,彰顯民族文化特色。
積極宣傳推介 擦亮“申世”招牌
面向社會有獎征集張掖地質公園形象標識和吉祥物,在全市1650輛出租車、270輛公交車內張貼張掖地質公園網(wǎng)站、微信公眾號、自助講解小程序二維碼。在中國張掖網(wǎng)等網(wǎng)站開設宣傳專欄,在國內知名網(wǎng)站、報刊發(fā)布各類宣傳稿件500多篇。在飛機場、火車站、汽車站,旅游景區(qū)等重點人流集中區(qū)域和重點路段懸掛申報創(chuàng)建宣傳標語300多幅、擺放宣傳展架60多幅,設置大型戶外宣傳廣告30多塊、設置道旗等400多面。市體育局在舉辦的各類賽事和戶外活動中突出創(chuàng)建世界地質公園元素,地質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拍攝制作地質公園建設紀錄片、地質科普片、地質公園宣傳片及申報片,編印地質公園申報圖冊、地質公園地質遺跡圖冊2萬多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