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很多網(wǎng)友也提到了金晨在阿迪達斯走秀時腰間的紅布條這個問題。雖然整體造型和金晨的身材非常出色,但這個紅布條確實有點突兀,破壞了整體的流暢感。
可能設計師是想通過這個紅布條來增加視覺焦點,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不過,每個人的審美不同,對于這個紅布條的看法也各不相同。有些人可能覺得它很有設計感,也有人覺得它很奇怪。
總的來說,金晨這次走秀還是很成功的,雖然紅布條有點小瑕疵,但瑕不掩瑜。
相關內容:
12月5日晚上十點,上海西岸藝術中心,金晨走完最后一步,全場燈沒熄,觀眾先鼓掌——這不是明星站臺,是職業(yè)模特的“交卷”時刻。

她身上那條被彈幕吐槽成“衛(wèi)生巾”的紅布條,其實是阿迪達斯“東方武者”系列的靈魂:一條從傳統(tǒng)武術腰帶抽出來的文化暗號,把“力量”和“柔美”打了個死結。

兩小時后,微博話題閱讀量飆到2億,有人喊“看不懂”,有人連夜下單。24小時內,她腳上的同款預售破5000件,電商運營在群里發(fā)語音:“補貨!
補貨!
工廠線別停。
”
一條紅布,為什么能把運動圈、時尚圈、國潮圈同時點燃?
答案不在布,而在打法——國際品牌第一次把“中國功夫”寫進自己的冬季主線,且敢讓明星當主秀,而不是當背景板。
一、把“功夫”縫進運動服,到底難在哪?
運動品牌做中國風,過去最偷懶的做法是印條龍、寫個“武”字,銷量靠情懷,審美靠運氣。
這次阿迪達斯把“腰帶”拆成3厘米寬的可拆卸織帶,藏在沖鋒衣和羽絨馬甲之間,功能不變:一抽,版型收緊;一系,下擺變短。
設計師在后臺說:“我想讓東方元素先有用,再好看。
”
一句話,先解決“跑步透不透氣、深蹲卡不卡胳膊”,再談“像不像大俠”。
二、明星走秀≠站臺,金晨提前兩周“脫產(chǎn)”練臺步
品牌創(chuàng)意總監(jiān)Paul Gaudio原話:“她走路的重心比有些職業(yè)模特還穩(wěn)。
”穩(wěn)的背后是每天4小時、連續(xù)14天的“魔鬼日程”:上午練核心,下午穿高跟鞋走直線,晚上再加一小時“表情管理”——不許笑場,不許甩頭發(fā)。
明星跨界最怕“露怯”,金晨團隊直接簽了“保密+排他”協(xié)議:活動前不接直播、不露臉,把神秘感拉到滿格。
觀眾看到的3分鐘,是她們用300分鐘換的。
三、紅布條爭議:58%說創(chuàng)新,42%說突兀,誰對誰錯?
投票數(shù)據(jù)出來,兩邊幾乎打平。
年輕消費者把“突?!狈g成“有記憶點”;傳統(tǒng)消費者把“創(chuàng)新”理解成“不倫不類”。
時尚博主@Fashion insider一句話點破:“這是國際運動品牌第一次把中國傳統(tǒng)元素做成‘結構件’,而不是‘印花’。

你不喜歡,恰恰說明它打破了舊框架。
”
市場用錢包投票:5000件預售、2億閱讀,已經(jīng)說明問題——“爭議”在社交媒體時代等于“流量”,而流量只要接住1%,就能轉化成實打實的GMV。
四、國潮3.0:從“中國造”到“中國編”
國潮1.0把“Made inChina”貼臉上;2.0把漢字、祥云、京劇臉譜印滿身;3.0開始拆文化、拆結構、拆功能,再把“拆下來的”縫進現(xiàn)代生活。
阿迪達斯這一步,相當于把“功夫”拆成代碼,寫進自家系統(tǒng)。
接下來,安踏、李寧、特步跟不跟?
跟,就要拆得更深;不跟,就只能留在印花層內卷。
五、給普通人的“穿搭彩蛋”
秀款太炸,不敢穿?
其實拆下來的紅布條可以當腰帶、當腕帶、當包帶,官方lookbook里還有三種“隱藏系法”:
1. 系在高腰運動褲外,腿長+5厘米;
2. 綁在羽絨服袖口,防風不灌風;
3. 當頭繩,高馬尾立刻有“俠氣”。
一條布,三種場景,價格不到外套的十分之一,性價比堪比“買配件送故事”。
六、結尾:一條布條,扯出了運動品牌的“文化暗戰(zhàn)”
金晨走完秀,燈熄了,紅布條還在熱搜上飄。
它提醒所有人:中國風不是“印點什么”,而是“拆下來、再裝回去”。
下一次,當你看到一條看似突兀的布、一塊不對稱的補丁,先別急著吐槽——那可能是品牌偷偷遞給你的“文化密碼”,接不接得住,就看你愿不愿意拆。
運動服的戰(zhàn)爭,已經(jīng)從“誰面料更輕”打到“誰更會講故事”。
故事講得好,一條布條也能撬動2億流量;講不好,滿身龍紋也賣不動一件T恤。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