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則消息點明了Converse品牌的一個重要動向。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解讀和闡述:
1. "品牌歷史與“老本行”":
Converse起源于1908年,最初以生產帆布鞋聞名。
1917年,Converse All Star(全明星)籃球鞋誕生,憑借其經典設計和早期與籃球巨星的贊助合作(如Chuck Taylor),迅速成為籃球鞋界的標志性產品,并擴展到滑板、街頭潮流等多個領域。
因此,籃球鞋可以說是Converse的“老本行”或核心根基之一。這次回歸,意味著品牌希望重拾其起家的核心優(yōu)勢。
2. "重返籃球鞋市場的背景":
"市場機遇":籃球運動持續(xù)受歡迎,尤其是在街頭文化和潮流領域。消費者對具有歷史底蘊和經典設計的籃球鞋有持續(xù)需求。
"品牌策略":隨著母公司Nike的收購,Converse近年來可能更側重于潮流和生活方式市場。此次重返籃球鞋市場,可能是品牌策略的調整,旨在鞏固其運動基因,拓展更廣泛的消費群體。
"競爭格局":雖然Nike在籃球鞋領域占據主導地位,但市場仍有空間,其他品牌(如Adidas、Vans等)也在此領域有所布局。Converse憑借其獨特的品牌文化和歷史,有機會找到差異化的定位。
3. "
相關內容:
記者 | 羅盈盈
曾經風靡NBA的匡威(Converse)打算續(xù)寫其籃球故事。
4月17日,在紐約布魯克林的新品發(fā)布會上,這家運動潮牌宣布,2019年將重返專業(yè)籃球鞋市場。
“我們的品牌有110年的歷史,匡威是真正從籃球起家的品牌,”公司鞋類副總裁布蘭迪斯·拉塞爾(Brandis Russell)說道,“青年文化和籃球文化相互聯(lián)系,我們希望參與其中,與球場內外的年輕人建立聯(lián)系?!?/p>
顯然,在經典帆布鞋熱度減緩的當下,匡威期望通過重拾自家的籃球基因,重新贏得年輕消費市場的關注。
與此同時,匡威發(fā)布一雙全新的專業(yè)籃球鞋,作為宣告重返這片市場的頭牌產品。

這雙名為“All Star Pro BB”的新鞋,外形上延續(xù)經典帆布鞋Chuck Taylor的設計。但在性能層面,匡威更多采用母公司耐克的技術,包括Nike React泡棉緩震中底、Nike Quadfit網眼鞋面,鞋子較為輕量。
匡威男性產品創(chuàng)意副總監(jiān)達米恩·西爾弗(Damion Silver)表示,在此之前,All Star Pro BB鞋款的研發(fā)周期已經超過一年半,經歷過50多個測試版本后敲定最終設計。
耐克設計師托馬斯·貝爾(Thomas Bell)透露,出于商業(yè)保密目的,鞋子在設計和測試過程中沒有貼上任何商標,“幫助測試的運動員不知道這是耐克鞋還是匡威鞋,他們老問,這是不是現(xiàn)代版Chuck Taylor鞋?”
All Star Pro BB有黑白兩個配色,將于今年5月在美國上市,售價為140美元(約合人民幣940元),預計6月在中國開售??锿硎?,今年夏天還將推出多款生活類別的籃球鞋。
可以看到,耐克品牌將技術引用在匡威產品上,扶持其重返籃球鞋市場,這家運動潮牌正在得到集團前所未有的重視。
實際上,在2003年耐克以3.05億美元的價格并購匡威時,多數(shù)人并不看好匡威被交易后的前景。當時,業(yè)內認為,耐克之所以收購匡威,看重的是籃球領域的球員資源與渠道。
匡威創(chuàng)立于1908年,是美國運動鞋市場歷史最悠久的品牌之一,在匡威面世38年后,NBA聯(lián)盟才宣告成立。
當時,匡威籃球鞋已經擁有較為出色的包裹性能和緩震技術,且外觀出眾。與此同時,1980年代前,由于籃球運動市場缺少競爭,匡威很快成為NBA聯(lián)盟的霸主。
這家運動老牌成為早期球員們的戰(zhàn)靴首選——包括張伯倫、拉塞爾、魔術師約翰遜和邁克爾·喬丹,都曾穿著該品牌的鞋子登場。

但不久后,耐克、阿迪達斯和銳步等品牌紛紛崛起,后知后覺的老牌匡威來不及反應,便在產品技術和設計上被遠遠拋后。1990年代起,清一色的匡威戰(zhàn)靴消失,籃球產品的衰落使得這家老牌一蹶不振。
耐克入主之后,先把匡威籃球系列的剩余資源與其合并,將技術含量較低、價格相對廉價的匡威籃球鞋作為耐克的低端產品,以吸引年輕消費者。
在球員代言方面,耐克通過匡威簽下一些有實力的年輕球員,待這些新秀的商業(yè)價值有所提升,再被耐克挖到原有品牌的名下。換言之,匡威被視為耐克在籃球場上的“跳板”。
依靠匡威的資源以及品牌原有的技術實力,過去10余年,耐克很快在NBA站穩(wěn)腳跟。而匡威的籃球優(yōu)勢和運動屬性被削弱之后,逐漸邊緣化,耐克將其轉型為休閑品牌,主打經典帆布鞋系列。
在被收購后的數(shù)年里,匡威一時找不著自己的方向。即使后來扎根潮牌定位,業(yè)績形勢依然不容樂觀。
顯而易見,隨著全球運動潮流興起,VANS、PUMA等運動潮牌強勢攻占市場,市面上的同類產品劇增。2016年起,過分依賴經典帆布鞋Chuck Taylor的匡威銷售下滑。
截至2018年5月31日的2018財年,耐克母公司銷售額達到364億美元,但匡威品牌陷入困境——第四季度,銷售同比下跌14%至5.12億美元,全年下滑11%至18.9億美元,再次低于20億美元大關,甚至不及2015財年的業(yè)績。
與此同時,匡威的盈利能力有所減弱。2018財年,其息稅前利潤從4.77億美元跌至3.1億美元,同比跌幅高達35%。
如今,找回自己的“老本”,重返專業(yè)籃球鞋領域,匡威期望迎來轉機。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籃球鞋市場已經變得非常擁擠。
近日,BallerShoesDB發(fā)布一份各大運動品牌在NBA聯(lián)盟的占比榜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整體市場情況,主流品牌數(shù)量超過10家。

本賽季,多達62.6%的NBA球員選擇穿著耐克戰(zhàn)靴上場,若加上Jordan品牌,這一比例高達72%。此外,阿迪達斯占得15.8%,Under Armour和PUMA分別獲得4.6%和2.1%球員的青睞。
與匡威的情況相似,2018年3月,PUMA宣布時隔17年重返專業(yè)籃球鞋市場。除了簽約多名潛力新秀和拿下勇士中鋒考辛斯作為頭牌,PUMA還成為NBA聯(lián)盟官方市場合作伙伴。
除此之外,謀劃重返籃球市場的還有New Balance。不久前,這家美國老牌剛剛簽下猛龍當家球星科懷·倫納德。
面對競爭激烈的籃球市場,尤其是集團內部耐克品牌及Jordan品牌的籃球地位較為強勢,匡威鞋類副總裁布蘭迪斯·拉塞爾表示,不擔心內部競爭帶來損耗。
“耐克擁有最好的創(chuàng)新科技,Jordan在品牌理念方面處于領先,匡威可以在耐克集團產品組合中著重呈現(xiàn)運動員的個性風格。通過這三個品牌,我們?yōu)橄M者帶來不同的吸引力,”拉塞爾如此解釋匡威的差異化。
耐克全球設計創(chuàng)新副總裁埃里克·阿瓦爾(Eric Avar)則認為,匡威的優(yōu)勢是更簡約、更通用,達到高水平專業(yè)性能,但可能在輕量和功能方面有待提升——這正是新產品借助耐克品牌技術的原因。
有意思的是,在大規(guī)模搶奪匡威的籃球資源之后,如今又扶持該品牌重返籃球市場,耐克的算盤打得響亮,這或許是集團內部全面部署籃球生意的開始。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