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瑪(Under Armour, UA)的衰落是一個多因素疊加的復雜過程,從曾經(jīng)的運動品牌行業(yè)寵兒滑落到如今的市場邊緣,其品牌影響力的持續(xù)下降主要歸因于以下幾個方面:
1. "激烈的市場競爭與錯失時機:"
"Nike的強勢回歸:" 21世紀初,Nike的市值和市場份額一度被UA超越。Nike憑借其強大的品牌營銷、產(chǎn)品創(chuàng)新(尤其是 Flyknit 技術)和全球化擴張,成功奪回了領先地位,并持續(xù)保持領先。UA在關鍵時期未能推出足夠顛覆性的產(chǎn)品或策略來維持競爭優(yōu)勢。
"新興運動品牌的崛起:" Lululemon 的成功證明了運動休閑(Athleisure)風格的巨大市場潛力,UA對此反應較慢。此外,Adidas(尤其是 Yeezy 合約后)和 Puma 等競爭對手也在設計和營銷上表現(xiàn)搶眼,分流了市場注意力。
"直接競爭對手的發(fā)力:" Lululemon、Athleta(現(xiàn)為 Athleta by Nike)、Warby Parker(雖然主營眼鏡,但定位類似)等品牌在細分市場(如瑜伽、生活方式運動)取得了成功,擠壓了UA的市場空間。
2. "產(chǎn)品策略與創(chuàng)新能力不足:"
"產(chǎn)品創(chuàng)新停滯:" UA早期以科技驅動(如HeatGear, ColdGear)著稱,但后期在核心性能服裝和鞋履上的創(chuàng)新顯得乏力
相關內容:
曾幾何時,安德瑪(Under Armour)憑借“運動科技”標簽和庫里簽名鞋系列風靡全球,一度被視為挑戰(zhàn)耐克、阿迪達斯的黑馬。曾經(jīng)的“健身愛好者首選品牌”,為何逐漸淡出消費者視野?

一、安德瑪“失速”的三大癥結
1. **產(chǎn)品定位模糊:專業(yè)性與時尚性失衡**
安德瑪早期以高性能運動裝備立足,但近年逐漸偏向運動時尚領域,導致核心用戶流失。其產(chǎn)品在專業(yè)功能性與時尚設計間搖擺不定,既難與耐克的Flyknit、阿迪達斯的Boost等技術抗衡,又缺乏Lululemon的時尚溢價能力
2. **折扣依賴癥:品牌價值持續(xù)稀釋**
為清理庫存,安德瑪長期依賴促銷策略,其電商渠道因折扣減少導致收入驟降21%。盡管創(chuàng)始人Kevin Plank回歸后提出“促銷天數(shù)減半”,但2024年關閉加州分銷設施等重組費用已超1.6億美元,短期陣痛加劇財務壓力。
3. **市場策略滯后:本土失守與國際化乏力**
亞太市場本被寄予厚望,卻因分銷體系僵化和本土品牌崛起陷入困境——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區(qū)營收暴跌11%,同期李寧、安踏通過國潮營銷實現(xiàn)兩位數(shù)增長。

二、內外夾擊:運動品牌的“圍城之戰(zhàn)”
1. **傳統(tǒng)巨頭的技術碾壓**
耐克憑借Air Zoom系列持續(xù)迭代,阿迪達斯以環(huán)保材料鞋款搶占市場,而安德瑪?shù)摹癏OVR”中底技術聲量漸弱。其研發(fā)投入占比不足5%,遠低于行業(yè)龍頭,導致產(chǎn)品創(chuàng)新乏力。
2. **國潮品牌的本土化狙擊**
安踏通過收購FILA、迪桑特構建多品牌矩陣,李寧借力“中國李寧”IP打造文化符號,而安德瑪仍依賴庫里個人IP。2024年庫里中國行雖帶動短期銷量,但過度綁定單一球星導致風險集中,鞋類營收仍同比下滑15%。
3. **快時尚與垂直品牌的跨界分食**
Lululemon以瑜伽褲切入運動市場,2024年營收突破100億美元;優(yōu)衣庫的“運動生活”系列以高性價比搶占基礎款市場。安德瑪?shù)摹叭奉悺睉?zhàn)略反而模糊了品牌焦點。

三、絕地求生:安德瑪?shù)霓D型方程式
1. **產(chǎn)品重塑:從“科技堆砌”到場景細分**
2025年,安德瑪宣布削減25% SKU,聚焦籃球、訓練等高潛力品類,并推出環(huán)保材料系列。其計劃通過會員專屬高端產(chǎn)品提升客單價,目標將毛利率從47.5%提升至50%以上。
2. **渠道革新:DTC與數(shù)字化雙輪驅動**
關閉低效分銷中心后,安德瑪加速布局電商與直營店,DTC渠道占比提升至48%。同時投入人工智能優(yōu)化供應鏈,目標將庫存周轉周期縮短至90天。
3. **營銷破圈:從球星代言到文化敘事**
除庫里外,安德瑪簽約新生代運動員如滑雪冠軍Chloe Kim,并啟動“為期多年的敘事計劃”,通過紀錄片、社群運營強化品牌精神。在中國市場,計劃三年內新增50家門店,借本地化營銷重塑形象。
【一場輸不起的品牌持久戰(zhàn) 】
安德瑪?shù)睦Ь痴凵涑鲞\動品牌行業(yè)的殘酷法則:技術、文化與運營缺一不可。其18個月重組計劃已初見成效,毛利率提升與虧損收窄釋放積極信號。然而,在耐克、安踏等對手的圍剿下,安德瑪能否憑借“少而精”的戰(zhàn)略重獲消費者青睞?這場品牌重塑之戰(zhàn),或許需要更徹底的自我革命。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