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本田、大眾和豐田這三家品牌旗下的B級兄弟車型,確實是一個讓人頭疼但又充滿樂趣的選擇題。這三家都是汽車界的常青樹,各自在B級市場都有非常受歡迎的產(chǎn)品,并且都推出了多款針對不同細分市場的兄弟車型。要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款,關鍵在于明確自己的核心需求和偏好。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來對比這三家的B級兄弟車型,幫助你做出選擇:
"1. 核心定位與產(chǎn)品線梳理"
"本田 (Honda):"
"核心B級代表:" "雅閣 (Accord)"。這是最直接的兄弟車型對比對象。
"產(chǎn)品線特點:" 雅閣通常提供"燃油版"和"銳·混動版 (e:HEV)"。燃油版注重動力和駕駛樂趣,銳·混動版則主打燃油經(jīng)濟性和平順性。雅閣在尺寸和空間上通常略小于日系對手,但設計感和科技感較強。
"大眾 (Volkswagen):"
"核心B級代表:" "帕薩特 (Passat)"。這是德系B級的標桿之一。
"產(chǎn)品線特點:" 帕薩特提供"普通燃油版"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版 (PHEV)"。帕薩特以"尺寸寬敞、后排空間舒適、德系品質(zhì)感、均衡性好"著稱。PHE
相關內(nèi)容:
盡管8萬-15萬元的緊湊級車仍是目前中國市場銷量與保有量最多的,但不可否認的是,20-25萬元的合資中型車或中型SUV是關注度最高的。這一現(xiàn)象很好解釋,因為大部分人都已經(jīng)擁有了一輛代步的小車,所以也就沒必要再關注與現(xiàn)有車型類似的產(chǎn)品,而是為以后的換車多做打算。

如今大部分消費者的目光都被鎖定在德系與日系的產(chǎn)品上,在我們后臺收到的網(wǎng)友提問中,被提及最多的也是邁騰、凱美瑞、天籟等熱門車型之間的選車問題。隨著各大品牌間“兄弟車型戰(zhàn)略”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在同一品牌內(nèi)如何選擇一輛B級車逐漸成為了新的問題。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如今兄弟之間的血緣可沒有10年前那么疏遠了。之前如果你想在凱美瑞與銳志,雅閣與思鉑睿之間做出選擇是很容易的,因為那個年代的兄弟車型之間有著非常大的差異,而如今的凱美瑞與亞洲龍、雅閣與inspire之間共用了大量技術,已經(jīng)非常相近了。

今天咱們只聊干貨,就說說大眾、豐田、本田家的三對兄弟都有著哪些最明顯的差異吧。
1.邁騰&帕薩特
為了避免太過直接的正面交鋒,大眾把邁騰與帕薩特的換代時間稍微錯開了一點,也就是說,總會有一個產(chǎn)品更新,而另外一個產(chǎn)品的優(yōu)惠幅度更大。按現(xiàn)在的時間節(jié)點來說,帕薩特就屬于換代更晚的那個,它擁有更大的車身尺寸以及同價位下更豐富的配置。

同為2019款的帕薩特/邁騰380TSI 豪華版,指導價都是24萬多,帕薩特則多出了尺寸更大的輪轂,全速自適應巡航,全液晶儀表以及座椅通風。(不過邁騰剛剛進行了2020款中期改款,配置方面有所增加,但市場優(yōu)惠也有所縮小。)

當然配置上的差異在配置表上一目了然,咱們還是來說說兩輛車最實際的差異吧。邁騰是由歐版B8加長而來,其懸架硬度、座椅硬度都要比帕薩特硬朗很多,整體駕駛感受也正如德國人的喜好,在高速行駛方面下了更多的功夫。而帕薩特是大眾專為美國與中國市場研發(fā)的產(chǎn)品,針對特定地區(qū)的消費者做出了一些改動。

必須要提及的是,帕薩特因中保研碰撞事件而處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下,這一定會影響大眾多年在中國積累的“口碑紅利”,未來作何改變,就要看大眾自己的表現(xiàn)了。至于帕薩特跟邁騰怎么選?我選速派!
2.凱美瑞&亞洲龍
其實亞洲龍車系在誕生之初,就是豐田用凱美瑞的底盤技術,為北美市場定制的加肥加大版。豐田往這輛“特供版凱美瑞”里放下了更大的沙發(fā),更大排量的引擎以及一些美國本地消費者偏好的配置。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代凱美瑞與亞洲龍之間身材的差距似乎沒有之前大了,基于TNGA架構下的GA-K平臺打造的兩部車,長度相差還不到10厘米,要知道第三代亞洲龍的車長已經(jīng)突破5米了,而最新的亞洲龍又回到了4980mm。

很多購入了亞洲龍的消費者表示,其內(nèi)飾裝配工藝尤其是縫隙這一部分,并沒有想象中的出色,并且由于車頂造型的緣故,后排頭部空間對于超過一米八的乘客來說也不是那么友好。所以很多網(wǎng)友會認為亞洲龍在銷量上被凱美瑞遠遠甩去,是因為設計與質(zhì)量的緣故。

實際上亞洲龍銷量遲遲沒有跨越式的進步,是由于一汽豐田位于四川的生產(chǎn)線還沒有改造完成,目前的亞洲龍通通是由位于天津的工廠生產(chǎn)的,產(chǎn)能只能這么大。所以并不存在誰一定質(zhì)量比誰好,只是設計之初,所針對的消費人群不同罷了。

3.雅閣&inspire
要說剛剛提到的兩對兄弟還有一點點差別,那雅閣與inspire就真是一點差別都沒有了。曾經(jīng)的雅閣與思鉑睿在調(diào)校設計方面有很大的差距,所以東風本田的inspire根本就不是思鉑睿的替代者,看來近年來本田在兄弟車型戰(zhàn)略上似乎有點偷懶了。

總體來說inspire的配置水平是要高于雅閣的,如果你對某一配置有非常強烈的需求,那買雅閣就要比inspire多花一兩萬塊錢了。并且inspire燃油版車型的入門就用的是194馬力的1.5T高功率發(fā)動機,而雅閣還有一款177馬力的低功率版本。

但是為什么就賣不過雅閣呢?首先產(chǎn)能肯定是最大的因素,如果inspire的產(chǎn)能完全放開,我想銷量不會如現(xiàn)在一樣。其次inspire這個名字吧……中國消費者還是有“先入為主”的印象。我覺得要是換一個跟雅閣貼貼邊兒的名字,銷量沒準還會每個月多個千八百的。

中國是一個龐大的汽車市場,同品牌下合資伙伴眾多,伴隨模塊化、平臺化生產(chǎn)技術,為了平衡合資伙伴間的資源分配,會有越來越多的兄弟車型出現(xiàn)。當然,最聰明的做法就是差異化和個性化,找準車型定位和切入點。另外,誰的市場宣傳更給力,性價比優(yōu)勢更突出,受歡迎程度自然也會更高。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