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進口商品時,確實需要更加注意一些潛在的風險和陷阱。以下是一些需要警惕的方面:
"1. 真?zhèn)螁栴} (Authenticity Issues):"
"假貨泛濫:" 進口商品,尤其是熱門品牌或奢侈品,是假貨的重災區(qū)。一些不法商家會以極低的價格銷售仿冒品,外觀相似,但材質、工藝和品質遠差。
"渠道不明:" 商品來源不明、沒有正規(guī)渠道、沒有授權經(jīng)銷商的,風險極高。要盡量選擇官方旗艦店、授權經(jīng)銷商或信譽良好的大型電商平臺。
"過度折扣陷阱:" 遠低于市場價的折扣往往意味著商品有問題,可能是次品、瑕疵品甚至是假貨。
"2. 價格與關稅問題 (Price and Tax Issues):"
"虛標原價:" 有些商家會故意標一個很高的“原價”,再打折,讓你感覺優(yōu)惠力度很大,但實際上原價并不真實。
"關稅與稅費不明確:" 購買時沒有明確告知可能產(chǎn)生的關稅、增值稅等費用,或者事后額外加價。正規(guī)商家應該在價格上明確包含或單獨列出相關稅費。
"低價吸引,額外收費:" 以極低價格吸引顧客,但在交易過程中收取各種名目的服務費、包裝費、物流費等。
"3. 商家與售后服務 (Seller and After-Sales Service):"
"虛假信息:" 商家提供虛假
相關內容:
很多商店與品牌,都會打著某國原裝進口的口號,建議消費者不要相信商家的一面之詞,應當先確定國外是否真的這個品牌。具體方法:到大型購物平臺搜索其品牌名,如果出現(xiàn)的產(chǎn)品全都是中文版本,沒有或者幾乎沒有找到全英文版包裝的,并且?guī)缀鯖]有全球購商家銷售的,則基本99%可以判斷此品牌是只有中國有的“進口產(chǎn)品”。當然,我們不能說這樣的產(chǎn)品品質不好,但是它在海外是沒有銷售的,與國產(chǎn)品牌并無太大區(qū)別。
陷阱二:假原裝進口
真正的海外版產(chǎn)品一般不會寫著原裝進口四個字,就像出口的海外版茅臺酒不會寫“原裝進口”一個道理。消費者確定購買品牌在國外是有銷售的之后,還要區(qū)別中文版與海外版,看產(chǎn)品包裝有沒有中國字(外貼中文標簽除外),如果有,則其配方與品質與海外版是截然不同的,甚至很多國際品牌中文版的就是在中國國內生產(chǎn)。
陷阱三:假快遞
很多人都會在朋友圈與淘寶找人代購,快遞陷阱要小心。很多海外直郵的,尤其是香港直郵,快遞信息顯示是香港發(fā)貨,其實非常有可能是廣州發(fā)貨的,甚至是莆田,售假分子與快遞串通,修改快遞掃碼槍程序,顯示香港發(fā)貨,甚至是美國發(fā)貨。所以,不能單從快遞來判斷是不是真的海外直郵。比如看價格,不能太便宜,一瓶chanel香水100塊錢肯定不可能是真的。
陷阱四:假售后
很多消費者反映海淘代購很受傷。除去價格不說(有些小代購加價很多),買了之后遲遲不發(fā)貨,這是因為代購在等超市打折,尤其是奶粉等寶寶食品。他們不會考慮你的寶寶奶粉是不是要斷頓了,總之買不到便宜的,就是不發(fā)貨。發(fā)貨后,海關清關也經(jīng)常被扣,一旦訂單超過500元就會有被扣風險,往往就需要消費者補交關稅,化妝品稅率高達50%,而且需要拿自己身份證去郵局或者當?shù)睾jP辦理,非常麻煩,而這些代購都不負責。最差的還不止這些,如果產(chǎn)品出現(xiàn)問題,或者使用出現(xiàn)不適,網(wǎng)上海淘的產(chǎn)品,很多都是不退不換的。
陷阱五:假免稅
現(xiàn)在市面上越來越多的“免稅店”,而其中不免有渾水摸魚者。很多免稅店價格貴的出奇,拿澳洲goat羊奶皂來說,網(wǎng)購一般19元,代購25元,而很多“免稅店”售價超40元。由于實體店房租人力成本高于網(wǎng)店,再加上現(xiàn)貨的優(yōu)勢,適當比代購貴10%是消費者可以理解的,再多,就不應該叫免稅店了。
(責任編輯:張倩蓉)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