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xiàn)代五大武術(shù)家”這個說法并沒有一個官方或絕對統(tǒng)一的權(quán)威排名,不同的人或機構(gòu)可能會有不同的選擇,這主要是因為“近現(xiàn)代”的時間跨度較大(通常指從清末民初至今),且“武術(shù)家”的定義可以很寬泛(包括傳統(tǒng)武術(shù)、現(xiàn)代武術(shù)、實戰(zhàn)格斗等)。
不過,根據(jù)普遍的認可度、影響力、成就以及代表性,以下五位人物經(jīng)常被提及,可以看作是近現(xiàn)代中國武術(shù)界的杰出代表:
1. "李小龍 (Bruce Lee, 1940-1973)"
"代表性流派/貢獻:" 洪拳(自創(chuàng)融合),截拳道 (Jeet Kune Do)。
"影響力:" 雖然英文名字是Bruce Lee,但他對中國乃至世界武術(shù)界的影響是革命性的。他打破了傳統(tǒng)武術(shù)的門戶之見,倡導實用、自創(chuàng)風格(截拳道),其哲學思想(如“以無法為有法”)也廣為流傳。他是全球武術(shù)文化 icons,極大地推動了武術(shù)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傳播。
2. "葉問 (Ip Man, 1893-1972)"
"代表性流派/貢獻:" 粵菜拳 (Wing Chun)。
"影響力:" 作為著名的詠春拳宗師,葉問培養(yǎng)了許多弟子,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后來聞名世界的李小龍
相關(guān)內(nèi)容:
有一瞬間,你會好奇,中國近現(xiàn)代的五大武術(shù)家為何能讓拳腳化作民族的脊梁?他們身懷絕技,卻又各有命運的跌宕。今天就帶你用直白語言還原這五個傳奇,讓拳風帶你穿越時光。
有一人,叫董海川。清嘉慶三年,河北文安朱家務(wù)村里,他家窮得連張練拳的墊子都買不起。26歲那年,他背上干糧,遠游吳越巴蜀,以武訪友,歷險搜奇。相傳在安徽九華山,他遇到一位“云盤老祖”。那老祖微微一笑,手指在竹筒里畫圈,似云似盤,一招一式都幻化著天地乾坤。董海川看了入迷,從此吞下八卦掌的第一門心法??晒Ψ蛟酱?,得罪的人越多。因得罪了首領(lǐng)太監(jiān),他從山間浪子一夜間流落到京師,干起了太監(jiān)活,還被賜了七品首領(lǐng)太監(jiān),做起肅王府的護院總管。你能想象嗎?一個窮小子,一度要在后宮深院里捧著太監(jiān)牌子,可他手里的八卦掌卻沒少展威風。后世有人說:“董海川從一個外鄉(xiāng)浪子到權(quán)傾一時的護院總管,他的升遷速度,簡直無人可比?!卑素哉埔步柚拿?,開枝散葉,周恩來總理都曾專門拜訪他的弟子韓慕俠,練上一套。

而此時,在河北永年區(qū)的另一個小村莊里,楊露禪已經(jīng)磨拳擦掌。1799年,他賣過煤土,當過膳夫,擺過糧攤,卻始終割舍不下雙手的拳影。一次在中藥鋪“太和堂”里打雜,他見陳家溝的陳長興出拳穩(wěn)如磐石,便抬頭問道:“師傅,這門拳能打遍天下嗎?”陳長興點頭,卻眼神警告他:“勤是根本,懶不得?!庇谑菞盥抖U十八年三下河南溫縣陳家溝,拳架越練越沉,出手便見紅,一響必成功。他打遍京城,無人可擋,京人便稱他“楊無敵”。有人問:楊露禪憑什么在拳師云集的年代脫穎而出?因他腳底扎穩(wěn),頭腦通透,把陳式太極的圓與直,他自己改造成了一條渾厚的流水。你能想象他在茶肆中抱拳問好,卻一招“攬雀尾”便讓對手應(yīng)聲跪地?有誰料到,豫北陳家拳,卻賴冀南楊家傳。

再看孫祿堂,這位1860年生于保定望都的少年,9歲喪父,母親一手扶養(yǎng),他卻一刻也閑不住,13歲跟著師父游歷南北,足跡幾乎遍及十一省四海。見少林的磚墻破舊,見武當?shù)膭赓?,見峨嵋的云霧繚繞,他將形意、八卦、太極三門拳術(shù)融會貫通。人們說他“信手擊昏俄國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可孫祿堂自己卻淡淡一笑:“拳到之處,只是力到?!北说寐宸虮凰徽茡魰灪螅嬷~頭起身,也只能連聲喊冤。年過花甲,他又力挫日本天皇欽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五名日本技擊高手聯(lián)合上來,他依舊一一將人打得抱頭頓足——這是對武學的極致追求,也是對民族尊嚴的捍衛(wèi)。人稱“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蓪O祿堂從不張揚,只在武館中收徒,淡看江湖是非。

說到霍元甲,沒有誰不知道“精武”的名字。1868年,他出生在天津靜??h鏢師家庭,卻天生體弱,父親怕他鬧得家族名聲不光彩,堅持不讓他練武。那時候的霍元甲,常趁父兄不備,偷偷從后院搬出沙包,一拳一腳地練秘籍“秘宗拳”。他吃過虧:打不贏本地小混混,也被人嘲笑“瘦弱霍少爺”??伤酱煸接?,終在懷慶藥棧當幫工時結(jié)識農(nóng)勁蓀。在農(nóng)掌柜的資助下,1909年他來到上海法租界,創(chuàng)辦中國精武體操會,主教武術(shù),口號是“強強強”。傳言他最后被日本人下了毒藥,不得善終,可傳奇由此加碼。李小龍1972年拍《精武門》,把他的故事搬上大銀幕。孫中山題寫“尚武精神”,以示對他的紀念。何以至此?因為霍元甲把練拳變成了一種國家氣節(jié),用雙手捍衛(wèi)了岌岌可危的民族尊嚴。

最后一個,不同于武館中的大佬,也不全是拳師,他叫杜心五。1869年生于湖南慈利縣,自幼隨長輩練拳,家道中落后,他走上峨嵋山,投身自然門,拜徐矮師為師。那時,他就喜歡把拳腳當作旅行的護身符,一路從湖南到四川,又漂洋過海到日本,與相撲師齋藤一郎在日比谷公園比武贏得冠軍,名噪東瀛。1905年,他加入同盟會,成了孫中山、宋教仁的貼身保鏢。你能想象那個清晨,杜心五護衛(wèi)宋教仁出行時,鐵鞭一揮,馬賊應(yīng)聲倒地?他護得宋教仁安全離去,卻也因敢言激怒了蔣介石,對國民政府直言不諱??箲?zhàn)時期,他還口無遮攔地批評蔣介石的抗戰(zhàn)策略。1949年后,他被任命為湖南人民軍政委員會顧問、湖南省政協(xié)委員,直到1953年病逝在長沙,享年八十四歲。他的一生,武為身護,拳為道護,正如他自己所說:“以心行武,方不負此生?!?/p>

這五大武術(shù)家,一個比一個傳奇,董海川從玉門關(guān)浪子到京師護院;楊露禪將陳家太極推向王公貴族;孫祿堂在世界拳壇立下赫赫戰(zhàn)功;霍元甲以拳為國魂;杜心五以武護國護身。他們?yōu)楹文艹綍r代,成為一代宗師?因為他們都在拳腳之外,把武術(shù)當作一條通向天地、通向社會、通向內(nèi)心的路。正是這條路,讓中國武術(shù)從防身技藝升華為一種文化符號。今天,我們在健身房里揮灑汗水,也都能感受到那一縷歷史的凜冽拳風。信息來源: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