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確實是德國乃至歐洲車市近期最引人注目的現(xiàn)象之一。您提到的“每100輛新車里,就有1.4輛是比亞迪”,這通常指的是比亞迪在歐洲市場,特別是德國市場的強勁表現(xiàn),尤其是其純電動車型。
以下是一些關鍵點,解釋了為什么比亞迪在德國市場如此火爆:
1.  "強大的電動產(chǎn)品矩陣:" 比亞迪擁有非常豐富且價格覆蓋廣泛的純電動車型,從入門級的A1、元PLUS,到中端的ATTO 3(元PLUS在歐洲市場名稱)、海豚,再到高端的漢、唐、海豹等。這種多樣性吸引了不同需求的消費者。
2.  "DM-i混動技術的吸引力:" 雖然您提到的是“新車”,但比亞迪的DM-i混動技術(尤其在插電混動版本上)在歐洲也頗受歡迎,因為它提供了更長的續(xù)航里程和更低的油耗,解決了部分消費者對純電續(xù)航里程的焦慮。
3.  "價格競爭力:" 相較于許多德國本土品牌或其他國際品牌的新能源車型,比亞迪的定價往往更具競爭力,尤其是在中低端市場,這使得它們對價格敏感的消費者非常有吸引力。
4.  "產(chǎn)品品質(zhì)和可靠性提升:" 近年來,比亞迪在車輛設計、內(nèi)飾用料、智能化配置以及整體駕駛體驗方面都取得了顯著進步,逐漸擺脫了過去“廉價”的標簽。
5.  "政策推動(過去):" 過去幾年
相關內(nèi)容:
德國車市炸鍋:每100輛新車里,就有1.4輛是比亞迪!
最近,德國人自己公布的汽車銷量數(shù)據(jù),讓全球汽車圈都坐不住了。
2025年9月,德國聯(lián)邦機動車管理局甩出一組數(shù)字:中國品牌比亞迪在德國賣了3255輛車。這個數(shù)聽起來不算特別嚇人,但對比一下——去年同期才賣了140輛,等于一年時間翻了20多倍!

這是什么概念?好比去年你家樓下小賣部一天賣一包煙,今年突然變成一天賣20多包。更厲害的是,比亞迪在德國的市場份額直接沖到了1.4%。也就是說,在汽車的老祖宗德國,每100個買車人里,就有1.4個人選擇了比亞迪。
這事兒為啥這么炸?第一,德國可是汽車的發(fā)明國,奔馳、寶馬、大眾的老家?,F(xiàn)在德國人自己開始買中國車,就像法國人開始喝中國紅酒,意大利人迷上中國皮具,味兒太沖了。
第二,更打臉的是,其他中國同行在德國正過得不太順。蔚來一個月只賣了20輛,長城賣了69輛,還都比去年跌了一大截。這就好比全班考試,其他同學分數(shù)都在掉,就比亞迪一個人從及格線嗖地沖到了優(yōu)秀線。
那么問題來了:為啥偏偏是比亞迪?
說白了就三點。首先,比亞迪在電動車領域是真下了血本。從電池、電機到電控,全套自己都能造,成本壓得低,價格打得動。在德國賣的車,品質(zhì)不輸?shù)聡就疗放?,價錢還實在,德國老百姓用錢包投票了。

其次,比亞迪出海不是臨時抱佛腳。人家在歐洲建廠、搞經(jīng)銷商網(wǎng)絡、打廣告,一步步走得扎實。不像有些品牌,雷聲大雨點小。
最重要的是,德國人自己也在變。以前覺得開中國車沒面子,現(xiàn)在看著滿街的比亞迪,身邊朋友都說好,觀念自然就轉(zhuǎn)了。再加上歐洲電動車補貼政策推波助瀾,天時地利人和齊活了。
這件事傳遞出一個再清楚不過的信號:中國制造正在從“便宜貨”變成“搶手貨”。以前我們出口襯衫襪子,現(xiàn)在出口的是高科技電動車。這不是簡單的數(shù)量增長,是質(zhì)的飛躍。

當然,1.4%還只是開始。前面還有大眾、寶馬這些巨無霸擋路。但比亞迪這一炮證明了中國車企真的能在汽車王國站穩(wěn)腳跟。接下來,就看其他中國品牌能不能跟上這波節(jié)奏了。
全世界的車企老板們,今晚可能要睡不著了。因為中國車來了,不是來蹭熱度的,是來搶地盤的。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