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被稱為‘中國鞋都’,如今卻被泉州晉江吊打”這個說法,雖然流傳很廣,但可能存在一些夸張和不準確的地方。更準確地說,溫州和晉江(泉州下轄的一個縣)都是中國鞋業(yè)的巨頭,各自擁有獨特的優(yōu)勢和地位,并且在不同的領域各有側重,很難用簡單的“吊打”來概括。
以下是對溫州和晉江鞋業(yè)現(xiàn)狀的更詳細分析:
"溫州鞋業(yè)的優(yōu)勢和特點:"
"歷史悠久,基礎雄厚:" 溫州制鞋業(yè)起步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擁有完整的產業(yè)鏈和豐富的經驗積累。
"民營經濟活躍,創(chuàng)新能力強:" 溫州以民營經濟著稱,鞋企多為家族式經營,市場反應迅速,創(chuàng)新意識強,擅長開發(fā)新款式、新技術。
"勞動密集型產業(yè),成本較低:" 溫州鞋業(yè)以勞動密集型為主,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其競爭力。
"品牌建設初見成效:" 近年來,溫州鞋業(yè)開始注重品牌建設,涌現(xiàn)出一批知名品牌,如安踏、361°等。
"晉江鞋業(yè)的優(yōu)勢和特點:"
"產業(yè)集群效應顯著:" 晉江形成了龐大的鞋業(yè)產業(yè)集群,產業(yè)鏈完整,配套完善,形成了規(guī)模效應。
"設計能力強,產品定位高端:" 晉江鞋業(yè)在設計方面具有優(yōu)勢,產品風格多樣,定位中
相關內容:
7000億對1200億,晉江把溫州鞋業(yè)按在地上摩擦,代工老板們連夜算還能撐幾個月
打開手機地圖,把定位切到福建晉江,密密麻麻的運動品牌總部大樓擠在一條街上,安踏、特步、361°、鴻星爾克,每家門口都停著直播貨車。再切到浙江溫州,同一比例尺下,最多的是廠房和倉庫,門口貼著“外貿代工”“真皮男鞋”字樣。產值差距赤裸裸擺在那里,晉江一年賣出七千億,溫州只剩一千二,中間差出一個寧波港。

差距不是今天才拉開。十年前,溫州老板靠給歐美大牌做代工,一雙鞋賺十五塊,覺得日子不錯。同一時間段,晉江人把賺到的十五塊再掏十塊砸廣告,安踏先砸央視,再砸奧運,砸到全國人民把運動鞋和晉江劃等號。溫州人笑他們傻,利潤薄成紙還燒錢。后來大家知道了,品牌溢價才是印鈔機,安踏毛利率干到52%,溫州代工只剩8%,連給工人發(fā)工資都緊巴巴。
真正讓溫州老板睡不著的是庫存。晉江品牌把貨壓給經銷商,賣不掉再回收做電商,反正Logo在,總有人搶。溫州工廠做完大貨,客戶一句“取消訂單”就能讓倉庫堆成小山。去年一位做女靴的廠長被德國客戶放鴿子,十二萬雙靴子躺在倉庫,占壓資金三千多萬,最后按斤賣給收庫存的,虧掉五年利潤。那天他在朋友圈發(fā)了一張倉庫照片,配文只有三個字:結束了。
結束倒不至于,但再按老辦法肯定沒活路。溫州市府去年把鞋革協(xié)會的人叫去開會,當場拍桌:再不給品牌砸錢,溫州鞋就真成低端代名詞。于是十億元轉型基金火速成立,只要企業(yè)敢做自主品牌,設備更新政府掏三成,直播基地租金全免,出海參展機票報銷一半。政策出臺三個月,申報企業(yè)超過兩百家,有人連商標都沒注冊完,先把申請表遞上去占坑。
錢能不能砸出第二個安踏,沒人敢保證,但工廠確實在動。巨一把車間燈全換成感應LED,機器手臂一天干二十小時,誤差不超過半毫米,同款鞋面人工需要三十分鐘,機械臂只要一百八十秒,良品率還提高一成。老板算過賬,一條線前期投入一千二百萬,兩年能回本,省下的工人工資直接轉去養(yǎng)設計師,現(xiàn)在每月能推三十款新楦頭,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渠道也在變。紅蜻蜓把直播總部搬到濱江商務區(qū),三百個年輕人每天對著手機喊“上鏈接”,抖音后臺數(shù)據(jù)顯示,三成買家來自三四線城市,正是當年線下門店夠不著的人群。奧康更激進,直接和得物簽對賭,保證每月上新八款限量配色,目標把平均客單價從四百九十九拉到八百八,只要年輕人肯為設計買單,毛利就能翻跟頭。
最難的是品牌故事。晉江人早把奧運明星、NBA球隊、滑雪冠軍簽了個遍,溫州老板現(xiàn)在才想到找代言人,預算還被對方報價嚇出一身冷汗。有人換思路,把鏡頭對準自家工人,拍一雙鞋從裁斷、針車、成型到裝箱的全過程,視頻不加濾鏡,字幕只有一句:二十年后,你還在穿溫州鞋。這條樸素短片在視頻號跑出兩千萬播放,評論區(qū)最高贊留言:原來我的皮鞋是這樣做出來的,再買一雙支持下。
評論區(qū)里也能看到真實需求。有人說,運動鞋已經十雙,就想買一雙輕一點、能開會也能遛彎的皮鞋。還有人說,腳背高,耐克穿40,溫州鞋能不能做個40.5。這些留言被截屏送進工廠,設計部連夜改楦頭,加寬兩毫米,鞋墊換成高彈PU,首批五千雙上線三天賣空。老板感慨,以前是給客戶做訂單,現(xiàn)在是給留言做訂單,反應慢一天,流量就跑到別人家。
流量之外,還有一塊更難啃的骨頭:海外認知。晉江品牌靠收購把Logo刷到紐約時代廣場,溫州選擇抱團出海。今年九月,四十家溫州鞋企集體去莫斯科參展,攤位面積拿下整個HallB,現(xiàn)場不拼低價,拼誰的功能鞋底更防滑,誰的固特異工藝更扎實。一位俄羅斯采購商轉了三圈,下給三家溫州工廠合計十五萬雙商務鞋訂單,理由是:同樣一百美元零售價,溫州鞋耐穿度比土耳其貨高出一倍,消費者回來復購,商場利潤更穩(wěn)。
回到國內,雙11預售榜單一出,運動鞋前五依舊被晉江系霸榜,溫州品牌最高排到二十七。有人覺得失敗,也有人覺得進步,畢竟兩年前前五十根本找不到溫州名字。業(yè)內老人說,鞋業(yè)周期十年一洗牌,上一個十年晉江靠品牌超車,這一個十年輪到溫州靠柔性制造和細分需求翻盤。是不是自我安慰,再過三五年就能看到。唯一確定的是,倉庫里那十二萬雙庫存靴子不會再出現(xiàn),因為工廠現(xiàn)在按周下單,賣完再補,不賭行情。

賭不起的還有現(xiàn)金流。十億基金聽起來多,均攤到兩百家企業(yè),每家到手不過幾百萬,花完就沒了。政府也清楚,所以補貼只給設備,不給廣告,品牌能不能活下去,得靠自己把利潤滾起來。一位做了二十年代工的老板娘把賬算得明明白白:以前一雙鞋賺十五塊,一天做兩萬雙,現(xiàn)在一雙鞋想賺五十塊,一天做兩千雙就夠,剩下的產能做快反補單,只要周轉速度提上去,利潤反而比以前高。她給新車間取名慢工廠,外人看不懂,她解釋,鞋做得慢,錢賺得快。
快到什么程度?新款從打樣到上架最快七天,比Zara還多一天。秘訣是把鞋底、鞋面、鞋帶拆成三個工廠同時打樣,數(shù)據(jù)同步到云端,最后統(tǒng)一到成型線組裝。以前一款鞋要開八套模具,現(xiàn)在只開一套基礎楦,其余用3D打印補細節(jié),成本降三成,時間省一半。第一批試水的是女馬丁靴,售價699,上線當天被代購團隊掃走一千雙,后臺收貨地址一半來自加拿大和北歐。老板娘說,沒想到溫州鞋也能賣到大雪地里,看來怕冷的人到處都有。
到處都有的還有中年男人的焦慮。頭發(fā)少了,肚子大了,運動鞋太潮,皮鞋太硬,他們想要一雙穿上能像運動鞋一樣跑趕地鐵,開會又不失面子的鞋。奧康把舊款商務鞋拆開,中底塞進超臨界發(fā)泡材料,重量降到二百八十克,相當于一袋牛奶,再配抗扭碳板,價格定在699,廣告詞只有一句:能小跑的皮鞋。首批投放電梯屏,三天后后臺搜索量暴漲七倍,線下門店銷量翻了兩番。導購反饋,來買的大部分是三十五到四十五歲程序員,他們說,公司不讓穿運動鞋,這雙終于能糊弄人事部。
糊弄只是一時,真正能讓溫州鞋站住的,是持續(xù)把利潤砸進研發(fā),而不是砸去搶明星。安踏一年研發(fā)四十億,溫州全產業(yè)加起來不到十億,差距肉眼可見。政府也意識到這點,數(shù)字化研究院成立當天,直接給三家高校教授開出年薪百萬,條件是每年必須駐廠兩百天,把論文寫進生產線。第一位到崗的是西安交大材料學教授,他帶著團隊把超臨界發(fā)泡密度再降15%,同樣緩震,重量減輕二十克,專利歸工廠,教授拿銷售提成。消息傳出,廣東兩家運動品牌連夜飛溫州,想高價買技術,老板搖頭:先供自己,再考慮外賣。

外賣可以等等,產能卻等不起。抖音后臺每天都在催補貨,工廠招不到工人,年輕人寧愿去送外賣。有人提議把產線搬到越南,老板拍桌子:搬出去容易,搬回來難,今天為了省兩百塊人工搬出去,明天晉江品牌就能靠國內快反把市場全吃掉。最后折中方案是把簡單工藝外包給江西縣城,復雜工藝留在溫州,運費漲一點,換交期快三天,電商部滿意,客服投訴下降一半。
下降的還有庫存周轉天數(shù)。行業(yè)平均九十天,溫州頭部已經壓到四十五天,目標年底干到三十天以內。辦法簡單粗暴:賣不動立刻降價,降到材料成本線也認,總比壓在倉庫強。有人擔心傷害品牌,電商負責人翻數(shù)據(jù):同樣一款鞋,降價二十塊,轉化率提升1.8倍,毛利只少兩個點,但資金回籠快一倍,怎么算都劃算。消費者才不管品牌高不高冷,他們只認性價比和快。
快到年底,溫州鞋業(yè)協(xié)會做了份內部統(tǒng)計:全市新增自主品牌一百一十七個,線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5%,出口均價提升12%,最難看的利潤指標終于止跌回升。數(shù)字不算驚艷,卻足以讓老板們松半口氣。有人把這份報告發(fā)到群里,附上一句話:十年代工一場夢,醒來還是得做自己的夢。底下一排握手表情,沒人發(fā)紅包,但大家都懂,紅包要靠明年自己賺。
賺錢之前,先要把年關熬過去。海外客戶圣誕季訂單砍三成,原材料漲價,匯率波動,每一件都能吃掉微薄利潤。老板們白天盯生產線,晚上盯匯率K線,比炒股還刺激。有人干脆把外貿單比例降到四成,其余產能留給國內電商,至少人民幣結算,不擔心匯損。調整完,他給自己泡了一杯濃茶,說:以后不靠洋人賞飯,靠我們自己人賞臉。
臉是自己掙的。元旦前夜,溫州濱江燈光秀打出巨大字樣:中國鞋都,再見代工。路人拍照發(fā)朋友圈,定位瞬間刷屏。有人評論:口號誰都會喊,明年雙11要是能進前十,再鼓掌不遲。點贊最高的回復只有四個字:等著看鞋。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