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時尚行業(yè)新聞。信息點如下:
1. "品牌:" 輕潮 (QINGCHAO)
2. "系列/風格:" 跡風 (JIFENG) - 這很可能是輕潮旗下男裝的一個特定系列或風格。
3. "事件:" 榮獲“2025南京國際時尚周年度價值品牌”。
4. "時間/地點:" 2025年南京國際時尚周。
"解讀:"
"品牌認可:" 這個獎項表明輕潮男裝,特別是其“跡風”系列,在2025年南京國際時尚周上獲得了評委和行業(yè)的高度認可。
"價值導向:" “年度價值品牌”通常意味著該品牌在以下幾個方面表現(xiàn)突出:
"市場表現(xiàn):" 銷售額、市場份額或增長潛力。
"品牌影響力:" 在消費者和時尚圈中的認知度和美譽度。
"產(chǎn)品創(chuàng)新:" 設計、品質(zhì)、工藝等方面的獨特性和領先性。
"商業(yè)模式:" 可持續(xù)性、增長策略或客戶價值。
"行業(yè)地位:" 在男裝領域或時尚產(chǎn)業(yè)中的整體地位。
"南京國際時尚周:" 作為中國重要的區(qū)域性時尚節(jié)事活動之一,獲獎意味著輕潮男裝在該時尚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獲得了行業(yè)權(quán)威機構(gòu)的肯定。
"跡風系列:" 這個獎項可能
相關內(nèi)容:
10月12日晚上9點,南京萬象天地的露天T臺燈還沒熄,一條消息在朋友圈刷屏:本土品牌跡風拿下2025南京國際時尚周年度價值品牌。
有人留言:國產(chǎn)男裝也能拿大獎?別急,往下看。
去年10月,跡風在砂之船奧萊辦首秀,門票免費送都沒坐滿。

今年10月,萬象天地門口擠到限流。
變化只有12個月。
南京國際時尚周今年把T臺搬到秦淮老城南的街巷,觀眾站在路邊就能看秀。

可隆、迪桑特、北極狐、哥倫比亞先上場,清一色科技面料+城市剪裁。
接著是YI、ZUCZUG、東方境,用絲綢、苧麻講低調(diào)奢華。
壓軸是跡風。
三件外套、兩條褲子、一件襯衫,走完一圈,掌聲最長。

評委把年度價值品牌給了它。
頒獎人是中國晚報工作者協(xié)會常務副會長王文堅和南京國際時尚周執(zhí)委會主席鄒子涵。
理由只有一句:全場景穿搭解決方案。
翻譯成人話:上班、約會、露營,一套衣服全搞定。

跡風老板姓陳,85后,南京人,學服裝設計,畢業(yè)后去法國混了三年,又去韓國蹲了兩年。
2023年回南京,在河西租了個小辦公室,招了6個設計師,一半法國人,一半韓國人。
陳老板給團隊下了死命令:不做logo滿身的大牌同款,只做普通人愿意天天穿的衣服。
三條產(chǎn)品線就這么砍出來。

休閑系列:T恤+工裝褲,顏色只有黑、白、灰、卡其,洗十次不變形。
通勤系列:襯衫+西裝外套,袖口暗藏松緊,抬手不勒。
戶外系列:防風外套+速干褲,下雨不悶,折疊后只有手掌大。
面料從江蘇、浙江、廣東三地工廠挑,價格壓到國際品牌三分之一。

2024年第一場秀,陳老板把場地選在砂之船奧萊,觀眾多是來逛街的家庭主婦和大學生。
衣服掛在衣架上,看著普通,上身效果一出來,當場有人掃碼下單。
第二場秀直接搬到萬象天地。

2025年客流突破2000萬,開放式街區(qū)成了國際品牌落地首選。
跡風租下最顯眼的一樓鋪面,開業(yè)當天排隊到地鐵口。
南京時尚周官方數(shù)據(jù):今年參與品牌比去年多30%,本土品牌銷售額占比從8%漲到15%。
陳老板算賬:一件外套成本200,賣599,毛利率比傳統(tǒng)男裝高15%。

秘訣是SKU少,每款只做黑白灰三色,庫存壓力小。
設計師團隊每月開一次會,主題只有一個:怎么讓衣服更百搭。
法國人負責版型,韓國人負責細節(jié),南京人負責把價格打下來。
2026年計劃已經(jīng)寫好:聯(lián)名咖啡館、聯(lián)名自行車、聯(lián)名露營裝備,全部圍繞無界美學。

無界美學不是口號,是生意經(jīng)。
一件外套既能上班穿,也能周末露營穿,消費者才會反復買。
南京時尚周今年把秀場搬到街頭,就是想讓品牌直接觸達消費者。
觀眾不用買票,路過就能看,看完就能進店。

跡風把店開在秀場出口,模特走完秀直接進店當導購。
這一招,國際品牌學不來。
陳老板總結(jié):國產(chǎn)男裝缺的不是設計,是場景。
把場景想明白,生意就通了。

再不做場景化,你會損失下一個增長點。
明天就用這三句話:
1. 衣服先想場景再想款式。
2. 顏色越少,銷量越高。
3. 模特當導購,轉(zhuǎn)化率翻倍。
抄作業(yè),無腦復制。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