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是一個令人驚嘆的消息!河曲女子耗時十年完成四幅巨幅十字繡,這背后一定蘊含著巨大的毅力、耐心和熱愛。
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理解和評價這件事:
1. "驚人的毅力與專注:" 十年時間,對于一件需要極度耐心和專注的手工活來說,是漫長而艱辛的。這體現(xiàn)了繡娘們非凡的毅力和對十字繡藝術(shù)的執(zhí)著追求。在漫長的歲月里,她們克服了生活的瑣碎、外界的干擾,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
2. "精湛的技藝:" 巨幅十字繡不僅耗時,對技藝的要求也極高。完成這樣的大作,必然意味著繡娘們擁有高超的刺繡技巧、對色彩的敏銳把握以及出色的構(gòu)圖能力。這四幅作品很可能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
3. "文化傳承與個人表達(dá):" 十字繡作為一種傳統(tǒng)手工藝,往往承載著地域文化和女性情感。河曲女子的作品,可能不僅是對傳統(tǒng)的繼承,更是她們對生活、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情感表達(dá)的獨特方式。她們的繡品可能是對河曲風(fēng)光、民俗風(fēng)情、甚至是個人經(jīng)歷的藝術(shù)再現(xiàn)。
4. "時代意義:" 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這樣沉下心來、歷時十年完成一件作品,本身就是一種難得的精神象征。它提醒我們,慢工出細(xì)活,專注和堅持所能創(chuàng)造的價值是何等巨大。這也可能代表了河曲地區(qū)某種淳
相關(guān)內(nèi)容:

在河曲縣城銀河裝飾城附近的一所小院子里,我們看到了四幅已經(jīng)完工的十字繡作品,一幅4.6×0.7的《清明上河圖》,一幅3.44×1.44的《琴棋書畫圖》,還有兩幅底色不同2.5×1.3的《紅樓群芳圖》。折疊在一起的時候,哪一幅都沉甸甸的,像一條厚厚的疊起來的毛巾被。展開一看,繡圖上的人物和景色都栩栩如生,密密麻麻的針腳顯得非常整齊。這幾幅十字繡都是滿繡大圖,面積都不小,是一名叫盧俊珍的女人耗時十年才完成的作品。
今年46歲的盧俊珍是一名嚴(yán)重的哮喘病患者,說話的聲音非常低,由于長年的操勞,她的兩鬢已經(jīng)斑白,面容也顯得比實際年齡蒼老得多。她老家并不在河曲本地,但舉家搬遷至河曲已經(jīng)多年,兩個孩子都在這里長大,基本與河曲人無異了。

掃一掃關(guān)注河曲視窗公共微信平臺
說起這十多年的繡圖經(jīng)歷,盧俊珍唏噓不已。縫十字繡并不是個輕松活兒,一針一線都來不得半點兒馬虎,要是哪里錯了位,后面的就會跟著錯下去。若是拆了重來吧,線的松緊就會不一致,圖案也會有微小的褶皺,因此,盧俊珍繡的時候特別小心,總是按照圖案上的小格子數(shù)了又?jǐn)?shù),看了又看,才敢動手操作。每完成一幅作品,盧俊珍的圖案本子都被磨破了邊角,但好在她針線活兒確實做得不賴,因此成品顯得特別美侖美奐。
盧俊珍說,她從小就喜歡做繡工,打毛衣呀,縫鞋墊呀,都是她的拿手好戲。前幾年,看到人們都在縫十字繡,又聽說十字繡的成品價格特別高,她靈機一動,心想:自己家庭條件這么貧困,何不在閑余時間縫幾幅十字繡來補貼家用呢?于是,她就向一些“懂行”的人打聽了一些有關(guān)十字繡的信息。聽說一些巨幅成品能賣到大幾萬甚至是十幾萬之多,她就更加堅定了縫十字繡的決心。
為了讓自己的十字繡作品賣個好價錢,盧俊珍在準(zhǔn)備工作上下足了功夫。她先是四處打聽當(dāng)時最受歡迎的十字繡名稱,將它們一一記下來。又親自跑到太原,找到賣十字繡的品牌專賣店,買了質(zhì)量較好、價格不菲的原料。一切準(zhǔn)備就緒后,盧俊珍開始了自己的縫繡工作。
剛開始縫十字繡的時候,盧俊珍的兒子還在上初中,女兒尚在襁褓,丈夫在外打工,所有的家務(wù)活兒都靠盧俊珍一個人忙亂。做飯、洗衣、收拾屋子,她能抽出來的時間少之又少。但為了那個能賣“大幾萬甚至十幾萬元”的目標(biāo),她硬是咬著牙擠出一切時間來完成自己的繡活兒。晚上,孩子們都睡著之后,四周一片寂靜,這是盧俊珍縫十字繡的最好時間。她盤腿坐在炕頭,就著微弱的燈光,一絲不茍地完成著自己的工作。疲憊的時候,就伸手捶捶自己的腰,喘口氣接著縫。不到幾年的時間,她就熬壞了眼睛,看東西模模糊糊,就是白天做繡活兒也得戴老花鏡了。
盧俊珍以為,有丈夫打工掙來的錢,再加上自己的十字繡,供養(yǎng)兩個孩子應(yīng)該沒有問題,未來的生活一定是幸福美滿的??墒?,世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在盧俊珍憧憬著美好未來的同時,生活卻對她露出了猙獰的面孔。從2006年起,丈夫徐春生的身體忽然出了毛病,時常會感到疲勞和心悸,有時甚至?xí)霈F(xiàn)昏厥的現(xiàn)象,不得不臨時請假回家休息。兩年后,徐春生被確診出心臟病和腎臟炎,徹底失去了勞動能力。家庭的支柱轟然倒下,這對盧俊珍來說,簡直不異于晴天霹靂,她不得不擔(dān)起了家庭的重?fù)?dān),兒子也勉強念了個技校就出去打工了。從那以后,盧俊珍就更加用心地縫十字繡,幻想著有朝一日哪一個有錢的好心人會突然看中自己的作品,將它們高價收藏。轉(zhuǎn)眼間度過了十載春秋,徐春生的病越來越嚴(yán)重,在今年五月份,他的心臟病數(shù)次發(fā)作,有時連續(xù)幾天心率達(dá)到230次/分。實在抗不下去了,盧俊珍只得借錢將丈夫送到河曲縣醫(yī)院,急診室的大夫測了心率,問了病發(fā)的時間之后,驚訝地說:“病情這么嚴(yán)重,怎么現(xiàn)在才送來?太危險了!”盧俊珍欲哭無淚,她又有什么辦法呢?兒子在外打工,所得的工資只夠自己維持生計,女兒還在讀小學(xué),丈夫現(xiàn)在基本上臥床休息,家里沒有半分錢的來源,哪里有錢看病呢?家里現(xiàn)在只靠她偶爾去飯店打點小零工維持生活,可她的哮喘病實在太嚴(yán)重,也堅持不了多久,一家人只能這樣勉強生活下去。
盧俊珍覺得自己已經(jīng)慢慢陷入絕境,全家的生計、孩子的上學(xué)問題常常壓得她喘不過氣來。難過的時候,她只有把精力全部投入到縫繡工作里面去,只有在那時,她的心靈才能得到片刻的寧靜。今年夏天,盧俊珍終于完成了最后一幅十字繡作品,她用干凈的布把自己的作品細(xì)心地包了起來,開始托人四處打問買主。她說,自己現(xiàn)在已經(jīng)一籌莫展,全家只有靠這幾幅繡品來改善生活了,但愿自己十年的辛苦沒有白費,能為自己和孩子們帶來生活下去的希望。(附:盧俊珍電話:156 0350 1233)
在河曲縣城銀河裝飾城附近的一所小院子里,我們看到了四幅已經(jīng)完工的十字繡作品,一幅4 6×0 7的《清明上河圖》,一幅3 44×1 44的《琴棋書畫圖》,還有兩幅底色不同2 5×1 3的《紅樓群芳圖》。

盧俊珍電話:156 0350 1233

一幅3.44×1.44的《琴棋書畫圖》

2.5×1.3的《紅樓群芳圖》

4.6×0.7的《清明上河圖》(局部)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