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胸有著刀痕的自畫像,是陳怡君切除乳房后以畫筆留下的紀錄。為什么不用照片?陳怡君說:對于曾在法國學藝術的陳怡君來說,畫筆也是最強大的武器。
陳怡君看似輕鬆地說著那段經(jīng)歷。


生命的前半段日子里,怡君工作經(jīng)驗不是很順遂。從小喜歡藝術,但礙于現(xiàn)實唸電子工程:當家人問要不要出國學藝術?當時的他對未來充滿迷惘,沒有想法,便隨口附和家人的建議。
陳怡君自認沒語言天份,說話容易緊張,在法國念完語言學校后,他硬著頭皮帶所有作品去申請藝術學校,他用實力獲得入學資格,畢業(yè)時學校更給予優(yōu)秀畢業(yè)生肯定,

硬生生被抽離,什么都不剩
好不容易遞出申請,陳怡君卻發(fā)現(xiàn)自己罹患乳癌。法國醫(yī)生轉診再轉診,最終癌癥中心切片確定惡性,一連串治療打碎了他天真的想法。開刀第一次發(fā)現(xiàn)擴散、第二次右胸拿除,開完刀就打化療,緊湊的治療讓陳怡君在法國的一切全都停擺,就像突然從一場耐力賽硬生生地被淘汰。

陳怡君開始用畫筆紀錄自己的身體:陳怡君忍不住又開了自己玩笑:他形容當時裝了引流管的身體:漫長治療過程中,陳怡君完全抽離自己,就當做在進行一個藝術創(chuàng)作計畫,紀錄病程心情。
他最喜歡的是一幅叫做的畫,那是為了病友小魚所畫。當時陳怡君加入癌友群組,小魚常用幽默且溫暖的筆觸描繪與家人的關係,及起伏的病情,陳怡君常被他的文字療癒。直到有天,小魚的家人在群組中說他已離世,讓陳怡君在這幅畫了很久,卻始終覺得少了什么的畫中,再加了一只白色的、小小的魚,并將這幅畫命名為,紀念這位從未謀面的癌友。
我的肉體已經(jīng)無可挽回,但我的靈魂還有得救。肉身是不可逆的,但把你的內(nèi)在強化,肉身就會變成小事情。
陳怡君無奈笑說,乳癌后鼻咽癌、心律不整接踵而來,一連串事件讓他變成全新的人。他笑說:重生后他告訴自己:他笑說:歷經(jīng)治療的身體滿目瘡痍,陳怡君說:
確定右胸切除時,陳怡君將乳房畫成一個小女孩,切除的乳房只是去留學,并不是真正離開。陳怡君笑說:

藝術家總是反芻在反芻,現(xiàn)在的他放開心胸:怡君的創(chuàng)作變得更直觀,他笑說,

──2025年10月號《美麗佳人》Special Report,〈生命親吻的印記:陳怡君 自畫像〉
延伸閱讀:
生命印記,療癒與重生的故事|林玲汶:生命印記,療癒與重生的故事|《陌生的你》郭玫秀: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