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到的信息似乎有些混淆。截至我所知的信息,截至2021年,全球市值最高的時尚品牌排名中,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位居第二,愛馬仕(Hermès)位居第三,而古馳(Gucci)則屬于開云集團(Kering),該集團在2021年的市值排名中并未進入前十。不過,品牌的價值排名可能會隨著市場變化而變動,建議查閱最新的時尚產(chǎn)業(yè)報告或相關(guān)數(shù)據(jù)以獲取最新信息。
相關(guān)內(nèi)容:
“379億美元”——香奈兒一年漲出半個愛馬仕,朋友圈卻還在喊“消費降級”。
有人連夜去恒隆排隊,有人把舊CF掛咸魚標價超公價,理由只有一句:再不買,明年又漲。
這不是炫富,是焦慮找出口:錢放銀行縮水,買香奈兒居然跑贏理財。
——榜單冷冰冰,情緒熱騰騰。

LV老二,增速只剩2.1%,像北京三環(huán)房價:貴,但漲不動了。
愛馬仕199億,+19.4%,配貨套路依舊,大家邊罵邊刷卡。
勞力士更夸張,36%跳漲,綠水鬼專柜見不到,二級市場卻堆成山,表商笑稱“硬通貨”。

耐克-1.5%,唯一負號,旁邊安踏+28名,像家長會上“別人家的孩子”。
可安踏們再風光,也還在功能賽道卷羽絨、卷跑鞋,高定秀場依舊沒姓名。
巴黎、米蘭前排座位,還是法語意大利語的主場,中文標簽只能打在價格牌背面。

有人把原因推給“歷史底蘊”,聽著像借口。
個人逛過上海一家vintage店,90年代香奶奶花呢外套掛那里,標價五萬八,照樣被秒。
老板說得很直白:“故事值錢,工藝值錢,但最值錢的是‘它敢年年漲價’?!?br class="sysbr">一句話,把品牌溢價說透了——敢漲,還能讓人信,就是護城河。

中國品牌不缺故事,缺的是“敢漲”的底氣。
周大福把金價玩成每日直播,老鳳祥把非遺老匠人請進門店,可金價透明、工費透明,溢價空間一眼看到底。
波司登把羽絨服送上倫敦時裝周,可惜回到國內(nèi),雙11還是靠“滿減”出圈。
漲價不是割韭菜,是讓別人相信“你現(xiàn)在不買,以后更貴”。
香奈兒把這句心理戰(zhàn)打成明牌:CF包七年漲六輪,每次漲三千刀,越漲越缺貨。
消費者嘴上罵,身體誠實,連夜去刷卡,像搶春運車票。
榜單看完,別急著喊“國貨崛起”或“奢牌無敵”。
買包、買表、買鞋,說到底是給自己買一張“我過得還不錯”的隱形名片。
只是這張名片,有人愿意年年加價續(xù)費,有人轉(zhuǎn)頭去直播間找平替。
下次再看到“品牌價值”四個字,記?。簲?shù)字背后是人心。
誰能讓人心甘情愿多付一點,誰就能在榜單上多待一年。
至于我們普通人,捂緊錢包也好,沖動刷卡也罷,圖個開心就行——畢竟,焦慮不會因為你買了包就消失,但刷卡那一秒,確實會暫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