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說得對,超輕戶外面料確實在近期再次成為熱門話題,而且這次確實不是我們最熟悉的“大力馬”(Dyneema? 或 Spectra? 等高強度聚乙烯纖維)。
這次引發(fā)熱潮的主要是"高性能聚酯纖維(High-Performance Polyester)",特別是像"Gore-Tex? Pro"這樣以防水透氣膜和優(yōu)質(zhì)面料組合而聞名的產(chǎn)品線。
為什么這次會特別火?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極致的輕量化與強韌性的平衡:" 新一代的高性能聚酯纖維在保持甚至提升強度和耐磨性的同時,重量有了顯著下降。這使得戶外裝備,如沖鋒衣、背包、帳篷面料等,可以做到更輕、更便攜,同時依然堅固耐用。
2. "優(yōu)異的綜合性能:" 除了輕量化和耐磨性,這類面料通常還具備良好的抗撕裂性能、抗紫外線性能以及一定的防潑水性。這使得它們在各種戶外環(huán)境下都能表現(xiàn)出色。
3. "Gore-Tex? Pro 的標桿作用:" Gore-Tex? Pro 作為高端戶外面料市場的代表,其產(chǎn)品通常采用最先進的聚酯纖維作為基布,配合Gore公司的防水透氣膜技術,提供了頂級的防水透氣性能。Pro系列尤其強調(diào)在嚴苛環(huán)境下的持久性能和極輕量化的結合,吸引了大量對性能有高要求的戶外愛好者。
4. "消費升級和體驗需求:
相關內(nèi)容:

反常識,越是大的戶外品牌,越不太愛追逐最新的戶外科技?
這一點,在我們之前的文章《抓絨又火了,不是那個搖粒絨》中已經(jīng)聊過。去年Polartec Alpha抓絨最火那陣子,走在前面的,往往都是大家所謂的「車庫」品牌,很少有大品牌參與其中,或者他們會選擇更加「折中」的方案來跟進潮流。

在市場還沒被完全教育的背景下,這種謹慎也屬于合情合理了。雖然性能夠強,但Alpha一類抓絨會掉毛,經(jīng)不起剮蹭,當這些問題沒有被大眾所了解時,品牌不會輕易出手。所以說這類材料,有點像「懂哥」專屬,先做了解,再去體驗。

這一類現(xiàn)象同樣出現(xiàn)在超輕背包身上。
UL面料常見的名字:Yamatomichi、HMG、Gossamer Gear,難見的名字:Osprey、Gregory、始祖鳥(雖然很早期他們也出過這類產(chǎn)品)。當然一方面是價格、使用場景的考量,但類似Dyneema面料單調(diào)的色彩,另類的質(zhì)感,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接受。畢竟說到底,這一切都是生意,需要斟酌太多。


有沒有一種新材料,能讓大品牌們不再猶豫不決呢?
事情在今年還是有了新的變化。Osprey在半個月前,推出了一款非常不「小鷹」的限量背包Archeon Fujin——來自于背包測評媒體Carryology的限量版。

模塊化的組合、簡潔的線條,可以被視為它的獨到之處,但大家的目光,基本都聚焦在它隔著屏幕都在閃光的面料上:ALUULA。
雖然這個名字,聽起來很有「沙丘」的神秘感,但無可爭議,它屬于超輕面料屆的最新星。今年六月,大家或多或少有聽聞始祖鳥又出新包了。被稱為品牌最輕量、耐用的技術型攀登背包Alpha FL,被改名為Alpha SL再次推出。從FL(Fast & Light),到SL(Super Light),關鍵點還是在「重量」上減輕了接近50%(當然價格也上漲了40%…)。

一般情況下,我們討論UL面料(超輕裝備面料),嘴里嘀咕的都是:重量夠輕,材質(zhì)夠堅韌,外表夠前衛(wèi),CUBEN、DYNEEMA、ULTRA無一不是如此。
ALUULA是如何成為大品牌的新寵?為什么有人將它視為UL裝備屆的版本答案?或者始祖鳥和ALUULA合作背后,又有什么業(yè)內(nèi)幕后「隱情」?今天就來帶大家分析一波!
撰文|谷子編輯|玄天設計|天宇圖片來源|品牌網(wǎng)站&網(wǎng)絡
· 本文為《戶外探險》原創(chuàng)內(nèi)容 ·
01「UHMWPE」這串字母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想弄明白ALUULA面料,首先要讓從他的「親戚」們開始。

“為什么一會叫CUBEN粗苯,一會叫大力馬?”,“明明都是DYNEEMA,為什么面料材質(zhì)看起來又很不同?”這一套問題下來,再加上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各種難記名詞的組合拳,屬于你看你也暈。

實際上UL面料現(xiàn)在三足鼎立,無論是最新的ALUULA(加拿大),CHALLENGE OUTDOOR近年起勢的ULTRA(美國),或者DSM帝斯曼公司出現(xiàn)頻次最高的DYNEEMA(荷蘭),競爭關系有點像曹植詩里寫的: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因為牽制其血緣關系的,正是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這條脈絡。

背包面料發(fā)展至今,有很多值得探討之處:彈道尼龍,成就了The North Face的經(jīng)典馱包,CORDURA材質(zhì),至今在軍用、戶外領域也從未過時。然而,其中最有趣、最難以捉摸的當屬DYNEEMA。

1968年,帝斯曼公司的化學家Albert Pennings博士,正在潛心鉆研聚乙烯(你可以理解為塑料)。在研究過程中,他開發(fā)出一種無法拉斷的纖維,然而當他把這種纖維交給上司時,卻遭到了冷遇,如今回看,其實這正是DYNEEMA纖維的開端。先埋重點,它由UHMWPE組成。

來到1992年,美國圣地亞哥。America Cubed(立方)號帆船隊揚帆起航,準備參加舉世聞名的美洲杯帆船賽。盡管幾周來媒體和選手們一直在嘲笑這支隊伍的實力,但當比賽開始,這艘帆船隊卻憑借超輕的帆船材質(zhì),迅速將其他對手甩在身后。

制作Cubed這艘帆船材質(zhì)的面料,被稱為神奇的CUBEN FABRIC(粗苯),本質(zhì)還是使用UHMWPE制作的DYNEEMA纖維,然后貼上正反兩面聚酯外層,形成三明治結構。

再被帝斯曼收購后,順理成章它們也將織物的名稱從CUBEN FABRIC,更改為DYNEEMA COMPOSITE FABRIC大力馬復合面料(現(xiàn)在大多稱為 DCF)。

重點來了,我們口中常說的大力馬DYNEEMA?,可以被視作「品牌」版本的UHMWPE,但實際上無論是DYNEEMA、ULTRA還是今天的主角ALUULA,他們都是以UHMWPE為基石,構建纖維,然后再制成超輕面料,所以也同樣擁有了類似的屬性:更輕、更強、更有韌性(另外La Sportiva最近推出的SPECTRA攀登外套,其實也是基于這類纖維制作)。

作為世界上最強韌、最輕盈的纖維,DYNEEMA?見證了許多標志性場景:將衛(wèi)星系留在外太空,將擱淺的意大利“歌詩達協(xié)和號”游輪傾覆,將皇冠放置在紐約自由女神像上。



不過制作成背包時,根據(jù)不同使用需求,它仍處于一個愈發(fā)復雜,還在不斷摸索的過程中,此間也產(chǎn)生出很多極其定制化的配比、結構方案。例如純大力馬編制面料、DCF面料(帳篷里常見)、DCH面料(經(jīng)典的HMG 150混紡面料),ULTRA面料里的N層結構。再加上UHMWPE的含量配比,更是有大講究,相信非從業(yè)者基本很難弄明白。
▲@Xenobiology但有一點至少可以明確。無論是哪種材質(zhì),在制作背包上時,都難以避開縫制、膠帶黏膠的環(huán)節(jié),自然也會產(chǎn)生老化撕裂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同時因為是多層結構,鼓包、脫膠的情況同樣在所難免(想象一下沖鋒衣上的鼓包現(xiàn)象)。
雖然這看上去有點挑刺,畢竟沒有百分百完美的材料,但ALUULA的出現(xiàn),終于讓大家耳目一新。
02從風箏裝備走出的超輕面料
不吹不黑,始祖鳥的每次行業(yè)新動作,都會引來巨大的關注,如果說2024年的看點,是外骨骼裝備,那么2023年,它宣布和ALUULA COMPOSITES合作,就是一個震動超輕背包市場的大新聞,尤其在始祖鳥已經(jīng)超過十年,沒有使用過類似UL材質(zhì)面料的前提中。

也正如Osprey將這次的新包,取名叫「風神」,靈感也出自ALUULA的最初誕生起源:風箏沖浪運動。

在耐心聽完《The story behind ALUULA with Dave Westwood》,一檔和ALUULA銷售總監(jiān)對談的Podcast后,我們在其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有趣的內(nèi)容。
同為加拿大的風箏沖浪品牌Ocean Rodeo,它們在2017年就開始注意到,風箏材料在當時的發(fā)展中,已經(jīng)停止停滯許久,唯一的創(chuàng)新方向有且只有一個:新面料。

所以當ALUULA展示出它重量減半、硬度加倍的優(yōu)勢時,風箏飛翼的性能優(yōu)勢就非常明顯了。2022年,風箏沖浪手Giel Vlugt創(chuàng)造了世界紀錄,成功完成了神奇的Double Kiteloop動作。一直以來,人們都在爭論這是否真的可以實現(xiàn),而Giel最終憑借由 ALUULA提供動力的Rise A系列風箏,成功實現(xiàn)了這一壯舉。
由于采用UHMWPE和航天材料相結合,據(jù)品牌聲稱,任何在空中飛行的產(chǎn)品都適合采用ALUULA材料,即便是在太空中。今年,還會有第一個使用ALUULA的帳篷出現(xiàn)。

再說回戶外,如果用一個畫面來解釋ALUULA面料和其他的區(qū)別,你可以想象一片加熱的面包,上面放上一片芝士。
傳統(tǒng)面料的做法,是通過壓敏的方式,將兩到三層面料復合。但ALUULA是通過熱熔融工藝,讓這片芝士自然溶解到面包中。這樣不僅減輕了重量,也增加了層與層之間的貼合水平。體現(xiàn)在實際使用中,就是它更不容易出現(xiàn)面料本身的脫層。
ALUULA的熱熔融工藝是一個突破性的進步,因為別的UHMWPE纖維耐不住高溫,約160°就會融化的,只有ALUULA做到這一點:一種顛覆之前所有加工理念的新方式。

目前,ALUULA常用的面料種類,還包括Aeris、Aeris X,和背包上常見的Graflyte、Durflyte系列。但相比戶外產(chǎn)品的黑白,ALUULA材料的標志性顏色(也是最初的面料Aluula Gold),其實是「金色」,這主要是為了讓它在海上更加顯眼。
曾有很多用戶要求ALUULA使用Gold系列制作背包,因為它看起來夠獨特夠顯眼,但Gold系列的特性,實在不太適合戶外運動。

當然,作為一種新型復合材料,ALUULA的強度/重量比,是鋼材的八倍,但又比尼龍、聚酯或芳綸更輕。而被戶外大品牌所看重,很關鍵的一點在于,如ALUULA Graflyte面料采用百分之百的UHMWPE纖維的單一結構制成,更容易高效的回收利用,主打一張最火環(huán)保牌。
03始祖鳥欽定,背后另有「隱情」?
雖然二者品牌都以A開頭,又同樣來自加拿大,這就能讓始祖鳥如此青睞自己的老鄉(xiāng)嗎?繼續(xù)往下看,你就知道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

先拋開品牌層面,用過都知道,始祖鳥的壓膠工藝絕對算是行業(yè)頂級水準。05年到08年之間,始祖鳥推出了一組全系列的防水背包,在行業(yè)內(nèi)沒有第二家能做到。這當然出于極致使用場景的追求,也讓始祖鳥成為真正極簡主義的性能美學代表。

而ALUULA有個重要優(yōu)勢,簡直和始祖鳥的超「極簡」理念一拍即合:它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高溫,通過加熱自行粘合!
所以在制作背包時,始祖鳥可以利用ALUULA的性能,來使用自己最爐火純青的超聲波焊接技術,通過加溫、加壓,實現(xiàn)一體化的背包結構。在輕量牢固的基礎上,實現(xiàn)接近百分百的防水。

對于DYNEEMA和ULTRA來說,同樣是防水面料,但由于縫制手段還不能有效防水,實在是有點遺憾。通過ALUULA,始祖鳥終于能夠在大幅減重和不丟失性能的前提下,實現(xiàn)自己的防水目標,這可能才是其開始和ALUULA合作,所看重的真正含金量。
再從耐用型來看,由于UHMWPE過于光滑的表面,在傳統(tǒng)制包過程中,纖維受到拉力時,會有移位或者叫滑絲的可能。所以常常有人疑問,為什么我的大力馬背包這么容易就破了,不是說「撕不爛」嗎,原因就在于此。

但對于使用熱溶融工藝的ALUULA,和擅長超聲波焊接技術的始祖鳥來說,這一切都不再成為問題。
當然,ALUULA在大范圍使用后,一定也會展現(xiàn)出它的細節(jié)問題。不過正如我們在文章開頭提到,想讓大品牌接受新興面料,沒有明顯的缺陷和短板,才是最前提的條件。


將經(jīng)典FL的名字都換成SL,看來始祖鳥也認定這一次背包的革新,是跨世代的版本大升級。因為采用ALUULA Graflyte面料,Alpha SL 30外觀上略微透明,重量僅有約428g,但實際比你的任何一款始祖鳥背包都更加結實。本身定位為一款高山攀登背包,但由于極強的防水性能,作為滑雪背包使用也完全沒問題。

這其實并不是Aluula進入戶外領域的首次登場。Durston Gear成為了市場上首款采用Graflyte材質(zhì)的品牌,此前它以善用DYNEEMA和ULTRA制作背包,被大家熟知。

有趣的是,在戶外迷聚集的Reddit論壇中,其品牌負責人Dan Durston儼然成為了ALUULA的野生宣傳大使。結合Durston Wapta 30背包,Dan也闡述了他對ALUULA的優(yōu)勢性能理解,這和我們的調(diào)查結果基本吻合(大家可以再做一次筆記):
●薄膜和織物的化學性質(zhì)相似,因此可以回收利用●可以采用100%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WMPE) 面料●薄膜粘合牢固●織物「邊緣穩(wěn)定」,這意味著即使激光切割或損壞織物上的孔洞,織物也不會散開●可以進行熱粘合/焊接,從而實現(xiàn)更先進的背包結構



此外,Parbat品牌的CIRRUS 20L,如今也被視為ALUULA材料的代表性包款之一,作為一款攀登背包,它采用多種ALUULA面料拼接。底部、周身和頂部的材料質(zhì)感、韌度,都根據(jù)攀登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區(qū)分。Black Diamond則拿ALUULA材料制作頭盔,從更偏向安全性的角度出發(fā),這不失為ALUULA在戶外角度的另一應用目標。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專業(yè)的戶外品牌外,北歐箱包品牌Db Journey也加入進來,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套完整使用ALUULA Graflyte的背包系列。先不說性能,單憑視覺呈現(xiàn),也足夠讓更多人種草ALUULA了。
04寫在最后
簡單看過這些ALUULA的應用,不管是始祖鳥的長期布局,或是Dan Durston在論壇里的侃侃而談,相信對于這種「面料」的理解,他們可能更能寫出上萬字的心得體會。真正作為裝備「學究」的深刻性,才能讓產(chǎn)品發(fā)揮最大化的價值。

另一面,日本品牌Paago Works也開始使用ALUULA材料制作腰包產(chǎn)品,目測未來,會有更多品牌加入其中。但如何讓ALUULA真正發(fā)揮它的優(yōu)勢,不是為了新而新,為了火而跟風,始終是值得我們思考的裝備思辨議題。
- 面料黨且愛做包的劉哥,對本文亦有重要貢獻。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