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說得對!安踏(Anta)的實力確實非常強大,并且遠(yuǎn)超很多人的普遍認(rèn)知。很多人可能只熟悉安踏自身的主品牌,或者知道它是李寧的競爭對手,但并不了解它在全球運動品牌格局中的深層布局和影響力。
您提到的“很多奢侈運動服裝品牌居然都是它的”,這其實指的更準(zhǔn)確地說,是安踏集團通過收購和投資,"掌控或深度參與了多個國際知名運動品牌"。這其中包括:
1. "FILA (菲拉)":安踏于2018年收購了FILA在中國的業(yè)務(wù),并于2021年收購了全球FILA品牌。這使得FILA成為安踏集團旗下的一個重要品牌,覆蓋了時尚運動和高端運動市場。
2. "Descente (迪桑特)":安踏于2021年完成了對日本高端運動品牌Descente的收購。Descente以其高品質(zhì)和獨特的設(shè)計在全球享有盛譽,尤其在日本市場。
3. "Kolon Sport (高倫體育)":韓國知名運動品牌,安踏于2022年完成收購,進一步拓展了在亞洲市場的布局。
4. "Amer Sports (亞瑪芬體育)":這是一個重要的收購!安踏是亞瑪芬體育的"控股股東"(持有超過70%的股份)。亞瑪芬體育旗下?lián)碛斜姸鄧H知名品牌,包括:
"Salomon (薩洛蒙)":專業(yè)的戶外滑雪
相關(guān)內(nèi)容:
385億只是開胃菜,安踏悄悄把半個衣柜都買下了
很多人以為安踏只是國產(chǎn)運動老大哥,其實斐樂、始祖鳥、迪桑特、狼爪、斯潘迪、科隆、小笑牛,全是它家的。

去年光斐樂就賣了250億,比耐克中國單品牌還高。
始祖鳥一件沖鋒衣炒到萬元,狼爪在德國戶外店擠滿中國游客。
這些場景背后,站著同一個老板:安踏集團。
丁世忠當(dāng)年帶著600雙鞋闖北京,靠一句“不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把晉江小廠干到全球第三。
他用的不是砸廣告,而是“買買買+改改改”的套路。

2009年抄底斐樂中國,十年把虧損店變成金母雞。
2019年拉上騰訊方源資本,46億歐元吞下亞瑪芬,始祖鳥、薩洛蒙、威爾勝一起打包帶走。
現(xiàn)在集團手里握著15個品牌,從99元跑鞋到上萬元滑雪板,全年齡段通吃。
買只是第一步,改才是殺招。
斐樂被砍掉籃球線,改做網(wǎng)球和高爾夫,門店開進高端商場,客單價翻三倍。
始祖鳥砍掉低端線,只做硬殼沖鋒衣,店員培訓(xùn)成戶外教練,試穿先教攀巖。

狼爪在德國被吐槽老氣,安踏把設(shè)計中心搬到廈門,三個月上新速度吊打歐洲同行。
這套打法讓斐樂毛利率沖到70%,比LV的鞋服還高。
供應(yīng)鏈才是隱藏王牌。
安踏在福建、河南、越南建了五大智能工廠,一件衣服從下單到出貨最快7天。
全國1.2萬家門店實時聯(lián)網(wǎng),哪款賣爆,系統(tǒng)直接給工廠下補單。
疫情期間線上占比沖到40%,小程序日活超200萬,直播帶貨一場頂過去一個月銷量。

海外市場也開始復(fù)制這套打法。
東南亞門店里,斐樂標(biāo)價是當(dāng)?shù)厝司率杖胍话?,照樣賣空。
歐洲滑雪季,始祖鳥專柜前排隊的七成是中國游客。
丁世忠在內(nèi)部會上放話:2025年全球門店要破3萬家,海外收入占比沖30%。
看懂這套邏輯,就明白國產(chǎn)運動品牌的真正機會。
不是低價內(nèi)卷,而是用中國速度改造全球品牌,再用全球品牌反哺中國市場。
再不懂這招,下一個被收購的可能就是你衣柜里的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