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則新聞標題揭示了幾個關鍵信息點:
1. "“大牌尾單” (Big Brand Last Orders):" 指的是品牌方清倉處理剩余庫存的尾貨。這通常被認為是一個相對劃算的購買渠道。
2. "竟是傍品牌的“李鬼” (Turns out to be "Lǐguǐ" of Fake Brands):" 這是核心問題。“大牌尾單”并非真正的品牌尾貨,而是仿冒品牌(山寨貨、假貨)的冒充品。 “李鬼”是中國俗語,指假冒偽劣、冒牌貨。
3. "女子貪小便宜上當 (Woman Suffers Loss Due to Greed for a Bargain):" 解釋了受害者為什么會購買。她們被“大牌尾單”可能存在的低價吸引,沒有仔細辨別就付出了金錢。
4. "警方介入 (Police Intervention):" 表明此事已經(jīng)上升到需要警方處理的程度,可能涉及詐騙、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
"總結這則新聞的核心內容:"
有不法商家利用消費者想購買“大牌尾單”又圖便宜的心理,銷售假冒的品牌仿冒品。一名女性因此上當受騙,最終選擇了報警處理。
這則標題警示消費者,即使是看似劃算的“尾貨”或“清倉”也可能暗藏陷阱,購買時一定要擦亮眼睛,通過正規(guī)渠道購買,切勿貪圖一時的小便宜
相關內容:
林女士說自己看中的品牌女士羽絨服,商場售價將近2000元。后來在網(wǎng)上一搜,發(fā)現(xiàn)一家網(wǎng)店銷售的同款羽絨服價格便宜很多。在添加老板微信后,對方表示因為是尾貨,價格才便宜。

林女士告訴記者,她說(羽絨服)和正品是一個生產(chǎn)線里出來的,因為是邊角料做的所以打三折。店老板發(fā)來的微信工號顯示羽絨服跟正品一模一樣,并且承諾假一賠三,于是李女士通過對方提供微信鏈接下了單。然而收到貨后他發(fā)現(xiàn)不對勁兒。

林女士說,和自己在實體店試穿的一點都不一樣,料子皺皺巴巴的,充絨量也不一樣。懷疑買到假貨,林女士要求商家退貨退款,并提出三倍賠償??墒?strong>客服既不承認產(chǎn)品有質量問題,也拒絕退一賠三的要求,并將李女士的微信拉黑。

李女士一氣之下報了警,民警將李女士購買的羽絨服送到權威部門鑒定,證實是冒牌貨。經(jīng)查這家網(wǎng)店銷售的都是國際一線品牌,店里的發(fā)貨量很大,僅林女士購買的這款羽絨服就賣出500多件。通過快遞發(fā)貨地址,民警發(fā)現(xiàn)這家企業(yè)位于蘇州常熟,隨后趕到當?shù)貙⒇撠煻∧?,龍某,戴某控制,并在倉庫里查獲了300多件成品。其中有波司登,斐樂,迪桑特,新百倫等等各種服裝。經(jīng)查丁某,龍某是一對夫妻,在常熟做服裝生意多年,見冒牌產(chǎn)品利潤高,兩人開了家網(wǎng)店,并且聘請戴某撰寫文案,利用網(wǎng)友喜歡撿漏的心理,將冒牌羽絨服包裝成正品尾貨,低價促銷。為躲避電商平臺監(jiān)管,他們要求客戶添加微信,私下交易。

當事民警沈長潤表示,(衣服)是從大工廠里面出來的,還有就是尾貨。因為網(wǎng)店(平臺)也會進行巡查,在網(wǎng)店經(jīng)營銷售也會進行處罰。所以說他應該是通過這種方式規(guī)避打擊。截至案發(fā),三人賣出的各類假冒品牌羽絨服超過3000件,案值四十余萬元。最近揚州高郵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案,丁某等三人不僅要面臨牢獄之災,還將被處以近百萬罰金。
【點擊這里·觀看視頻】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