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說法聽起來非常引人注目,但需要一些重要的澄清和背景信息:
1. "貨幣單位":首先,這個“超過2700億元”的數(shù)值單位是"人民幣 (RMB)",而不是美元 (USD) 或歐元 (EUR)。全球品牌價值排名通常是以美元為單位的。如果換算成美元或歐元,這個數(shù)值會顯著不同,因為人民幣與這些貨幣的匯率會不斷變化。2023年LV集團和耐克的品牌價值都遠超100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通常在7000億至8000億以上。因此,如果這個排名是準確的,那么這個中國品牌在人民幣計價下是極其成功的,但在國際通用貨幣單位下,其相對于LV和耐克的實際價值差距需要根據(jù)當前匯率計算。
2. "數(shù)據(jù)來源和時效性":這個排名信息沒有提供具體的來源。全球品牌價值排名通常由權(quán)威的咨詢公司(如Brand Finance、Interbrand等)發(fā)布,并且每年或每兩年更新一次。2025年的排名目前還沒有正式發(fā)布。這個信息可能是預(yù)測、泄露、或者基于特定分析得出的結(jié)論,需要核實其來源的權(quán)威性。
3. "品牌":雖然中國品牌近年來發(fā)展迅速,已經(jīng)在全球市場占據(jù)重要地位(例如,像華為、小米、阿里巴巴等在某些領(lǐng)域或特定排名中已經(jīng)名列前茅),但要說某個中國的服飾品牌(Fashion Brand)超越LV(愛馬
相關(guān)內(nèi)容:
一個中國品牌,羽絨服賣到72個國家,靠的不是低價,而是技術(shù)?!
另一家體育品牌,從小縣城干到世界前30,門店開到七千多家!
可你知道嗎?全球最值錢的服飾品牌,第一竟然不是耐克,而是香奈兒!

2024年全球服飾行業(yè)規(guī)模已經(jīng)飆到1。79萬億美元,漲了3。5%。
女裝占了9363億美元,男裝5735億美元,女人的錢確實更好賺,占份額直接過半。
全球最有價值50大服飾品牌,總價值3661億美元,比去年多了5%。
美國13個品牌最多,法國、意大利各9個,中國只有4個。
可別小看這個4個,中國品牌已經(jīng)占了全球3。3%的份額,僅次于歐洲那些老牌強國。
上榜的中國品牌:周大福、安踏、老鳳祥、波司登。名次分別是22、28、38、45。
聽著是不是比想象中要“土”?但人家的生意都是幾十億幾百億在跑。

先說波司登——
1976年干到現(xiàn)在,連續(xù)30年羽絨服國內(nèi)銷量第一,還賣到法國、意大利、美國等72個國家,全球超2億人穿過它的衣服。
2024/2025財年,營收259。02億元,漲11。58%;凈利潤35。14億元,漲14。31%,創(chuàng)8年新高。
它不是只賣厚棉襖,現(xiàn)在各種戶外、都市時尚、輕量科技全覆蓋,還申請了1498項專利。
什么熱能回饋、動態(tài)御寒、去冷點充絨、人體熱力系統(tǒng)、防風體系……你以為是賣衣服,其實技術(shù)含量比你想的高。
再看安踏——
1991年丁世忠和家人在晉江創(chuàng)立,小作坊起步,通過代理模式慢慢做品牌。
90年代末花300萬找孔令輝代言,這在當時是大手筆,也開了“體育明星+電視廣告”的先河。
2024年安踏營收335。2億元,占集團收入半壁江山。
全球7135家門店,比去年多開82家,還搞了個“超級安踏”和“作品集”,線下體驗越做越花。

榜單第6-10位:阿迪達斯、Zara、迪奧、卡地亞、古馳。
阿迪達斯今年表現(xiàn)兇猛,上半年營收飆14%到121。05億歐元,營業(yè)利潤暴增70%至12億歐元,大中華區(qū)也連漲9個季度。
光跑鞋ADIZERO系列就帶動鞋類收入漲25%以上,這才是真正賺錢的大單品策略。
第一梯隊前五:香奈兒、路易威登、耐克、愛馬仕、勞力士。
香奈兒市值379。13億美元,相當于人民幣2700多億。
注意,它銷售額和利潤其實都下滑了,可排名反而上升——因為品牌溢價太強。
2024年,香奈兒光是品牌活動投入24。45億美元,新開53家門店,多數(shù)是獨立美妝店,還在巴黎開了首個美妝之家,在南京、成都、日本東京全是黃金地段選址。
這就是它能頂住業(yè)績下滑的原因——不斷讓顧客覺得稀缺、高端、獨一無二。

有人說,這種榜單跟老百姓沒關(guān)系,我們買得起波司登,買不起香奈兒。
可事情沒這么簡單——這種“品牌價值”背后,其實影響著城市商場引進誰,影響你家周邊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店鋪,甚至影響產(chǎn)業(yè)鏈工人的訂單量和工資水平。
法國、美國的品牌能常年霸榜,不是他們便宜,而是他們對全球消費者的吸引力太穩(wěn)固。
中國品牌雖然在國內(nèi)市場活得不錯,但能進入世界前50的屈指可數(shù),對比一下數(shù)量差距和總價值差距,就能感受到這種國際競爭壓力。
對波司登來說,它要面對的是加拿大鵝、Moncler;對安踏來說,它面對的是耐克、阿迪達斯;這些對手已經(jīng)在消費者心里種下了很深的認知標簽。
要想突破排名,不僅要賣得好,更要讓別人覺得你“值”。

很多人覺得,買國產(chǎn)就是情懷,可國際化競爭里光靠情懷不夠。
加拿大鵝羽絨服可以賣到上萬,是因為它讓客戶相信這是奢侈品;安踏的難度,在于體育用品領(lǐng)域幾乎被歐美品牌綁架了審美和價值判斷。
所以問題來了,中國品牌是繼續(xù)拼性價比擴大銷量,還是往高端走打造溢價?
做高端意味著更大的風險、更長的培育周期;拼價格容易陷入低利潤甚至虧損的惡性競爭。
你覺得未來十年,中國服飾品牌有機會在全球榜單里多進幾個嗎?
如果只能選一個,你會希望是“更多中國牌子去搶世界第一”還是“讓價格繼續(xù)讓利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