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年輕世代而言,取得生活與工作平衡,是比賺錢更重要的成功目標,而(soft living)就是實踐它的方法。這指的是拒絕過度競爭與壓力,而是專注于快樂和當下。如何實行?生活上,有人花錢買快樂,或選擇愛自己;工作上,直接放棄討厭的工作,或?qū)W⒂跓釔鄣墓ぷ?;理財上,強調(diào)舒服存錢,讓快樂最大化、壓力最小化。
紐約一位千禧世代網(wǎng)紅菈德(Tay Ladd),在TikTok擁有超過6萬名粉絲。即使從事白領(lǐng)高薪的律師職位,但居住在全球生活成本最昂貴的城市,她坦言,根本不認為自己有辦法退休。不過,若點開菈德的帳號,會發(fā)現(xiàn)她總是不惜在自己的愛犬身上花大錢。狗兒不僅享受寵物美容,還穿上比主人衣服還貴的絲巾與毛衣。重要的是,菈德為此感到開心,并在自我介紹寫著:
與其被動躺平,不如主動舒活
原來,過去一味追求財富自由、提早退休的讓生活太緊繃,繼被動的之后,歐美Z世代與千禧世代,找到了另一種溫柔而堅定的主動反擊方式——,指拒絕過度競爭帶來的壓力與焦慮,而是專注于快樂和當下。在TikTok上,相較安靜離職(#quietquitting)的標籤擁有約5億觀看次數(shù),舒活(#softliving)已超過百億次,舒活人生(#softlife)也達逾7億,顯示年輕世代如今更嚮往這種正向生活態(tài)度。
根據(jù)美國金融軟體公司Intuit今年1月公布的報告顯示,美國Z世代有近四分之三,認為當前的經(jīng)濟環(huán)境,讓他們對設(shè)定長期目標猶豫不決;也有三分之二不確定是否將能擁有足夠錢退休,兩個比率都遠高于大眾平均。雖然生活成本高漲,讓年輕人覺得財富自由愈來愈渺茫,但疫情也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一躍而上。因此大家開始找尋解決倦怠的有效解方。菈德表示,取得生活與工作平衡,是比賺錢更重要的成功目標,而,就是實踐它的方法。
快樂最大化、壓力最小化
點開社群媒體的關(guān)鍵字標籤,大家都如何行銷自己的舒活之道?可以看見生活方面,有些人喜歡分享美食、高級度假、買汽車或名牌服裝等奢侈品,把金錢變成想要的樣子;比起花錢買快樂,另一派則注重愛自己(self-care),透過自我肯定、散步、與朋友聊天、設(shè)定界線、健康飲食等,保持身心愉快。
工作方面,不像安靜辭職只做最低限度的努力去反工作,而是直接放棄討厭、有害的工作,或埋首于真正熱愛的工作;同時利用上述方法,讓快樂最大化、壓力最小化。如菈德分享上班之前的早晨,必做的事情有護膚、吃早餐、做皮拉提斯。不只生活與工作,財經(jīng)新聞網(wǎng)站MoneyWise補充,的態(tài)度還適用于理財——舒服存錢。
擁有國際理財規(guī)劃顧問證照(CFP)的專家解釋,藉由評估預(yù)算、審查收入與開支,來擬定簡單理財計畫。盡力落實計后就可以說:接著再繼續(xù)努力上工作賺錢。
以菈德為例,雖然她堅持住在租金高昂的公寓,但具備存錢與投資習(xí)慣,既不嚮往、也不花大錢在奢侈旅游。即使無法讓生活壓力就此一掃而空,卻能幫助人們在工作與生活之間取得最大平衡,不論是創(chuàng)造消費需求,或是亟需留才的Z世代雇主,都值得思索舒活今后的發(fā)展空間。
原文出處于此
延伸閱讀:
嚮往不被束縛的工作型態(tài)?出走熱潮正夯!過來人帶你釐清現(xiàn)實與夢想的距離受夠!疫情后,為何職場流行語如此氾濫?如何判斷哪些是假?搜量翻倍!心理學(xué)家:獨旅幫助人們克服焦慮,展現(xiàn)更強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