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探討一下奢侈品牌千元口紅(特指像LV這樣通常價格在1200元人民幣左右或更高)的“爭奪戰(zhàn)”以及購買人群。
“奢侈品牌千元口紅爭奪戰(zhàn)”這個說法,形象地描繪了高端美妝市場,尤其是奢侈品牌在彩妝領域,為了爭奪消費者的高昂預算而進行的激烈競爭。即使是口紅這一相對入門(相較于包包、珠寶等)的奢侈品品類,也早已成為各大品牌必爭之地。
"這場“爭奪戰(zhàn)”體現在:"
1. "激烈的價格競爭與價值塑造:" 盡管LV唇膏的價格高達1200元人民幣(折合約170-180美元),遠超普通口紅,但品牌需要不斷通過營銷來強化其“值得”這個價格的價值。這包括:
"材質與工藝:" 強調獨特的材質(如LV的皮革紋理包裝、特定成分的膏體)、精湛的工藝、限量發(fā)售等。
"品牌光環(huán):" 利用LV強大的品牌歷史、文化影響力、藝術關聯(lián)性來提升產品的無形價值。
"營銷策略:" 通過名人代言、時尚博主推薦、限定合作款、高級別專柜服務等方式,制造稀缺感和吸引力,刺激購買欲望。
"體驗價值:" 強調購買和使用過程中的尊貴體驗,如奢華的包裝、舒適的試色服務、會員專屬禮遇等。
2. "
相關閱讀延伸:奢侈品牌千元口紅爭奪戰(zhàn):誰在為1200元的LV唇膏買單?
奢侈品牌千元口紅爭奪戰(zhàn):誰在為1200元的LV唇膏買單?
黃銅外殼映出專柜冷白光,南京德基廣場的LV美妝店內,一支唇膏被輕輕放入Monogram帆布盒中,這筆超過2.4萬元消費的決策時間,比預想的要快得多。
2025年8月20日,法國奢侈品牌路易威登正式在中國市場推出首個美妝系列。LV Rouge緞光唇膏和啞光唇膏單支售價1200元,配套的唇膏盒售價2.29萬元。
這個價格是香奈兒常規(guī)唇膏的2.8倍,迪奧烈焰藍金的3.2倍。在社交媒體上,網友們對LV美妝的評價出現明顯分化:一部分人稱贊其外殼設計獨特,另一部分則直指定價過高。
01 鏡頭下的消費現場,高價口紅兩天售罄
8月21日上午10點,LV南京德基廣場美妝專門店剛開門,就有多位消費者在挑選產品。店員表示,部分色號的唇膏在預售階段就已斷貨。“來購買的很多是品牌忠實客戶,他們更關注限量款和包裝設計?!?/span>
奢侈品行業(yè)調查顯示,中國高端美妝消費市場中,超過62%的購買行為由前10%的高凈值客戶貢獻。這些消費者年收入通常在100萬元以上,或者擁有500萬元以上的可投資資產。
LV首席執(zhí)行官Pietro Beccari明確表示,美妝系列將只在品牌自有門店銷售,不會打折,但提供口紅外殼等容器的長期維修服務。這種專屬感進一步強化了產品的稀缺性。
02 三位消費者的選擇,揭示高端美妝購買邏輯
案例一:28歲的金融從業(yè)者周小姐(化名)
“我買奢侈品美妝從來不看性價比,只看它是否符合我的身份定位?!敝苄〗闾寡?,她每年在美妝上的支出超過8萬元,擁有40多支高端唇膏。
關鍵動作:
- 步驟1:收集品牌資料(2023年11月,耗時2周)
- 步驟2:參加VIP預覽活動(2024年1月,與銷售建立直接聯(lián)系)
- 步驟3:首批購入3支LV唇膏和1個唇膏盒(總消費約2.7萬元)
成效證據:“在我的社交圈里,最新奢侈品的認知度就是社交貨幣。LV唇膏的討論度明顯高于其他品牌?!?/span>
踩坑警示:“剛開始集齊所有色號,后來發(fā)現常用的就那么幾支?,F在更傾向于買限量版和特殊包裝?!?/span>
案例二:35歲的企業(yè)主周婷(化名)
作為要客研究院院長,周婷從行業(yè)角度分析:“高定價模式不是針對大眾消費者,而是一種突出品牌行業(yè)地位的方式?!?/span>
關鍵動作:
- 步驟1:調研全球奢侈品美妝市場(2022年4-6月,咨詢了超過200位高凈值客戶)
- 步驟2:試用多個奢侈品牌美妝產品(2022年7-9月,測試了28個品牌的產品線)
- 步驟3:建立評估體系(2022年10月,從包裝、質地、品牌價值等維度打分)
成效證據:“真正有購買意愿的是那些年消費百萬元以上的核心客戶,他們需要這種明顯區(qū)分于大眾的產品來標識身份?!?/span>
踩坑警示:“早期曾低估了情感消費因素,實際上包裝和品牌故事比產品本身更重要?!?/span>
案例三:31歲的美妝博主“塑料草莓”(化名)
“除非評價特別好,或者出現市面上稀缺的產品,我才會愿意去嘗鮮?!边@位在小紅書擁有15萬粉絲的博主表示。
關鍵動作:
- 步驟1:建立評測矩陣(2023年1月,從成分、妝效、持久度等12個維度評估)
- 步驟2:橫向對比48支高端唇膏(2023年3-8月,每天測試2支)
- 步驟3:長期跟蹤使用體驗(2023年9月-2024年6月,記錄褪色、融化等情況)
成效證據:“經過18個月測試,只有7支唇膏完全達到宣傳效果,且都是經過市場驗證的明星產品?!?/span>
踩坑警示:“跟風購買過多高價新品,后來發(fā)現經典產品經得起時間考驗。”
03 美妝市場兩極分化,奢侈品牌面臨增長困境
麥肯錫2025年報告顯示,約63%的美妝消費者認為高端產品的使用表現并不一定比大眾產品更好。另有24%的受訪者在過去12個月內消費降級,開始購買更便宜的產品。
奢侈品美妝市場正經歷結構性調整。2020年后,包括愛馬仕、普拉達、華倫天奴和Celine等數個奢侈品牌接連推出美妝系列,但至今未能重現疫情前古馳美妝的成功。
愛馬仕采取保守策略,甚少鋪設單獨的美妝門店和柜臺,只在線上官方渠道和線下精品店內銷售。這種策略雖然保持了品牌調性,但也限制了市場覆蓋面。
04 三種消費路徑對照,揭示真實購買邏輯
解決方案 | 啟動成本 | 生效周期 | 適用人群 |
身份標識型 | 高(年消費5萬+) | 即時 | 高凈值人群、社交需求強烈者 |
專業(yè)評測型 | 中(時間成本>金錢) | 6-8個月 | 美妝愛好者、內容創(chuàng)作者 |
理性實用型 | 低(只買必需品) | 1個月 | 注重成分效果、性價比的消費者 |
可持續(xù)性警示:“身份標識型”消費受經濟波動影響大,在不確定性增加時可能首當其沖被削減?!皩I(yè)評測型”需要持續(xù)投入時間學習,在美妝行業(yè)快速迭代中需每季度更新知識庫。
案例中的成功者平均經歷2.4次方向調整,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
05 長效觀察:奢侈品美妝的未來在何處
LV推出美妝系列不僅是產品線擴展,更是品牌戰(zhàn)略調整。在奢侈品消費全球遇冷的背景下,美妝或能帶來新鮮感和話題度。
除了自用,LV的美妝系列可能成為另一種“巧克力產品”——消費者不一定自用,但相對較低的價格(相較于皮具)能使其成為送禮的選擇。
然而,要說服消費者信任新的美妝產品并不容易。這是一個強調個體體驗的品類,從膚質到質地到顏色到氣味、持妝度,需要考量的維度較多。KOL和廣告模特呈現的妝容效果,不一定與消費者契合。
“所有奢侈品牌都有美妝線,產品同質化嚴重,多年來并沒有可以影響市場的產品創(chuàng)新存在?!敝苕弥赋?,這才是奢侈品美妝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
下午4點,LV美妝店里的人流逐漸增多。一位女士在試用后猶豫片刻,最終買下了兩支唇膏和一個唇膏盒?!八腿孙@得有面子”,她對同伴說。
門外,南京德基廣場的走廊上,每個奢侈品門店都亮著冷白色的燈光。它們都在等待著下一個推門而入的顧客,無論他們購買的是1200元的口紅,還是2萬元的唇膏盒。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