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防曬衣,別被防曬焦慮困擾
在炎熱的夏季,防曬衣成為了許多人出門必備的衣物。然而,面對市場上琳瑯滿目的防曬衣品牌和款式,許多消費者卻陷入了防曬焦慮之中。他們擔心自己選錯防曬衣,導致皮膚曬傷,從而影響整個夏季的心情和生活質量。其實,買防曬衣并不需要過于焦慮,只要掌握一些選購技巧,就能輕松找到適合自己的防曬衣。
首先,我們要明確自己的需求。防曬衣的主要作用是阻擋紫外線,保護皮膚免受曬傷和曬黑。因此,在選擇防曬衣時,我們應該關注其防曬性能。一般來說,防曬衣的防曬性能通過UPF值來衡量,UPF值越高,防曬效果越好。根據國家標準,UPF40+表示可以阻擋超過96%的紫外線,而UPF50+則表示可以阻擋超過98%的紫外線。對于大多數消費者來說,選擇UPF40+或UPF50+的防曬衣就足夠了。
除了防曬性能外,我們還需要考慮防曬衣的其他因素,如透氣性、舒適度、款式和顏色等。透氣性是防曬衣的重要性能之一,因為它關系到我們在穿著防曬衣時的舒適度。如果防曬衣不透氣,就很容易出汗、黏膩,影響我們的出行體驗。因此,在選擇防曬衣時,我們應該選擇透氣性好的面料,如棉、麻、絲等天然纖維,或者采用透氣性好的合成纖維材料。
相關內容:
買防曬衣,別被防曬焦慮困擾
專家提醒不要太刻意追求高UPF值,適度光照反倒有益身體健康

福州一家優(yōu)衣庫門店內,市民在選購防曬衣。記者 沐方婷 攝
烈日炎炎,一件輕薄、透氣、隔熱的防曬衣成為不少人夏日出行的必備。作為曾經的服飾“配角”,如今的防曬衣卻不動聲色地撬動一個數百億元的大市場,其中暗藏怎樣的“流量密碼”?哪些是防曬真標準,哪些又是商家營造的偽命題?近日,記者進行了市場走訪。
防曬衣成夏日時尚主角
防曬衣里“藏”著一個數百億的市場。專注相關研究的艾瑞咨詢發(fā)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防曬服配市場規(guī)模達742億元,預計2026年將達958億元,防曬衣占比將超過50%。
這個巨大市場是如何撬動的?打破“防曬是女性專屬”的刻板印象,市場瞄準了新目標群體。近日,在福州多家品牌服裝專賣店內,記者不僅看到了面向兒童群體的防曬服系列,也發(fā)現不少戶外運動品牌火力全開地打造男性防曬服系列。
僅運動系防曬服,已細分成騎行、跑步、垂釣、登山等不同專業(yè)領域。作為一家新興防曬品牌,倉山萬達廣場蕉下門店的工作人員介紹,今年門店推出了一款面向騎行愛好者的全防護指尖防曬服,根據騎行運動的特點,改良了手套、帽檐、面罩等多處細節(jié),讓騎行防曬更方便。
“潮流”是一大關鍵密碼。一入夏,福州上班族小劉就早早拿出全套防曬裝備,從防曬衣、防曬帽,到墨鏡、防曬口罩等一應俱全,她還精心搭配了好幾套防曬穿搭,“有些防曬衣不僅防曬,款式也很時尚,稍微動一點腦筋,就能搭出實用又好看的套裝”。
在多家防曬服飾銷售門店內,記者留意到,眼下不少防曬衣融合了熱門的時尚元素和色彩風格,蕪水綠、淡暮藍、冰蠻腰……其中既有近期較火的撞色系,也有清涼色調、日系風等,而非一味地純色、素色;在版型上,也更講究設計曲線、凸顯身材輪廓。
各大品牌也在線上線下官方店、直播間、社交平臺上,根據運動、通勤、約會等不同場景提供穿搭指引,展現穿搭效果,有些強調“一件可搭半個衣柜”的百搭優(yōu)勢,有些則根據外觀、色系、版型,為產品貼上“通勤風尚”“近郊探索”等不同場景標簽。
防曬衣里的滿滿科技范
“夏天穿防曬衣,越防越熱”“穿一件襯衫都熱,再加一層,感覺更悶”……面對這一體感痛點,“科技感”是防曬衣市場打出來的另一張王牌。
8月1日,在福州一家優(yōu)衣庫的防曬衣專區(qū),原紗防曬衣很受顧客歡迎,外形看似與普通防曬衣無異,價格卻高出百元。
原因何在?優(yōu)衣庫門店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以前的防曬衣都是成衣后進行涂層防曬,但是原紗防曬是在紗線中加入防曬因子,制作成面料,特殊工藝的加持讓防曬衣保持了防曬效果,也更加透氣舒適。
有些企業(yè)在“涼感”上下功夫。近日,在安踏服裝專賣店,記者體驗了一款采用了最新“遮熱紗”技術的防曬衣,在皮膚接觸防曬衣的瞬間,的確能感受到一股清涼。
“這是一件既能防曬又能隔熱的防曬服。”安踏服裝專賣店工作人員介紹,“遮熱紗”技術通過在纖維中嵌入陶瓷粒子,形成微型反射層,可反射紅外線和可見光,幫助消費者降低體感溫度。
抗菌能力是部分戶外愛好者的關注點。記者看到,安踏和安踏兒童兩大品牌在電商平臺上的防曬風衣、防曬T恤等產品都兼具抗菌除臭功能,銷量也高于同類產品。
業(yè)內人士透露,在未來防曬技術布局上,納米防曬粒子、生物基降解材料、智能調溫纖維等將成為各品牌研發(fā)的焦點。
專家:別刻意追求高UPF值
在2025年夏季防曬市場,技術參數競賽已然進入白熱化。記者注意到,在多個電商平臺上,不少品牌標稱的UPF值(紫外線防護系數)從基礎50+飆升至1000+,而備受關注的防曬服水洗耐久度從100次提至1500次。
走訪中,記者發(fā)現,福州部分線下門店銷售人員推薦的一些防曬衣沒有標識相關防曬指數,但當記者問起防曬指數時,工作人員卻不假思索地說,防曬系數是UPF50+,并解釋“目前防曬衣基本上都是UPF50+”。
面對市場的“參數迷戀”,事實是即使寫有技術參數,普通消費者也往往難辨真假,部分商家虛標防曬指標,更是引發(fā)消費者對市場產品的信任危機。那么到底是不是UPF越高,防曬效果就越好呢?
國家標準GB/T 18830-2009《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規(guī)定,UPF大于40,UVA(長波紫外線)透過率小于5%,可稱為“防紫外線產品”。
“達到這個標準,防范紫外線的效果就是足夠的?!备=ㄊ±w維檢驗中心高級工程師王敏表示,UPF40和UPF400在阻隔率上只相差2.25%,差異沒有那么大,采購時不用太刻意追求高UPF值,適度光照反倒有益人體健康。
王敏解釋,真正影響防曬效果的是面料生產工藝,目前市場上的生產工藝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纖維生產過程中,添加抗紫外線材料;另一種是在面料生產過程中添加整理劑、助劑,助劑添加量才是影響抗紫外線性能的主要因素。(記者 沐方婷)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