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許我耀眼》這部劇和趙露思姐姐真是捧紅了好多東西,許妍同款包包就是其中最讓人心動的“限定款”之一!
確實,劇里許妍背的那些包包,無論是日常出街還是重要的場合,都顯得那么精致、有品味,而且和趙露思姐姐的氣質(zhì)特別搭。每次看到她背那個標志性的包包(劇里好像是Prada的Nappa小號),都感覺整個人的氣場都提升了!
所以,很多劇迷和時尚愛好者都開始研究起這些“許妍同款”包包。雖然劇里具體是什么牌子可能需要扒一扒(感覺像Prada或者類似的輕奢大牌風格),但關(guān)鍵是那種"設(shè)計感強、百搭實用、又能提升整體造型的感覺"。
如果你也心動了,可以去搜搜看相關(guān)的包包推薦,或者留意一下時尚博主有沒有劇透同款??傊w露思姐姐在劇里帶貨是真的厲害,許妍的包包絕對是很多人心心念念的“夢中情包”啦!?
相關(guān)內(nèi)容:
追劇的時候手是不是總閑不???

看到趙露思在《許我耀眼》里背個包,下意識就想截圖搜同款,結(jié)果手機相冊里全是各種角度的大包小包,跟集郵似的。

這事兒最近挺瘋的,Chloe那款托特包在二手平臺漲了六成,韓國牌子Yuse的銷量直接翻四倍多,天貓補貨三次都秒空。
說白了,明星帶貨不新鮮,但這次有點不一樣。
這些包能火,不全是因為趙露思背過,而是它們恰好踩在了打工人的審美點上。
萬元包有,千元包有,幾百塊的平替也有,總有一款讓你覺得自己也能擁有。
這種"分層種草"的玩法,比單純推奢侈品高明多了。
先說說那個兩萬多的Bottega VenetaCassette,劇里咖啡廳約會那場戲,配的是米色風衣和牛仔褲。
包本身沒logo,但編織紋路隔著屏幕都能看出質(zhì)感。
官方價21800,平替直接降到599,是小CK的菱格紋款。
有意思的是,買平替的人未必真差那兩萬一,更多是覺得"花小錢辦大事"的爽感。
畢竟,誰的錢都不是大風刮來的,能省則省。
Loewe Puzzle中號更絕,24900的價格,平替推的是Tory BurchLee,5800塊。

這個價差就很有講究——不是直接降到三位數(shù),而是給你個"輕奢"選項。
仿佛在說:你努努力,也夠得著。
這種心理拿捏,比一刀切的"貴"或"便宜"要細膩得多。
劇里開會場景用這個包,配西裝褲和襯衫,確實有種"我專業(yè)但我不死板"的勁兒。
新曝光的機場戲里,Rimowa那個8200的NeverStill旅行箱,平替是90分的智能箱,999塊。
這個搭配挺實在,畢竟行李箱這種天天被摔來摔去的東西,真沒必要非得買大牌。
但話說回來,Rimowa的鋁合金質(zhì)感確實不一樣,輪子推起來那聲音都透著貴氣。
這里就看你更看重實用還是那種"出行儀式感"了。
JW PEI的Gabbi包算是千元檔里的黑馬,1280塊,劇里閨蜜聚餐場景出現(xiàn)。
這個牌子本身就是走性價比路線,平替西木汀直接降到298。但說實話,原版用的是環(huán)保超纖皮,手感確實比純pu皮的平替要軟和。
這個價位段的選擇,考驗的是你對"差不多得了"和"還是有點區(qū)別"的容忍度。

最魔幻的是Cult Gaia水晶包,3600塊,生日派對上閃得跟個disco球似的。
平替ZARA亮片手包399,價格差九倍。
這種包就屬于"特定場合用一次"的品類,買原版的人圖的是設(shè)計,買平替的人圖的是拍照效果。
反正燈光一暗,誰分得清是水晶還是塑料片?
現(xiàn)在市場上已經(jīng)亂成一鍋粥。
得物上Chloe Woody托特二手價漲63%,中古網(wǎng)站搜索量翻兩倍。
淘寶仿款多到品牌方開始維權(quán),京東趕緊搞了個"明星同款速達",寺庫甚至推出租賃服務(wù)——背兩天過過癮,再還回去。
這種玩法,既滿足了虛榮心,又保住了錢包,挺符合當下年輕人的消費觀。
2023秋冬流行元素里,粗鏈條裝飾被劇帶火了。
COACH和Michael Kors的新款都在往這個方向靠。
但專家說的"跨場景搭配",也就是萬元包配快時尚,這個聽聽就好。

真背個兩萬多的包,配一身優(yōu)衣庫,包會顯得很突兀。
反倒是全身質(zhì)感都上去了,包才像那么回事。
當然,你要是就想營造"我很有錢但我很低調(diào)"的人設(shè),那另說。
可持續(xù)時尚這塊,StellaMcCartney的Falabella系列被點名推薦,純素皮革制作。
但說實話,環(huán)保包的價格一點不環(huán)保,動輒上萬。
這個理念是好的,但落地到消費端,還是看錢包說話。
嘴上說著支持環(huán)保,身體誠實地打開了平替鏈接,這才是大多數(shù)普通人的真實寫照。
購買渠道現(xiàn)在五花八門,但坑也多。
認準官方授權(quán)店是底線,別為了省幾百塊買到假貨。
有些代購聲稱"劇組同款",結(jié)果發(fā)貨地來自義烏。
二手市場溢價嚴重,63%的漲幅意味著你得多花四五千買個二手包,值不值自己掂量。

租賃服務(wù)倒是新思路,適合只想拍照發(fā)圈的。
說到底,追劇追出個購物清單,是當代人的常態(tài)。
但買包這事兒,終究是個個人選擇。
有人愿意為品牌溢價買單,有人覺得平替也挺好,沒有對錯,只有合不合適。
趙露思背過的包,未必適合你通勤擠地鐵。
與其盲目跟風,不如想想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畢竟,包是拿來用的,不是供起來的。
花出去的錢,總得換回點實實在在的快樂,對吧?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