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確實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涉及到文化差異、動物保護主義、生態(tài)平衡以及人類生存等多個層面。我們可以從幾個角度來分析:
1. "當?shù)鼐用竦纳嫘枨螅?
在澳大利亞的一些偏遠內陸地區(qū),特別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帶,袋鼠數(shù)量龐大,有時會與牲畜(如牛羊)爭奪草場和水源,甚至造成牧場損壞。
對于一些經濟條件較差、依賴牲畜為生的小鎮(zhèn)居民來說,袋鼠不僅是入侵物種(對他們而言),更是一種可持續(xù)利用的資源。在極端情況下,它們可能威脅到他們的生計。
因此,從當?shù)鼐用竦囊暯强?,獵殺袋鼠可能是為了保護牧場、維持生計,甚至是一種傳統(tǒng)或文化的一部分(盡管現(xiàn)代社會中更多是出于經濟原因)。
2. "動物福利和人道主義視角:"
美國政客等提出的“這不人道”的觀點,主要是從動物福利和普遍的人道主義關懷角度出發(fā)。
他們可能認為,袋鼠是獨特的、有感知能力的動物,對其進行獵殺(無論出于何種目的)都應遵循一定的倫理和福利標準,避免不必要的痛苦。
這種觀點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對非人類生命價值的認知差異。在美國等文化中,對動物的福利和人道對待通常有更高的社會期望。
3. "生態(tài)和可持續(xù)管理角度:"
澳大利
相關內容:
【文/觀察者網(wǎng) 劉程輝】袋鼠也許不會想到,自己的生與死,正在澳大利亞和美國間引發(fā)新的爭議。
“我不喜歡殺生,我只有在想吃肉或想賺錢的時候才會這么做?!痹诎拇罄麃?,每年有約200萬只袋鼠因商業(yè)目的被捕殺,射殺袋鼠并出口袋鼠產品是澳大利亞很多居民維持生計的重要方式。但這也引來了一些動物保護人士及美國政客的擔憂,他們以違背人道主義為由,正試圖通過立法阻止美國袋鼠產品交易。
不過澳大利亞農業(yè)部長大衛(wèi)·利特爾普勞德(David Littleproud)曾反駁稱,澳大利亞袋鼠過于泛濫,“不獵殺袋鼠才是不人道的行為?!?

《紐約時報》22日報道:美國活動家試圖阻止澳大利亞人謀生方式——獵殺袋鼠
美國《紐約時報》在22日的報道中描述了雙方的這種爭議。報道提到了位于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小鎮(zhèn)蘇拉特(Surat),在那里人們獵殺袋鼠就像“日升日落”一般正常。
伊恩·懷特(Ian White)是蘇拉特小鎮(zhèn)的一名獵手,在他看來獵殺袋鼠對小鎮(zhèn)有著重要意義,“最重要的是,袋鼠能產出健康的肉和結實的皮革,這能為小鎮(zhèn)提供就業(yè)崗位?!?
實際上不只是蘇拉特小鎮(zhèn),袋鼠產品的交易為整個澳大利亞都帶來了可觀的受益。目前澳大利亞的袋鼠產品共有60多個海外市場,每年的經濟價值約為1.56億美元。
不過在一些動物保護人士看來,獵殺袋鼠的行為是不人道的,特別是在去年席卷澳大利亞的火災殺死了數(shù)百萬只袋鼠后,袋鼠產品的商業(yè)運轉必須停下來。
“我們不知道有多少動物在火災之后幸存下來,如果我們連這點都不知道,人們就不應該向它們(袋鼠)開槍?!卑拇罄麃啞皠游锝夥沤M織”(Animal Liberation)執(zhí)行董事馬克·皮爾森(Mark Pearson)說。

社交媒體上網(wǎng)民發(fā)布的澳大利亞袋鼠圖片
不過動物保護人士的擔憂并未得到澳大利亞一些居民的認同。比如上文中提到的“袋鼠獵人”懷特,他認為這些批評人士并不了解袋鼠在澳大利亞生態(tài)中扮演的角色。懷特說,在澳大利亞大陸上,袋鼠已經被追捕了數(shù)千年,況且至今它們的數(shù)量仍然比當?shù)厝祟愡€多。
懷特還堅信,對袋鼠的獵殺并不是一種“濫殺”,而是在政府監(jiān)管之下進行的。袋鼠的數(shù)量受到州和聯(lián)邦官員的密切監(jiān)控,政府設定了獵殺配額以確保袋鼠數(shù)量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我不喜歡殺生,我只有在想吃肉或想賺錢的時候才會這么做。”懷特說。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喬治·威爾遜(George Wilson)與懷特持相同看法,他認為澳大利亞根本不缺袋鼠,“澳大利亞那么多卡車裝上金屬欄桿是有原因的,這是為了防止他們撞到袋鼠。這足以說明袋鼠在澳大利亞的數(shù)量?!?
據(jù)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4月報道,澳大利亞農業(yè)部長大衛(wèi)·利特爾普勞德(David Littleproud)為捕殺袋鼠辯護說,射殺袋鼠不只是為了商業(yè)目的,同時也為了控制袋鼠數(shù)量,“不獵殺袋鼠才是不人道的行為?!?
盡管如此,澳大利亞袋鼠的命運甚至還牽動了千里之外的美國政客的心。
在限制袋鼠產品方面,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動作最早。早自1971年起,加州便禁止銷售或進口袋鼠皮革制品。2017年,加州最高法院還裁決禁止體育用品公司“阿迪達斯”在該州銷售袋鼠皮運動鞋。如今,美國政客正努力將這一禁令推廣至全美。

動物保護組織發(fā)起“袋鼠不是鞋子”倡議,在美國加州投放的廣告(圖自“袋鼠不是鞋子”運動官網(wǎng))
今年2月,美國加州民主黨眾議員薩盧德卡·巴賈爾(Salud Carbajal)和賓夕法尼亞州共和黨眾議員布恩·菲茨帕特里克(Brian Fitzpatrick)提出了一項《袋鼠保護法案》(Kangaroo Protection Act),此案獲得了美國馬里蘭州著名動物權利活動人士韋恩·帕塞爾(Wayne Pacelle)的支持。
這項法案將禁止所有袋鼠產品的交易,一旦該法案獲得通過,包括耐克等品牌在美國將不能使用袋鼠皮制造任何產品,違者將受到嚴厲處罰。
帕塞爾認為,這將使得捕殺(袋鼠)的總數(shù)量銳減,“因為沒有市場,就不會有捕殺的動力?!泵绹鴦游锉Wo組織“善待動物組織”(People for the Ethical Treatment of Animals)在一份聲明中表達了支持,稱任何阻止射殺袋鼠的行動都是好事。
美國是僅次于歐盟使用袋鼠皮運動鞋的第二大市場。澳大利亞每年出口到美國的袋鼠產品價值約6200萬美元,因此美國的抵制行動會對澳大利亞造成較大影響。此外,美國的行為可能還會引發(fā)其他國家效仿,這對澳大利亞相關行業(yè)而言將是更沉重的打擊。
《紐約時報》形容,阻止對袋鼠的獵殺能給人們帶來一種“超越國界的正義感”。在帕賽爾看來,澳大利亞的職業(yè)獵人為了獲得報酬,正在為傷害野生動物尋找正當理由。但在威爾遜認為,動物權利保護者正在從事“帝國主義”的行為,將他們自己的敏感強加于他人。
本文系觀察者網(wǎng)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