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說法其實有點誤解,并非“全世界只有3種紅?!?,也不是“完全沒有山寨的”。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1. "“全世界只有3種紅牛”是錯誤的:"
"紅牛(Red Bull)本身:" 指的是由奧地利紅牛公司(Red Bull GmbH)生產的標準版本能量飲料。
"紅牛能量飲料(Red Bull Energy Drink):" 這是最基礎的產品線,在不同國家和地區(qū)有細微的包裝或規(guī)格差異(如罐裝、小罐、大罐、特殊包裝等),但都屬于這個基礎產品。
"紅牛品牌下的其他產品:" 紅牛公司圍繞其品牌推出了大量其他產品,這些產品通常也使用“紅?!逼放苹蚱渥凅w,但屬于不同的類別:
"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Red Bull Energy Shots):" 小包裝的濃縮能量飲料。
"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Red Bull Vitamin Flavored Drinks):" 如草莓、橙子、菠蘿等口味。
"紅??Х龋≧ed Bull Coffee):" 能量飲料與咖啡的混合飲料。
"紅牛冰沙風暴(Red Bull Smash):" 能量飲料與水果、冰塊混合制成的冰沙。
"紅牛跳跳糖(Red Bull Jump Beans):" 含有紅牛能量飲料成分的跳跳糖
相關內容: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 侵權必刪
文 | 華商韜略 閆瑢
上圖的三個紅牛,沒有一個是山寨的,這是為什么?
一句“困了累了喝紅?!?,讓本出自泰國的紅牛在中國爆火。
但如今,紅牛卻困在了類似加多寶與王老吉般的品牌困局內。
24年不漲價、累計賣出300億罐的中國版紅牛很可能要因為一場長達4年的官司而離開本土市場。
事情究竟是如何?還得從嚴彬的一次泰國之行說起。
上世紀70年代,在泰國曼谷街頭,窮困潦倒的嚴彬為解決溫飽在唐人街尋找工作。長達幾年時間,他一直保持著5點起來工作,除此之外,還要處處看老板眼色行事。
1984年,剛滿30歲的嚴彬靠打工賺取的原始資金,創(chuàng)立了華彬集團。自此,勤勉的嚴彬為了拓展公司疆土,涉及了物業(yè)、旅游和國際貿易等行業(yè)。
1995年,一次偶然的機緣,41歲的嚴彬遇到了72歲的紅牛發(fā)明人、泰國天絲集團創(chuàng)始人許書標,兩人經(jīng)商談后,一致地決定將紅牛引入中國市場。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 侵權必刪
雙方簽訂協(xié)議后,嚴彬首先決定在深圳設立紅牛中國公司,并獨立解決保健食品批準證書問題。在商標注冊環(huán)節(jié),嚴彬發(fā)現(xiàn)紅牛的“斗?!鄙虡藞D案已經(jīng)被人注冊,他自己墊資30多萬元,并在96年底順利注冊下來。許書標許諾給予嚴彬50年的紅牛經(jīng)營期限,并確保在經(jīng)營期內紅牛中國是大陸獨家。
當時,由于中外合資企業(yè)登記政策規(guī)定的最高年限是20年,所以紅牛中國的工商登記商標許可協(xié)議只有20年。
這也為后來泰國紅牛與紅牛中國的官司埋下了禍根。
初期,由于營銷方式和產品定位不精準的問題,紅牛中國經(jīng)歷了多年虧損。1996年的糖酒交易會上,紅牛拿下開幕冠名,但有客商拿了100箱貨都沒賣出去。
1995-1998年,紅牛中國砸了2億多廣告費,甚至將廣告搬上了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這樣的大平臺。對產品定位模糊不清的廣告標語在功能性飲料領域是大忌,所以“紅牛來到中國”的字眼讓紅牛賺足了眼球卻使銷量黯然失色。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 , 侵權必刪
這樣的慘淡的業(yè)績保持了一段時間,直到嚴彬帶領團隊創(chuàng)造出那句“累了困了喝紅牛”,并為各大運動賽事冠名,紅牛的銷量才開始有起色。
2003年,紅牛中國進入市場第八年,年銷售額一舉沖破10億。2005-2015年,銷量連續(xù)五年保持25%以上增速。2015年,營收達230億,僅廣州一座城市就賣了10億銷售額。紅牛中國總銷售額將在今年超2000億人民幣,累計銷售超過300億罐。
紅牛中國的成功,離不開嚴彬勤勉的努力與巨額的廣告投入。在這20多年期間,嚴彬給許家支付了近40億的品牌使用權。但隨著紅牛中國越做越大,以及許書標的離世,許家人很快翻臉。兩家人開始了漫長的官司之程。
從打官司開始,中國紅牛的銷量就陷入了增長停滯,年銷售額長期徘徊在190-230億之間。2016年起,嚴彬甚至裁掉了一線業(yè)務代表、縣級辦事處,關閉了四個工廠。

圖注:為了對沖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嚴彬開了“副本”,推出了“戰(zhàn)馬”飲料
另一邊,泰國紅牛趁熱打鐵,花重金從中國紅牛挖人,憑著超過90%的相似度擠占紅牛市場,并在國內推出了“紅牛安奈吉”。此外,泰國紅牛還拉來了“六個核桃”的母公司養(yǎng)元,借對方的渠道開拓中國市場。
進入中國僅1年時間,泰國紅牛就將產品鋪到了中國300個城市,累計銷量突破10億。
今年7月,紅牛中國向法院要求確認中方對“紅牛系列商標”享有所有者合法權益,但北京高院判決駁回了紅牛的全部訴訟請求,確認了“紅牛系列商標”歸屬于泰方所有。
嚴彬為紅牛中國市場的繁榮奉獻出了巨大力量,而要如今卻要面臨拱手讓人的境地。這場官司之戰(zhàn)實質上是一場利益之爭,而紅牛中國的終極命運又將飄向何方?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云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