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瀾之家宣布門店數量突破7200家,并計劃赴港上市,標志著這家中國男裝領軍企業(yè)邁向了新的發(fā)展階段。這一系列舉措,不僅彰顯了海瀾之家的實力和信心,也預示著其正朝著全球化視野邁進。
"以下是這一系列舉措的幾個關鍵點:"
"門店數量突破7200家:" 這標志著海瀾之家在國內市場已經建立了強大的網絡和品牌影響力。如此龐大的門店網絡,為消費者提供了便捷的購物體驗,也為海瀾之家?guī)砹朔€(wěn)定的銷售渠道。
"計劃赴港上市:" 赴港上市將為海瀾之家募集更多資金,用于品牌建設、產品研發(fā)、市場拓展等方面,進一步推動企業(yè)的發(fā)展壯大。同時,上市也將提升海瀾之家的品牌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
"走向世界:" 海瀾之家的目標是成為一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男裝品牌。通過門店擴張和上市,海瀾之家將能夠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場,將中國男裝推向世界。
"海瀾之家的成功,可以歸結于以下幾個因素:"
"精準的市場定位:" 海瀾之家專注于男裝市場,并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收入水平的男性消費者提供多樣化的產品選擇。
"強大的產品研發(fā)能力:" 海瀾之家擁有強大的產品研發(fā)團隊,能夠不斷推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時尚男裝。
"高效的供應鏈管理:" 海瀾之家建立了高效的供應鏈體系
相關內容:

“海瀾之家”這個牌子曾經連續(xù)11年都是國內男裝銷量第一,現在卻在很多年輕人心里,成了一個專門給長輩買的品牌。
這種局面讓海瀾之家不得不開始改變。

以前,一句“男人的衣柜”廣告詞讓它家喻戶曉?,F在,為了改變形象,他們開始努力靠近年輕人。比如請來了曹駿和曾舜晞這些年輕人喜歡的明星來合作,還在抖音上找來“十個勤天”組合做了一場助農直播。
那場直播效果很火爆,全平臺加起來有超過1.4億人觀看,官方賬號也因此漲了570多萬粉絲。

要說最努力的,還得是2020年接手公司的周立宸。作為創(chuàng)始人的兒子,他親自跑到直播間里,不僅跟著大家一起玩梗,還對著鏡頭大聲讓工作人員“加庫存”。他做的這些事,都是想讓大家看到,海瀾之家正在努力變得更年輕。
但年輕人的市場,不是喊幾句口號、請幾個明星就能輕松拿下的。
早在2017年,海瀾之家就意識到了主品牌的“中老年”困境,于是推出了一個名為“黑鯨”的快時尚子品牌,主打潮流風格,試圖用新面孔打入年輕人內部。然而,這個被寄予厚望的“先鋒軍”卻打了個啞炮。

在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你很難在主流商場里找到“黑鯨”的門店,它們大多開在了三四線城市。線上更慘,天貓旗艦店里銷量最高的單品,一個月才賣出去16件。
主品牌的直播間雖然熱鬧,但現實的消費場景卻沒多大改變。店員告訴我,來店里消費的年輕人,絕大多數都是給長輩送禮。
同齡人之間,幾乎沒人會穿海瀾之家出門。價格也是個硬傷,一件沖鋒衣動輒上千,一件衛(wèi)衣也要兩百多,而且全國統(tǒng)一定價,從不打折。這個價格,在快時尚品牌面前毫無優(yōu)勢。
線上熱鬧,線下遇冷,這種割裂感背后,是海瀾之家更深層次的焦慮。為了擺脫困境,它開始了一場傷筋動骨的渠道革命。

過去,海瀾之家賴以成功的法寶是“輕資產加盟”模式。加盟商只需要出錢開店,不用承擔庫存風險,賣不掉的貨可以退回總部。這種模式讓海瀾之家在全國迅速鋪開,門店遍地開花。但現在,這條路走不通了。
截至2025年6月,海瀾之家全國的7209家門店里,一直被視為“少數派”的直營店數量激增至2099家,占比接近三成。與此同時,加盟店數量卻減少了174家,甚至官方已經明確表示,暫停招募新的加盟商。
這意味著,海瀾之家正在從一個“甩手掌柜”,變成一個需要自己承擔租金、人員和庫存壓力的“實體店主”。
線上渠道則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戰(zhàn)略高度。2025年上半年,線上銷售額達到23億,主品牌的抖音店甚至一度拿下品類銷售冠軍。

但高速發(fā)展也帶來了管理上的混亂。一位前員工透露,公司的新媒體崗位招了一波又一波人,許多人剛過試用期就選擇了離開,內部管理顯然還沒跟上業(yè)務擴張的步伐。
無論是討好年輕人,還是改革渠道,所有動作的背后,都指向一個繞不開的終極難題:庫存。
2025年上半年,海瀾之家倉庫里堆積的存貨價值高達102億。這是什么概念?按照正常的銷售速度,這些貨需要將近11個月才能賣完。而像Zara這樣的快時尚巨頭,庫存周轉天數通常只有兩三個月。
問題出在哪?歸根結底,還是那套成就了它的“老辦法”,在新時代失靈了。

現在很多服裝品牌都學聰明了,搞“小單快反”。意思就是先生產一小批試試水,如果賣得好,就趕緊再生產;如果賣不動,就馬上停產。
但海瀾之家還是老方法,習慣提前好幾個月就大批量地生產。這樣做很考驗對市場的判斷力,可他們的衣服款式又大多比較保守,年輕人不太喜歡。結果就是,很多貨賣不出去,全都堆在了倉庫里。
更麻煩的是處理這些庫存。海瀾之家會把一部分賣不掉的衣服剪掉牌子,低價退給供應商。這些“剪標貨”最后會以很便宜的價格賣到市面上,這就影響了店里正價衣服的銷售,也讓品牌形象打了折扣。畢竟,顧客會覺得花幾十塊就能買到差不多的,誰還愿意花幾百塊去店里買呢。
高庫存直接拖垮了業(yè)績。2024年,海瀾之家的凈利潤為21.59億,同比下降了近27%。到了2025年上半年,雖然營收微漲1.73%,但凈利潤依舊下滑了3.42%。

當然,海瀾之家也在尋找新的增長點。旗下的女裝品牌OVV、童裝品牌英氏等新業(yè)務增長勢頭很猛,半年營收大漲65.57%。但這些新業(yè)務加起來,也只占總營收的13.35%,根本撐不起整個集團的未來。
更讓人擔憂的是研發(fā)投入。2025年上半年,海瀾之家在研發(fā)上只花了不到1%的費用,而同期的銷售費用卻高達24.72億。錢都花在了營銷上,卻沒錢投入到設計和產品創(chuàng)新中。難怪年輕人會覺得款式“爹味”,跟不上潮流。

2024年9月26日,海瀾之家發(fā)布公告,計劃赴港上市,宣稱是為了推動全球化戰(zhàn)略和建立國際資本平臺。這已經不是它第一次試圖通過資本市場來破局了。2014年,它通過借殼登陸A股,隨后依靠加盟模式一路狂奔,做到了銷量第一。
但這一次,情況完全不同了。海外市場目前僅貢獻1.78%的營收,全球化遙遙無期;國內的年輕人市場久攻不下;渠道改革剛剛起步,陣痛不斷;頭頂上,還懸著102億的庫存利劍。
從“男人的衣柜”到努力擺脫“爹味”標簽,從加盟為王到擁抱直營和線上,海瀾之家的每一步,都踩在了中國服裝行業(yè)變革的痛點上。但轉型,從來不是換幾個代言人、開幾場直播就能完成的簡單任務。它需要的是從設計、供應鏈,到定價、渠道的一整套系統(tǒng)性重塑。
這位曾經的男裝冠軍,要想真正走出困境,恐怕需要比拿下銷量冠軍多得多的耐心和智慧。畢竟,讓一個年輕人心甘情愿地把“我爸穿的牌子”穿在自己身上,實在是太難了。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