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到的“輕薄羽絨大品牌充絨量缺斤短兩”的情況,確實是消費者在購買羽絨服時比較關心和擔憂的問題。這涉及到產(chǎn)品質量和誠信問題。
以下是一些關于這個問題的背景和相關信息:
1. "什么是充絨量?" 充絨量是指一件羽絨服實際填充的羽絨的重量,通常以“克”為單位(如 150g, 200g, 250g 等)。它是衡量羽絨服保暖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絨量越高,通常保暖性越好。
2. "“缺斤短兩”的含義:" 在羽絨服語境下,“缺斤短兩”指的是商家或品牌在銷售時,實際提供給消費者的羽絨重量少于產(chǎn)品標簽或廣告上標明的重量。這是一種欺騙消費者的行為。
3.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
"成本控制:" 羽絨作為原材料,成本相對較高。品牌為了降低生產(chǎn)成本,可能會在低于標稱重量的情況下生產(chǎn)和銷售,以獲取更多利潤。
"標準執(zhí)行不嚴:" 部分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可能存在標準執(zhí)行不嚴、監(jiān)管不到位的情況。
"以次充好/劣質羽絨:" 有些品牌可能使用絨子含量低、蓬松度差、清潔度不高的羽絨來“彌補”重量,使得即使重量達標,實際保暖效果也遠不如標稱重量所暗示的。
"填充不均勻
相關內(nèi)容:
輕薄羽絨服在去年廣受消費者喜愛,但經(jīng)調查后發(fā)現(xiàn),H&M、美特斯邦威、探路者、Puma彪馬、真維斯等品牌均存在充絨量缺斤短兩的情況。對于輕薄型羽絨服,充絨量設計值較低,有的只有幾十克。如果再出現(xiàn)缺斤短兩的問題,那么羽絨服的保暖效果會大大降低,而且其實際價值也大打折扣。

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2月13日發(fā)布相關產(chǎn)品的《比較試驗調查報告》,對市面上常見的33款羽絨服產(chǎn)品的蓬松度、紕裂性、撕破強力以及整件羽絨服的防鉆絨性能性能進行比較試驗。盡管樣品羽絨服填充的羽絨質量總體較好,但仍有三成羽絨服存在充絨量缺斤短兩情況,其中包括知名品牌H&M,而其競爭對手Uniqlo 優(yōu)衣庫、Zara則沒有上述問題。
據(jù)調查報告,由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業(yè)有限公司出品的H&M 羽絨服標注充絨量為47,而檢驗抽容量僅為32.5%,不符合-5%容差的國標;除H&M 外,國產(chǎn)品牌美特斯邦威、探路者存在同樣的問題,這兩個品牌被抽查的羽絨服樣品的標注充絨量和實際充絨量分別為95和84.9、93和83.1。另外Puma彪馬、上海東隆羽絨制品有限公司/奧時裳(上海)服裝貿(mào)易有限公司出品的Oasis品牌、迪尚品牌時裝有限公司制造的IZOD艾索德品牌、深圳百多爾時裝有限公司制造的betu品牌、上海雪兒服飾有限公司的SIARE'S雪兒品牌、北京嘉信欣隆商貿(mào)有限公司經(jīng)銷的TR/BECA翠貝卡品牌、北京奧索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的奧索卡品牌、北京心物不二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出品的裂帛品牌、真維斯服飾(中國)有限公司旗下的真維斯品牌均存在上述問題。
充絨量是指一件羽絨服填充的全部羽絨的重量,充絨量越高,保暖效果越好。從測試結果來看,此次比較試驗的33款樣品中,有7個樣品的充絨量高于明示值,有12個樣品實測充絨量較明示值低5%以上,有的甚至低31%。輕薄型羽絨服特點在于“輕”又“暖”,僅僅為追求“輕”而“輕”,那么不僅羽絨服的保溫性大受影響,而且消費者實際獲得的利益也將蒙受損失。H&M是該對比實驗中充絨量最差的兩個品牌之一,另一品牌為Oasis,兩個品牌的充絨量僅為“一星”,而Uniqlo 優(yōu)衣庫和Zara的撕裂強力均為“四星”。
除充絨量問題外,不少品牌的撕裂強力也同樣存在問題,據(jù)抽檢報告,抽檢的33個品牌三分之一樣品面料的撕破強力較低,在實際穿著中很容易造成撕裂,導致羽絨外漏。Uniqlo 優(yōu)衣庫和Zara等14個品牌的撕裂強力達到“五星”,而bossini堡獅龍、JACK JONES杰克·瓊斯、樂町、淑女屋等四個品牌僅有“兩星”,H&M亦僅有“三星”。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