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很高興為您介紹安徽的兩大名茶,雖然它們代表了安徽的茶文化精髓,但與“安徽男人的幸?!边@個主題似乎沒有直接關聯(lián)。不過,我們可以從文化和情感的角度來探討這兩款茶與安徽人的聯(lián)系。
黃山毛峰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以其獨特的香氣、口感和外觀而聞名。它生長在黃山風景區(qū)的云霧繚繞之中,吸收了山川的精華,因此具有很高的品質。黃山毛峰的香氣清高持久,滋味鮮爽醇厚,回味悠長。其外形微卷,狀似雀舌,白毫顯露,色澤油潤光亮。品飲黃山毛峰,不僅能感受到茶的清香,還能體會到大自然的韻味和安徽人民的生活情趣。
太平猴魁是中國綠茶中的珍品,產于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qū)(原太平縣)猴坑、猴崗、顏家等村。太平猴魁外形兩葉抱一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顯露,色澤蒼綠勻潤。沖泡后,茶葉在水中亭亭玉立,兩葉如鳥之雙翼,一芽挺立如鳥之頭頸,美不勝收。太平猴魁的香氣高爽持久,滋味鮮醇甘爽,回味綿長,具有“猴韻”之美稱。
這兩款茶不僅是安徽的驕傲,也是安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安徽,品茶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
相關內容:
書接上文,上期我們介紹了我國綠茶里面的極品西湖龍井和洞庭碧螺春。今天介紹我國綠茶里面的安徽的兩個比較有名的代表:黃山毛峰和太平猴魁,其實安徽還有很多綠茶名品,下一期我們介紹六安瓜片和屯綠、岳西翠蘭。辛苦大家點點關注,收藏,一起交流學習茶文化,有什么意見和建議在評論區(qū)批評指正,小編持續(xù)更新。
一起學習下黃山毛峰和太平猴魁的由來,如何辨別質量和價格。
一、黃山毛峰

名稱由來:黃山毛峰由清代光緒年間謝裕大茶行所創(chuàng)制,因新制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鮮葉采自黃山高峰,故得名 “黃山毛峰”。
- 傳說明朝天啟年間,黟縣縣令熊開元春游黃山迷路,夜宿寺廟。寺僧敬茶,此茶形似雀舌、身披白毫,沸水沖泡后熱氣繞碗一圈,在碗中心騰然升起呈白蓮花形,幽香滿室。熊開元得知此茶叫 “黃山毛峰”。離開時,寺僧贈他茶和黃山泉水,并說只有用此泉水沖泡才有白蓮奇景。熊開元回縣衙后,太平縣令來訪,看到白蓮奇景,便拿此茶向皇帝邀功,因未用黃山泉水沖泡,未出現奇景,犯下欺君大罪。熊開元進宮說明緣由,取來泉水再次沖泡,白蓮奇觀再現?;实鄞笙?,要升熊開元的官,熊開元卻因鄙視官場的阿諛奉承,看破世態(tài)炎涼,到黃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
- 胡適與黃山毛峰:新文化運動旗手胡適晚年在美國時,仍托人捎帶黃山毛峰,在哥倫比亞大學的公寓里用青花蓋碗沖泡,在日記中寫道 “茶煙升起時,恍惚看見上莊老屋的燕子掠過茶畦”,寄托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

容忍與自由(小編愛看的一本書)
- 汪裕泰護茶譜:抗戰(zhàn)時期,屯溪茶商汪裕泰為保全祖?zhèn)鞑枳V,將典籍藏在毛峰茶箱夾層,沿新安江水路九死一生運抵杭州,如今泛黃的宣紙頁間還能看到當年浸染的茶漬。

外形特點:
條索細扁,翠綠中略泛微黃,色澤油潤光亮;尖芽緊偎葉中,形似雀舌。干茶葉芽的芽峰應顯露,芽毫多者為上品,芽峰藏匿、芽毫少者質差。此外,還帶有金黃色魚葉,俗稱 “黃金片”。

新鮮采摘的黃山毛峰

沖泡后的黃山毛峰
- 保存方法冷藏保存法:將茶葉用復合塑料袋或密封的茶葉罐封裝好,盡量擠掉袋(罐)內的氣體,放入冰箱冷凍室,可存放一年半到兩年。如果放冰箱冷藏室,茶葉須多層密封包裝,以防串味,保持溫度在 5℃以下。飲用時將茶葉取出,充分回溫,茶葉溫度接近室溫時才可拆封,以免冷茶葉暴露空氣中,與外界濕熱空氣相遇,水分凝結在茶葉表面,導致劣變。密封干燥儲藏法:選擇密封容器(潔凈有蓋的陶瓷壇或鐵聽),把分裝成若干包的茶葉分層疊放在布袋上,裝滿蓋嚴容器蓋,把容器放在陰涼干燥處。也可在容器底部放置一些塊狀生石灰(用布袋子裝好),以吸收濕氣,延長茶葉的保質期至一年以上。
鑒別提示看外形:
- 真黃山毛峰條索緊細,形似雀舌,色澤嫩綠,帶有銀毫,光澤鮮亮,芽葉完整勻齊,葉面光滑。假黃山毛峰條索松散,粗細不均,色澤偏暗或呈灰綠色,缺乏應有的光澤,芽葉較多破碎,勻整度差,葉面粗糙。聞香氣:真黃山毛峰沖泡后散發(fā)出鮮嫩的蘭花香或栗香,香氣清幽高雅且持久。假黃山毛峰常有霉味、陳味或其他異味,香氣短暫,很快散失,不清新。觀湯色:真黃山毛峰沖泡后,湯色呈淺綠或黃綠色,且清澈明亮。若湯色暗沉渾濁,則可能是茶葉質量有問題。品滋味:正宗的黃山毛峰滋味醇厚鮮爽,回甘持久。若口感平淡苦澀,則可能是假冒的黃山毛峰。看葉底:真黃山毛峰沖泡后的葉底嫩綠明亮,葉片完整柔軟,葉底勻齊,芽葉比例協(xié)調。假黃山毛峰葉底顏色暗淡,或有雜色,葉片僵硬,大小不一,殘碎葉較多。
- 產地分布:產于安徽省黃山(徽州)一帶,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橋閹、慈光閣及半寺周圍。
- 知名品牌謝裕大:作為黃山毛峰的創(chuàng)制品牌,歷史悠久,知名度高,茶葉品質優(yōu)良,產品線豐富,涵蓋了不同等級和價位的黃山毛峰。

茶葉品牌 謝裕大黃山毛峰

茶葉品牌 謝裕大黃山毛峰
- 徽六:專注于安徽茶葉,在黃山毛峰的生產和推廣方面投入較大,注重品質把控和產品創(chuàng)新,其黃山毛峰在市場上有較高的占有率。

茶葉品牌 徽六茶業(yè)
- 猴坑:以猴坑產地的黃山毛峰為特色,強調原產地優(yōu)勢,茶葉具有獨特的風味和品質,深受消費者喜愛。

茶葉品牌 猴坑黃山毛峰
制作工藝采摘:在清明至谷雨期間,選摘良種茶樹 “黃山種”“黃山大葉種” 等的初展肥壯嫩芽,采摘標準為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要求芽葉完整、色澤鮮綠、無病蟲害。

黃山毛峰炒制
- 攤放:采摘回來的鮮葉進行攤放處理 6-12 小時,期間輕翻 1-2 次,散發(fā)部分水分和青草氣,確保鮮葉均勻受熱和通風。
- 茶葉制作工藝 黃山毛峰攤放
- 殺青:通過高溫處理,使鮮葉中的酶迅速失去活性,固定茶葉的色香味,殺青溫度一般控制在 200℃左右,時間約為 2-3 分鐘,殺青后的茶葉呈現暗綠色,手感柔軟。
- 茶葉制作工藝 黃山毛峰殺青
- 揉捻:進一步塑造茶葉的外形和促進茶汁液的擠出,揉捻時掌握適當的力度和時間,使茶葉條索緊結、勻整,呈現螺旋狀,色澤鮮綠。
- 茶葉制作工藝 黃山毛峰揉捻
- 干燥:采用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控制,使茶葉進一步揮發(fā)水分,達到提香、去苦澀的目的,干燥溫度一般控制在 80-100℃之間,時間約為 30-60 分鐘,干燥后的茶葉呈現黃綠色,手感干爽。
價格范圍:
- 黃山毛峰的價格因茶葉等級、采摘時間、產地等因素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普通的黃山毛峰價格在每斤 100-300 元左右;品質較好的雨前茶價格在每斤 300-800 元;而明前特級黃山毛峰價格相對較高,每斤可能在 800 元以上,甚至上千元。
二、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
名稱由來:
- 清朝中后期,太平縣茶葉達到鼎盛,清末年間,太平人鄭心周挑選出尖茶稱為 “魁尖茶”。1900 年,王魁成采制的茶葉外形品質上佳,被認為是尖茶魁首,因產于太平縣猴坑地區(qū),故而得名 “太平猴魁”。
古今趣聞軼事
- 神猴報恩:相傳黃山有一對白毛猴和它們的小寶寶,小毛猴獨自跑到太平縣玩耍后失蹤,公猴尋找時在太平縣的山坑病死。山坑附近以采野茶和藥材為生的老漢王老二將其埋葬。當晚王老二夢到白衣人表示感激要報答他。第二年采茶時,王老二發(fā)現老猴墳附近和山崗長滿了綠油油且肥嫩清香的茶樹,他明白這是神猴顯靈報恩。于是他把山岡叫猴崗,山坑叫猴坑,采制的茶叫猴茶,因猴茶品質優(yōu)堪稱魁首,又產于太平縣,所以叫太平猴魁。
- 名字的確定:清朝后期,太平縣猴坑一帶盛產 “太平猴斗”。有一年茶農因看大戲誤了農時,采下一芽三四葉,回家摘去多余葉片保留一芽二葉炒制,干茶個頭比往年大。送茶到南京后,茶莊大師傅起初不滿茶的大個頭,后因茶的蘭香高爽、滋味鮮醇回甘而驚訝,遂讓送茶人回去告訴鄉(xiāng)親按此方法采制,并在 “太平猴斗” 的 “斗” 字前加了 “鬼” 字,變成 “太平猴魁”。獲巴拿馬金獎:1912 年,太平縣三門紳士劉敬之收購品嘗 “王老二魁尖” 后,取產地 “猴” 字和創(chuàng)制人 “魁” 字,將其命名為 “太平猴魁”,并送去參展,1915 年太平猴魁在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榮獲金質獎章,從此聲名遠揚。

外形:
- 太平猴魁外形獨特,具有 “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卷邊” 之稱,還有 “刀槍云集、龍飛鳳舞” 的特點。一般每朵茶都是兩葉抱一芽,俗稱 “兩刀一槍”。成品茶挺直、扁平且厚實,毫多不顯、蒼綠勻潤,葉脈綠中隱紅。

新鮮采摘的太平猴魁
- 保存方法冷藏保存:將太平猴魁用密封袋或密封罐裝好,擠出空氣,放入冰箱冷藏室,溫度設置在 0-5℃左右,可延長茶葉的保質期,保持其新鮮度和品質。干燥保存:選擇干燥、通風、無異味的地方存放太平猴魁??梢允褂酶稍飫绻枘z干燥劑,將其與茶葉一起放入密封容器中,吸收空氣中的水分,防止茶葉受潮變質。避光保存:茶葉對光敏感,應避免陽光直射??蓪⑻胶锟旁诓煌腹獾娜萜髦?,如錫罐、鐵罐等,或者用黑色塑料袋包裹好,放在陰涼處。
- 鑒別提示看外形:真品太平猴魁扁平挺直,魁偉壯實,兩葉抱一芽,勻齊,毫多不顯,蒼綠勻潤,部分主脈暗紅;假品往往外形不規(guī)整,可能會出現彎曲、翹邊、斷碎等情況,顏色也可能過于鮮艷或暗淡。
- 聞香氣:正品太平猴魁具有鮮靈高爽的蘭花香,香氣持久;而假冒偽劣產品的香氣可能淡薄、不純正,甚至有異味,如霉味、焦味等1。
- 觀湯色:優(yōu)質太平猴魁沖泡后,湯色嫩綠清澈明亮;如果湯色渾濁、發(fā)黃或顏色過深,可能是質量較差的茶葉。
- 品滋味:真品太平猴魁滋味鮮爽醇厚,回味甘甜,獨具 “猴韻”;假品口感可能平淡、苦澀,沒有那種獨特的韻味。
- 看葉底:太平猴魁的葉底嫩勻肥壯,成朵,嫩黃綠鮮亮;劣質茶葉的葉底則可能表現為葉質硬挺、顏色暗黃、破碎不整等。
- 茶葉 太平猴魁葉底
產地:
- 太平猴魁產自安徽黃山市黃山區(qū)(原太平縣)現轄區(qū)域,主要分布于新明、龍門、三口一帶,核心產區(qū)為猴坑村。
- 品牌猴坑:專注于太平猴魁的生產和銷售,其茶葉多來自核心產區(qū)猴坑村,品質優(yōu)良,是太平猴魁的代表性品牌之一。

茶葉品牌 猴坑太平猴魁
- 六百里:在太平猴魁市場上知名度較高,注重茶葉的品質把控和品牌推廣,產品涵蓋了多個等級,能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

茶葉品牌 六百里太平猴魁
- 謝裕大:作為知名的茶葉品牌,謝裕大的太平猴魁在制作工藝上傳承傳統(tǒng),同時又有創(chuàng)新,茶葉質量穩(wěn)定,口感純正。

茶葉品牌 謝裕大太平猴魁
制作工藝
- 采摘:在晴天或陰天(退霧之前)午前,谷雨至立夏期間采摘,每年大約只有 15-20 天的采摘期,一般立夏之前停采,通常采一芽三四葉,采摘時奉行 “四揀八不要”,即一揀山,二揀叢,三揀枝,四揀尖;芽葉過大、過小、瘦弱、彎曲、色淡、紫芽、對夾葉、病蟲葉都不要。

太平猴魁手工采摘
- 殺青:通過高溫使葉色有點變白,葉邊略有白泡,破壞鮮葉中的氧化酶活性,防止茶葉變紅,同時散發(fā)部分水分和青草氣,形成太平猴魁的基本品質特征。

太平猴魁殺青
- 理條成形(改良工藝):將青葉一條條手工捋直,然后送到特定成形機上手工壓扁成型,使茶葉呈現出扁平挺直的外形。

手工理條成形
- 烘焙:傳統(tǒng)手工制作的烘焙過程分為毛烘、足烘和復焙三道工序。毛烘又稱 “頭火”,使葉片適當失去水分;足烘又稱 “拖老烘”,慢慢固定茶葉的外形;復焙使茶葉足干,含水量只有 3%-5% 左右。改良后的手工制作則是用特制的半自動烘箱,一次完成毛烘、足烘和復焙多道工序。
價格:
- 太平猴魁的價格因茶葉等級、采摘時間、產地等因素有所不同。一般來說,普通的太平猴魁價格在每斤 200-500 元左右;品質較好的雨前茶價格在每斤 500-1000 元;而明前特級太平猴魁價格相對較高,每斤可能在 1000 元以上,甚至上千元,極品太平猴魁的價格則更高。
今天介紹我國綠茶里面的安徽的兩個比較有名的代表:黃山毛峰和太平猴魁,其實安徽還有很多綠茶名品,下一期我們介紹六安瓜片和屯綠、岳西翠蘭。辛苦大家點點關注,收藏,一起交流學習茶文化,有什么意見和建議在評論區(qū)批評指正,小編持續(xù)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