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標題「華豫拍賣·玉器專場」庫出——文物公司舊藏精品預覽(一)」信息量很豐富,我們可以把它拆解分析一下:
1. "華豫拍賣·玉器專場 (Huayu Auction · Jade Special Session):"
"華豫拍賣 (Huayu Auction):" 指的是拍賣機構“華豫拍賣”,可能位于河南鄭州(“豫”是河南省的簡稱)。
"玉器專場 (Jade Special Session):" 表明這是一場專門拍賣玉器作品的拍賣活動,通常會包含多個品類的玉器,但都以玉器為主。
2. "庫出 (Kù Chū):"
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詞,意為“倉庫中取出”、“庫藏物品的發(fā)現(xiàn)或釋出”。
它暗示了這批即將拍賣的玉器很可能是從華豫拍賣或其關聯(lián)機構的庫房中發(fā)掘出來的,可能是之前收購、征集、保管但未曾公開拍賣過的。這通常帶有一定的稀有性和故事性,能引起市場關注。
3. "文物公司舊藏 (Wénwù Gōngsī Jiù Cáng):"
"文物公司 (Wénwù Gōngsī):" 指這批玉器的來源是“文物公司”。在中國,這類公司通常指經(jīng)營、收藏、保管
相關內(nèi)容:

守護珍寶 傳承文明
華 豫 之 門
玉器
“欣于所遇,暫得于己”語出《蘭亭》。每讀此句,莫名感動。
一切于己,皆是暫得。
萬物過手,都是深情。
國有文物商店是國內(nèi)文物收藏市場的一塊金字招牌,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nèi)拍賣市場還未形成時,文物商店是普通民眾進行收藏的重要來源。國有文物商店在為國家搶救、保護文物的同時,也在文物市場上占領著“一統(tǒng)天下”的地位,為國家創(chuàng)造了大筆外匯收入,對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文物公司舊藏
這類由國有文物商店售出的藏品,古玩行內(nèi)稱為“庫出”,可以說,這類“庫出”藏品是品質(zhì)的保證,沒有新老的疑慮,為缺乏專業(yè)鑒定知識的普通收藏者提供了可靠的購買渠道。
本周末即將開拍的華豫網(wǎng)拍第三十四期玉器專場,我們匯集到這樣一批“庫出”作品,品質(zhì)可靠,無底價起拍,值得收藏家格外關注。
拍賣信息
文物公司舊藏及海外回流專場
華豫網(wǎng)拍 玉器專場
由華豫之門劉迎春老師審核把關
預展時間:11月13日-20日
預展方式:華豫集珍線上小程序
開拍直播時間
11月21日 19:30
結拍直播時間
11月22日 19:30
——華豫網(wǎng)拍第三十四期
拍品預覽



Lot 9-069 明代 八刀蟬(受沁)
長5.7 cm×寬2.9 cm×厚0.7 cm
玉蟬白玉材質(zhì),玉質(zhì)細膩瑩潤,表面帶有沁色灰皮。器體扁而微??;玉蟬兩眼外突,中間呈八字形突出,背脊弧度平整,雙翼長而窄;腹部可見線紋數(shù)條,而且寫實雕刻鼓膜蓋板,是個雄蟬,雙翼和腹部內(nèi)收明顯,比較少見。八刀蟬主要流行于漢代,古人以此為喻,期望長生而不死。整體雕工干凈利索,線條流暢、簡練,做工細致精巧,適合收藏把玩、設計鑲嵌。



Lot 9-056 明代 玉翁仲
長6.5 cm×寬1.75 cm
翁仲青玉質(zhì)地雕琢,玉質(zhì)細膩晶瑩,正下面有白色灰皮沁。器作站立文官造型,頭頂有發(fā)髻,下頜有長須,臉尖而以陰刻線簡練裝飾雙目和口;頭頂至腰間橫打人字孔用以穿系;著長袍,直立正視。翁仲為古時辟邪玉件,傳說秦始皇初兼天下,有長人見于臨洮,其長五丈,足跡六尺,仿寫其形,鑄金人以象之,稱為“翁仲”;頗具中古宋元慕古風格。古代有玉師將其摹小而護身,整體造型古樸大氣、簡練傳神,適合作為收藏,設計佩戴。



Lot 9-079 明代 螭龍紋玉劍璏
長8.2 cm×寬3.3 cm×厚1.9 cm
青玉質(zhì),受沁為黃褐色。劍衛(wèi)俗稱文帶,為鑲嵌于劍鞘上之飾物,器作長方形體,二端向后卷收,器背有方扁形孔,便于革帶穿過,可固定劍鞘于腰帶上。正面淺浮出廓鏤空雕螭龍紋,螭龍濃眉,平吻大耳,身軀盤踞彎轉,動感十足;并有一個小螭在螭龍頭部,兩螭相視有子母之意,尾部有一獸紋,身軀彎繞,與螭龍交迭,整器刻工細膩,刀法自然流暢,古韻盎然,具有魏晉風格。



Lot 10-012 清代 黑白玉巧雕米芾拜石山子
長13.4 cm×寬6.2 cm×高7.8 cm
清黑白玉巧雕米芾拜石山子,山子以黑白玉雕琢而成,巧用白玉雕琢背景,米芾垂手拱立,墨玉地雕奇石,一動一靜之間,給人以清新寧謐的畫面感,體現(xiàn)了以詩畫入玉的高超藝術表現(xiàn)力,為玉質(zhì)擺件中的精品。米芾拜石,展現(xiàn)了他愛石如癲的生活態(tài)度,成為文人雅士追慕的一種人生狀態(tài),其典故也成為經(jīng)典的藝術題材,被加以廣泛的應用。



Lot 9-105 明代 和田玉俏色秋山牌飾
長4.2 cm×寬3.1 cm×厚1.1 cm
此件玉器為和田玉俏色作品,河北文物商店舊藏,雖標記年代為明代,但工藝題材造型有著典型遼金時期特點,有待商榷。背景為山石,一只老虎臥于柞樹之下,雕琢技藝古樸精湛,形象生動,皮色利用巧妙,主題為秋山題材,“秋山玉”所指為山林虎鹿題材的玉器,與遼史記載的遼帝行至“春捺缽”“鴨子河濼”進行狩獵活動情景相吻合,后者與遼史記載“秋捺缽”活動相一致?!督鹗贰分杏涊d,將有鶻攫天鵝圖案的服飾稱為“春水之飾”,將有虎鹿山林圖案的服飾稱為“秋山之飾”,故將此種玉器定名為“秋山玉”。這類內(nèi)容的作品,充滿了淳樸的山林野趣和濃郁的北國情調(diào),是極具草原游牧民族特色的玉器作品,雖內(nèi)容大體一致,但每件的具體形式卻絕無重復,達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的藝術境界,充分體現(xiàn)了玉匠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和卓越的觀察力。



Lot 9-100 清代 和田白玉三鑲如意柄尾
長6.9 cm×寬5.1 cm×厚1.1 cm
清代宮廷白玉嵌飾,為三鑲玉如意尾部鑲嵌部件,作品以白玉整雕福壽童子像,仙人手擎如意,蝙蝠飛舞空中,足下為山石雕刻。仙忍形態(tài)與嬰孩無異,大頭胖身,五官表現(xiàn)清晰,充滿生活情趣。作品選材精良,以高超的立體雕刻塑造,深淺浮雕、線刻技法應用嫻熟。此作整體琢磨光潔瑩潤,加以包漿,雅致可愛,為案頭陳設,手頭把玩的玉作精品。
來源:杭州文物公司。



Lot 10-014 明代 紅縞瑪瑙環(huán)
高0.7 cm×直徑4.4 cm
此件玉環(huán)由紅縞瑪瑙琢磨而成,其打磨工藝及造型流行于戰(zhàn)國時期,材質(zhì)因紅色紋路似飄帶而得名“紅縞”,器型規(guī)整,顏色漂亮,局部有細綹。遼寧文物商店舊藏。



Lot 9-099 明代 和田玉雞型墜
長5.5 cm×高2.5 cm×厚1.8 cm
白玉質(zhì)地,局部帶沁,玉色富有變化。整體器形仿古,有宋元意蘊。其主體以鏤雕手法雕刻而成,公雞呈伏狀,圓目短喙,雞冠高聳,羽翅收攏緊貼于腹,并以陰線勾勒羽毛。背部有一圓形穿孔,可供佩戴之用。雞諧音「吉」,有吉祥,吉利的意思,雞冠的冠同「官」暗喻仕途如意,官上加官。此玉雞形象生動,雕琢刀法嫻熟,是明清時期玉器精巧之作。遼寧文物商店舊藏。



Lot 10-010 清代 煤精石羅漢印章
高7 cm×寬4.5 cm×厚2 cm
此印章由煤精石精心雕琢而成,主體為羅漢造型,手托葫蘆,造型古樸,包漿自然。背部刻“郭上垣制”,印文不詳。煤精,又稱煤玉,它雖然叫“煤”但不是煤,實為有機寶石的一種,煤精礦石大約形成于3000萬年前,往往呈孤立塊狀體夾于煤層之間,煤精的數(shù)量十分稀少,因此也有人將其稱為“黑琥珀”。古代早有利用煤精石特點,進行雕刻治印,清代陳目耕《篆刻針度》:“煤精石,色黑而質(zhì)堅韌,體輕有似烏犀出秦中可作為印”。湖南文物商店舊藏。



Lot 9-098 清代 花卉紋鏤空玉佩
直徑5.4 cm×厚0.43 cm
此玉牌材質(zhì)溫潤,刻工古樸,韻味十足,包漿自然,砣痕為典型古代工具所留,品相完整,開門度極高。鏤雕玉蘭花,花朵為白色,為古代象征純潔的友誼和愛情,圓牌中間上下各留一圓孔,古代衣飾穿繩所用。遼寧文物商店舊藏。
↓↓
點擊閱讀原文 進入玉器預展現(xiàn)場






華 豫 學 院 華 豫 V 課
學習更多收藏知識!
(微信同號)

聲 明:
《華豫之門》所發(fā)內(nèi)容如有侵權請您告知我們,我們會立即做出處理;傳播傳統(tǒng)文化,分享鑒藏知識,弘揚正能量,是我們的宗旨,我們崇尚分享。
其他平臺轉載請注明:(來源:華豫之門官方 公眾號ID:HNTVhuayuzhim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