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ぷら)是日本料理中極具代表品項之一,源自16世紀葡萄牙傳入日本的技法,并在江戶時代發(fā)展成獨樹一幟的料理形式。而對食客而言其美妙的精髓,除了在于一聲聲如海浪般的油炸聲響外,還有將最純粹的美味封存,以及那薄而酥脆的麵衣,多一分少一分都影響了整體口感,是相當需要高超技巧的一門料理項目。
近年來天婦羅料理專賣的餐廳漸漸在臺北萌芽發(fā)展,這股風潮最近也蔓延至臺中。全新開幕的,就大膽選用八成臺灣在地優(yōu)質食材作為主打,加上主廚張仁豪(Eddie)細膩的炸功與獨到創(chuàng)意,為臺中帶來第一間板前天婦羅專門店。
延伸閱讀:
臺中聯(lián)手鷹之目清酒,探索板前日料的極致餐酒美學簡約低調的用餐空間
位于臺中市南屯區(qū),鬧中取靜位置,加上低調不張揚的店面,自帶私密獨特的氛圍。店內空間設計簡約雅緻,以溫潤的木質調為主,沉穩(wěn)且舒適。主廚并特意將座位數(shù)控制在11席,確保每位客人都能獲得最佳的用餐體驗,客人可以近距離觀察主廚的精湛技藝,感受食材從原形到成品的轉化過程,使用的餐具器皿也精挑細選,相信能為每位食客帶來美好的天婦羅料理體驗。
八成臺灣食材的職人堅持
主廚 Eddie 在食材展示時,特別提出這個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問題。過去在經(jīng)過臺中割烹、日本料理老店的洗禮下,以及臺北米其林星級天婦羅名店的歷練中,Eddie 并沒有一味追隨傳統(tǒng),反而從中萃取出屬于自己的理念,這次就以臺灣豐富的食材為基底,融入精湛的天婦羅技藝。
餐廳有高達八成的食材來自臺灣各地,包括了東港明蝦的鮮甜、澎湖蚵仔的肥美、口湖烏魚子的香醇,以及水林地瓜的綿密,Eddie 皆透過自身理解全新詮釋,而當然這樣選擇帶來更多挑戰(zhàn),像是他必須每天不遲辛勞的親自上市場採買,還得面對食材供應的不穩(wěn)定性,但 Eddie 認為,這正是能展現(xiàn)在地特色最好的方式。
以關西風技法重新溫柔詮釋
屬于關西風的天婦羅料理手法,使用不含雞蛋的純白麵衣。這個決定并非只是為了追求特定流派,而是出于對食材本味的尊重:Eddie解釋道。他特別強調油溫控制的重要性,形容理想的油炸聲響,展現(xiàn)出職人對細節(jié)的講究。
此外,在桌上更有許多美味關鍵的嚴選調味,像是來自南投原住民部落種植的、法國、嘉義洲南鹽的,以及蘿蔔泥沾醬,這些細膩的安排,都為每一道天婦羅增添層次風味。

美味關鍵—麵糊
的麵糊以冰水與不含其它粉類的純低筋麵粉調和,并加入冰塊維持穩(wěn)定性,其中的冰水還需靜置冷藏兩天增加穩(wěn)定性才可使用。油炸前,麵糊以筷子繞出無限符號的八字形攪拌,捨棄方便的打蛋器操作,不讓多余空氣影響麵衣口感。

美味關鍵—炸油
主廚以冷壓太白胡麻油與淡口胡麻油兩者互相調配,為低溫壓榨,帶有清爽風味,則為經(jīng)過烘焙,因此香氣明顯,為料理增添迷人香氣。

美味關鍵—調味品
來自南投原住民部落種植的四季檸檬有著多汁、酸度溫潤,在樹上轉為鮮黃的特色,現(xiàn)擠風味清香,能提出炸物風味。 以玉山為概念帶出小巧思的鹽巴,細顆粒鹽巴來自嘉義洲南鹽場冬天製作的霜鹽,具自然回甘,粗顆粒則來自法國鹽之花,能為食材帶來不同鹹度提味。 新鮮蘿蔔泥透過濃口醬油、清酒熬煮,風味清甜帶鹹香。
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意的完美平衡
套餐供應順序依據(jù)懷石料理作為基礎延伸,以前菜、御椀、蒸物、煮物與甜點、水果,藉此展現(xiàn)日本料理必備的季節(jié)風情。而19道菜色中,Eddie 巧妙地在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之間找到平衡。一道將臺灣馬加鰆捲入口湖烏魚子油炸,創(chuàng)造出別具一格的口感,令人印象深刻;另外又將臺式蒜苗醬汁搭配烏魚膘天婦羅,乍看下為日式的料理,而其實注入滿滿的臺味。甚至連搭酒也都以同樣調性的風格,酥炸的水林地瓜就以提升風味,展現(xiàn)主廚對于臺灣在地特色的理念。晚間套餐NT3,500元,午間套餐NT2,500元,另有佐餐酒飲4杯NT1,200元,另加一成服務費,即日起開放訂位。
前菜|秋實冬語
以臺中在地製作的低溫烘焙苦茶油製作為臺版油醋醬,為冬季肥美的青魽,賦予清爽滑嫩滋味。選用在地農(nóng)家自製柿餅,再包進Cream Cheese、堅果攪拌至滑順口感,入口的柿餅樸實甜韻,隨著咀嚼帶來清爽乳香。則是經(jīng)典小缽菜,以菠菜或山茼蒿呈現(xiàn)。
御椀|柚香鮮湯
彰化和美是臺灣蛤蜊的產(chǎn)地大本營,滿滿花蛤的鮮美融進日式高湯與萬能蔥香,展現(xiàn)溫潤的清甜風味。亦會選以鮮魚詮釋,端看當日食材而定。
明蝦
東港或澎湖捕撈進港的明蝦,以看得到食材色澤的薄麵衣輕掛后油炸,不用高溫油炸,僅以半生熟狀態(tài)提顯明蝦鮮甜,表現(xiàn)食材鮮美風味。建議搭配鹽巴享用。接著,主廚再將摘下的蝦頭整顆油炸,調整火侯使其炸至連蝦殼都能輕易下肚的完美熟度。
季節(jié)旬魚
以紫蘇葉夾當季的白肉魚,此次使用風味顯著的午仔魚。建議搭配些許蘿蔔泥享用,可平衡紫蘇香氣,引領細緻白肉魚的海潮鮮美。
海膽
呈現(xiàn)柔軟風格的海苔包覆北海道海膽,海膽的濃郁滑嫩,與海苔口感一致。
烏魚子
有別于一般炙燒烏魚子吃法,主廚以的手法處理烏魚子!選以澎湖捕撈,俗稱白腹仔的臺灣馬加鰆捲起口湖烏魚子油炸,再刨下滿滿烏魚子碎增添香氣??诟邪胧?,不凝固的溏心感烏魚子帶有鹹度,與厚度飽滿,與鮮甜扎實的白腹仔一起入口,齒頰留香的烏魚子風味令人驚艷。
玉米|爆米花泡泡
將現(xiàn)刨的白龍王水果玉米沾裹麵糊油炸,油溫不過高的炸法,讓麵衣吃起來鬆軟不膩,表面也形成剛好的焦糖化甜度,搭配法式料理常見的奶油慕斯、爆米花碎增添圓潤口感,雙重吃法大滿足。
蒸物|茶碗蒸
吃得到整顆干貝或松葉蟹肉的茶碗蒸,表層帶褐色細碎的傳統(tǒng)葛粉製銀餡(芡汁),來自帶有著柑橘、肉桂、花椒氣息的刺蔥籽,在天氣稍冷的此時緩緩帶來溫新草本氣息。
鮑魚
少數(shù)不是臺灣食材的南非鮑魚,以日式高湯低溫煮過再浸漬,透過輕裹薄粉麵衣鎖住鮮美的炸法,吃起來滑嫩不硬,搭配檸檬汁、鹽巴皆很合適。
白子
轉化臺菜蒜燒魚膘帶來南部人熟悉季節(jié)限定美味的白子,取代日本料理常見的鱈魚白子,改以季節(jié)感十足的烏魚膘為主角,厚麵糊、中溫油炸,包裹著烏魚膘的濃郁滑嫩,搭配臺式勾芡的紅燒醬汁、酥炸蒜苗,傳達臺灣在地飲食文化。
煮物|飛龍頭
臺中手工製作的鹽滷豆腐打製成泥,再加入季節(jié)蔬菜捏製成球狀,先炸再以日式高湯煮製,炸蔬菜豆腐吸附醬汁后的口感圓潤。
厚椎茸
在臺中霧峰培育的日本品種,以較高油溫酥炸,使麵衣輕薄酥脆,咬下后口感飽滿厚實,甜度與彈牙口感深受主廚青睞。
星鰻
精選約200公克大小的日本星鰻,川燙除去黏膜后酥炸,搭配現(xiàn)磨山椒粉提味,并以致敬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店鋪吃法,一半嘗原味、一半刷醬,帶來雙重風味享受。
地瓜
云林水林鄉(xiāng)種植的臺農(nóng)57號地瓜,有著肉色金黃、口感鬆綿特性,帶皮厚切呈現(xiàn)的地瓜需以低溫慢炸半小時,保留地瓜皮的香氣與甜度;上桌后噴灑供應。 帶有炕窯烤番薯香甜、焦糖般尾韻的酒款,保留了酒香卻無酒精感,亦能延續(xù)地瓜的甜度,也是身為臺南囝仔的主廚對故鄉(xiāng)的情懷展現(xiàn)。
天丼|蚵嗲
以南部小吃蚵嗲為概念,勾勒起臺味十足的天丼,選以北海道產(chǎn)七星米,并親自精米,讓米飯保持最新鮮的狀態(tài),更能體現(xiàn)稻米柔和風味。搭配選用澎湖老蚵、東石劍蝦與山芹菜,炸至外酥內軟;其中連結米飯與蚵嗲的醬汁,以烤蝦頭與味醂等煮製鹹香不膩,是靈魂般的秘密存在。
甜點|當季水果、水羊羹
自家製,口感相較市場主流的煉羊羹更為滑順,自家製的口感從紅豆、栗子到不同風味堅果,以順應時節(jié)風情調整。
龍富天婦羅 ロンフー天ぷら
營業(yè)時間:12:00~15:00 18:00~21:30(週一公休)
04-2389-9682
臺中市南屯區(qū)龍富路四段498號
訂位網(wǎng)址 https://pse.is/73hscw
IG @tempura_longfu
延伸閱讀:
臺北全新Omakase,京都米其林一星料理長呈現(xiàn)頂級江戶前壽司之美臺中X 橋田建二郎主廚合作饗宴,重現(xiàn)體驗展現(xiàn)其匠心之作夢幻聯(lián)動臺中登場:品味江戶前壽司與鐵板料理傳統(tǒng)現(xiàn)代兼具的盛宴臺北人氣板前日料秋季新菜單,搜羅日本海域極鮮水產(chǎn)打造18道精彩料理Sushiyoshi 臺北四週年回歸初心,創(chuàng)辦人 Hiroki 主廚親自駐店服務打造盛夏旬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