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近年來國產(chǎn)戶外品牌在產(chǎn)品研發(fā)、設計、工藝和品質(zhì)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涌現(xiàn)出不少優(yōu)秀的品牌和產(chǎn)品。6.18期間,各大電商平臺和品牌官方旗艦店通常會有不錯的促銷活動,是入手國產(chǎn)戶外裝備的好時機。
以下為您推薦一些在各自領域表現(xiàn)突出、口碑較好的國產(chǎn)戶外品牌及其產(chǎn)品線,供您參考:
"綜合實力型品牌:"
1. "探路者 (Toread):"
"特點:" 國內(nèi)戶外行業(yè)的先行者之一,產(chǎn)品線非常全,覆蓋登山、徒步、露營、越野跑、滑雪等多個領域。研發(fā)投入大,技術積累深厚,產(chǎn)品性價比高,線下門店網(wǎng)絡廣。
"推薦產(chǎn)品線:"
"沖鋒衣:" 無論是輕量快干系列(如探路者速干系列)還是硬殼系列(如探路者極光系列),性能穩(wěn)定,設計實用。
"徒步鞋:" 擁有適合不同路況的徒步鞋,緩震和防護做得不錯。
"露營裝備:" 帳篷(如探路者天頂系列、星空系列)和睡袋(如探路者極光系列)品質(zhì)可靠,選擇豐富。
"配件:" 如頭燈、背包、手套等。
2. "凱樂石 (KAILAS):"
"特點:" 與
相關內(nèi)容:
最近逛618購物車,發(fā)現(xiàn)一個特別明顯的變化——以前被國外大牌“霸榜”的戶外裝備區(qū),現(xiàn)在全是國產(chǎn)新面孔!拓路者、凱樂石、探路者這些名字,隔三差五就出現(xiàn)在推薦頁。
突然有點好奇:現(xiàn)在的國產(chǎn)戶外裝備,到底能有多“能打”?
作為一個戶外圈混了五六年的“老菜鳥”,我必須說句大實話:以前總覺得“戶外裝備=燒錢買國外牌”,現(xiàn)在徹底被國產(chǎn)裝備“打臉”了!從沖鋒衣到登山鞋,從帳篷到頭燈,國產(chǎn)貨不僅價格友好,性能還能和國際大牌掰手腕。最關鍵的是,設計越來越懂咱們中國人的需求——鞋楦更貼合亞洲腳型,面料更適應國內(nèi)氣候,連配色都開始玩“東方美學”了,穿出去拍照都更上鏡!

就說我最近剛入手的拓路者eVent沖鋒衣吧。以前總覺得硬殼沖鋒衣要么悶得慌,要么貴得離譜,這件直接打破我的認知:20000mm的暴雨級防水,運動時腋下36cm大拉鏈一拉,汗氣“唰”地就排出去了。最戳我的是右臂那個RECCO搜救器——有次和朋友夜爬遇霧迷路,救援隊用探測儀三分鐘就定位到我們,現(xiàn)在每次穿它出門,安全感直接拉滿!
再看伯希和的皮膚衣,我愿稱它為“夏日戶外神器”。UPF100+的防曬力,我上周去海邊玩,穿它在太陽下暴曬兩小時,胳膊愣是沒曬紅。DWR防潑水科技更絕,突然下點小雨,抖一抖水珠子全滑走了。最妙的是腋下沖孔設計,爬山爬得滿頭汗,內(nèi)里還是干干爽爽的,完全不像以前穿的皮膚衣,汗?jié)窳速N在身上難受得要命。
登山鞋這塊,探路者的Vibram款必須提名!我以前穿國外品牌的登山鞋,走碎石路總擔心打滑,這雙鞋底用了VIBRAM MEGAGRIP濕地橡膠,側墻底花接觸面積大了50%,上周爬濕滑的山徑,我像踩了“防滑貼”似的,朋友穿國外牌反而摔了兩回。更貼心的是無縫貼合工藝,鞋幫和腳面幾乎“長”在一起,走十公里都不磨腳,我這種“寬腳星人”終于找到本命鞋了!

露營裝備里,牧高笛的帳篷和黑冰的睡袋是我最近的“心頭好”。牧高笛的自動速開帳篷,新手5分鐘就能搭好,上次帶表弟去露營,他舉著手機錄視頻:“姐你看!一拉就支起來了!”帳篷用的20D尼龍面料,下完雨一抖就干,收納后比瑜伽墊還小,塞后備箱完全不占地。黑冰的B700睡袋更絕,90%絨子含量+Teflon羽絨防護科技,上個月去山里露營,晚上溫度降到5度,我裹著它睡得像只貓,同帳篷的朋友裹著國外大牌睡袋還喊冷。

說到這里,必須聊聊國產(chǎn)裝備的“隱藏彩蛋”——性價比!拓路者那件硬核沖鋒衣才1300多,放國外品牌里,這價格連件基礎款軟殼都買不到;探路者的登山鞋,618活動價直接打七折,比我三年前買的國外款便宜了小一半。更別說三夫戶外的抓絨衣、凱樂石的速干褲,價格親民到讓我懷疑:“這真的是專業(yè)戶外裝備?”

不過話說回來,選戶外裝備可不能只看價格,得結合自己的需求。比如沖鋒衣選三合一還是單沖?北方的朋友如果常去高海拔地區(qū),三合一更實用,外層防水內(nèi)層保暖;南方的朋友夏天徒步,單沖就夠輕量。皮膚衣別只看防曬值,記得摸摸腋下有沒有沖孔設計,不然悶出一身汗可太難受了。登山鞋一定要試穿!寬腳的選鞋楦寬的,高腳背的選鞋舌軟的,走兩步就能感覺出來合不合腳。

對了,最近發(fā)現(xiàn)國產(chǎn)戶外裝備的設計越來越“潮”了!伯希和的皮膚衣有莫蘭迪色系,拓路者的沖鋒衣加了撞色拼接,探路者的登山鞋甚至出了“山系國潮”限定款。上次穿拓路者的沖鋒衣去咖啡館,被店員夸“這外套好酷,是國外小眾牌嗎?”我特別驕傲地說:“這是咱們國產(chǎn)的!”
現(xiàn)在的問題來了——你今年618有沒有入手國產(chǎn)戶外裝備?哪件最讓你驚喜?是像我一樣被沖鋒衣的防水力驚艷,還是被帳篷的輕便度圈粉?或者你還在觀望,想聽聽過來人的建議?

悄悄說,我最近還盯上了凱樂石的山脊背包,48+5L的容量,2~3天的露營裝備全塞得下,LIFT背負系統(tǒng)能把重量分散到腰上,背10公斤都不壓肩。618活動價還能疊加滿減,打算再沖一波!

其實啊,支持國產(chǎn)戶外裝備,不僅是為了“省錢”,更是看到咱們自己的品牌在技術上的突破——凱樂石實現(xiàn)了防水膜100%自主研發(fā),探路者的極地防護技術成了行業(yè)標準,牧高笛的帳篷抗風能力達到10級……這些“硬實力”,才是咱們敢說“國產(chǎn)戶外裝備能打”的底氣。

下次去戶外,不妨多留意身邊人的裝備——說不定你眼里的“國外大牌”,其實是咱們自己的國貨!畢竟現(xiàn)在的國產(chǎn)戶外裝備,早就不是當年的“性價比替代品”,而是能和國際品牌同臺競技的“實力選手”了。

最后想問:這個618,你準備為哪件國產(chǎn)戶外裝備“剁手”?是早就種草的沖鋒衣,還是一直想買的帳篷?評論區(qū)聊聊,說不定能幫更多人避坑呢!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