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關于LVMH和Kering(Moncler隸屬于Kering集團)最新財報的消息要點總結:
"核心內容:"
"LVMH集團:" 核心奢侈品業(yè)務出現下滑,需求疲軟對其造成了持續(xù)的負面影響。
"Kering集團(Moncler為旗下品牌):" 其核心業(yè)務同樣面臨下滑,持續(xù)的需求疲軟是主要原因。
"普遍現象:" 這兩家全球頂級的奢侈品集團都報告了核心業(yè)務的負面表現,反映了當前奢侈品市場面臨的普遍挑戰(zhàn)——消費者需求減弱。
"解讀與背景:"
"需求疲軟是關鍵:" 報告明確指出“需求疲軟”是造成業(yè)務下滑的“持續(xù)性打擊”,這通常與宏觀經濟環(huán)境(如通脹、經濟增長放緩)、消費者信心下降以及疫情后的消費模式變化等因素有關。
"對核心業(yè)務的沖擊:" “核心業(yè)務”通常指集團利潤貢獻最大的部分,此次下滑表明市場疲軟并非暫時現象,而是對主要奢侈品品類的普遍影響。
"行業(yè)趨勢:" LVMH和Kering是全球奢侈品市場的風向標。它們同時出現核心業(yè)務下滑,預示著整個高端奢侈品行業(yè)可能正面臨一段調整期。
"總結:"
最新的財報數據顯示,作為全球奢侈品巨頭,LVMH和Kering的核心業(yè)務均未能幸免于需求疲軟的沖擊,出現了下滑。這表明當前奢侈品市場正經歷
相關內容:
近日,擁有 LV、Dior、Tiffany 和絲芙蘭等超過 75 個品牌的 LVMH 集團表示,在截至6月30日的第二季度,集團收入下降 7%至195億歐元,有機收入下降了 4%。葡萄酒和烈酒、時裝和皮革制品是營業(yè)利潤下降幅度最大的兩個部門。其中,時尚和皮革部門第二季度有機銷售額下降 9%。手表和珠寶的表現略好于預期,第二季度有機銷售額持平。香水和化妝品銷售額增長1%,符合預期;葡萄酒和烈酒銷售額下降4%;精選零售銷售額增長4%。此外,上半年集團凈利潤總計 57 億歐元,降幅為22%,略高于分析師預期,經常性業(yè)務利潤下降 15%至 90.1億歐元,營業(yè)利潤率為22.6%。
從地區(qū)來看,亞洲市場(不包括日本)業(yè)務占比第一,但有機收入大跌 9%;日本市場暴跌 15%,主要受去年高基數和日元升值影響,亞洲游客在日消費銳減,即便中國本土消費有所回升,也無法彌補日本旅游需求疲軟帶來的缺口。
首席財務官 Cecile Cabanis 表示,業(yè)績壓力主要來自亞洲,特別是日本市場因日元升值導致游客消費銳減,二季度日本銷售驟降28%;中國本土則現"回暖跡象",但經濟仍存不確定性。Louis Vuitton 表現穩(wěn)定,Dior 低于部門均值。盡管營業(yè)利潤率仍保持 34.7%,集團已啟動成本管控,關閉低效門店、優(yōu)化秀場與化妝品營銷費清。值得關注的是,面對需求疲軟、歐元走強及美國關稅威脅,LVMH 股價年內已跌約 26%。集團強調長期投資不改,Jonathan Anderson、Sarah Burton、Michael Rider 等新任設計師首秀獲好評,未來幾季產品將陸續(xù)到店。
再看Moncler 集團,盡管夏季是傳統(tǒng)的奢侈品銷售旺季,但 Moncler 并未延續(xù)此前的增長軌跡。根據其2025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銷售額達到 12.3 億歐元,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1%,與預期一致。凈利潤為 1.535 億歐元,較2024 年上半年的 1.807 億歐元下降15%。按品牌劃分,核心品牌 Moncler 營收下降 2%,直營渠道同比下滑 1%。這是近幾個季度以來,Moncler 首次在傳統(tǒng)旺季出現負增長,表明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已對品牌業(yè)績構成實質影響。
就上半年數據來看,集團總營收為 12.3 億歐元,同比增長 1%。其中 Moncler 品牌增長 1%,Stone Island 下滑 1%。數據雖然略高于分析師預期,但仍未能掩蓋消費端的疲軟趨勢。尤其是 Moncler 直營業(yè)務全年增速被下調至 +3%(原預期 +7.8%),集團亦下調全年 EPS 預期 4%,顯示對下半年走勢的謹慎態(tài)度。
Moncler 本輪失速與國際旅游放緩密切相關。作為對游客依賴程度較高的奢侈品牌,Moncler 在二季度遭遇顯著壓力,主要集中在歐洲和日本兩個地區(qū)。管理層指出,二三季度是歐洲旅游旺季,而游客消費的收縮正好出現在品牌傳統(tǒng)銷售高點,導致沖擊被放大。
在與分析師舉行的電話會議上,該公司首席商業(yè)戰(zhàn)略和全球市場官 Roberto Eggs 強調了旅游業(yè)的放緩,尤其是來自歐洲的中國、美國和韓國游客,這部分游客約占歐洲大陸銷售額的一半,這影響了集團的業(yè)績。該公司的報告稱,“韓國的中國游客有所回升,略有復蘇”,但日本的游客群體表現不佳,主要原因是匯率因素。
曾幾何時,LVMH旗下的LV和Dior幾乎是奢侈品永動機的象征,漲價也沒有流失消費者,排隊等于社會身份,但如今,這臺永動機開始發(fā)出疲態(tài)。兩大奢侈品集團二季度數據所顯示的核心業(yè)務下滑,給整個奢侈品行業(yè)敲響了警鐘。一方面,行業(yè)增長速度或將進一步放緩,投資者對奢侈品行業(yè)的信心可能受到影響,進而影響行業(yè)內企業(yè)的融資與擴張計劃。另一方面,這也促使奢侈品企業(yè)加速變革。曾經那個依靠規(guī)模復制擴張、品牌崇拜效應、文化堆砌而成的奢侈品增長模式,似乎走到了盡頭。如何更好地挖掘本土市場潛力,加強線上渠道建設,或是各大集團應對需求疲軟的新挑戰(zhàn)。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