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說的沒錯。東莞作為中國重要的服裝生產基地,確實有很多品牌將大碼女裝成功銷往美國市場。
以下是一些將大碼女裝銷往美國的東莞品牌,以及他們成功的原因:
"一些知名的東莞大碼女裝品牌:"
"曼妮芬 (Mannifan):" 這是國內知名的大碼女裝品牌,其產品風格多樣,涵蓋職場、休閑、時尚等多個領域,深受美國消費者的喜愛。曼妮芬在美國設有實體店和線上店鋪,并通過參加國際時裝展等方式提升品牌知名度。
"愛慕 (Aimer):" 愛慕是國內高端女裝品牌,也推出了大碼系列,其產品設計和品質都很有競爭力,在美國市場也擁有一定的知名度。
"Vero Moda:" 雖然Vero Moda是丹麥品牌,但其生產工廠主要位于中國,其中也包括東莞。Vero Moda 的大碼系列在全球范圍內都很有名,美國市場也是其主要銷售市場之一。
"一些區(qū)域性品牌或線上品牌:" 東莞還有許多區(qū)域性品牌或線上品牌也致力于大碼女裝市場,并通過電商平臺或跨境電商平臺將產品銷往美國。
"東莞品牌成功將大碼女裝賣到美國的原因:"
1. "完善的產業(yè)鏈:" 東莞擁有完整的服裝產業(yè)鏈,從設計、生產到銷售,各個環(huán)節(jié)都 very成熟,可以滿足大碼女裝的生產需求。
2. "生產成本優(yōu)勢:" 相比
相關內容:

瑞民江西生產車間。

瑞民虎門辦公室工作場景。
一條碎花大碼連衣裙在美國賣爆了,一個月賣出了6萬件,幾乎一分鐘就賣掉一件。
今年4月,深夜11點,東莞虎門。面對小山一樣的碎花裙,郭華赤膊上陣,他貼條碼、打包裝,和工人一起,把一箱箱貨扛上貨車,發(fā)往海外。
郭華今年39歲,裁縫工人出身,既是這家年產值過億的中國工廠“瑞民”的老板,也是出海品牌“Finjani”的掌舵人。后者在2023年加入TikTok Shop,今年在平臺上的銷售額目前已超過4000萬元。
這一夜的熱鬧,或許不是一條裙子在美國偶然走紅,而是一個新的賺錢通道被打開的信號。
TikTok Shop正在海外掀起浪潮,中國工廠再一次站上前排。
在布堆里醒來
才一開始,郭華就想放棄。
一個個退回的紙箱堆在他的眼前。原本要賣到美國去的大碼女裝,全部成為了滯銷貨,這是2023年夏天。瑞民剛剛加入TikTok Shop,就遭受了打擊。
經濟壓力還在其次,最磨損的是信心。超過2000件退貨,讓郭華戰(zhàn)意全無:TikTok Shop的生意太難做了,等到年底就撤出。
他從20歲出頭在工廠踩縫紉機,30歲在廣州十三行開檔口,攢錢開工廠,給平臺做代工。做了老板也掄起膀子干,累了就躺在布堆里睡覺,如此十年,瑞民終于成為了另一家跨境快時尚平臺在國內的頭部供應商,每年產值超過一億元。
但是,即便產能和時效都是世界一流的水平,瑞民卻從未接觸過消費者,只會生產,不懂運營和銷售。它轉型做電商,剛加入TikTok Shop就差點退場,還好,2023年年底,一個突然的爆款救了瑞民。
一件針織的女士套裝突然在TikTok Shop上賣出了一千多套。郭華是懵的,他甚至搞不懂是誰在幫他帶貨。意外的爆品挽回了他的信心,“還是要干”。
不懂就去學,郭華帶著工廠里25歲的大學畢業(yè)生李洪森,一起去廣州走訪TikTok Shop。
在廣州琶洲的CBD里,TikTok Shop的工作人員在后臺拉出瑞民各家店鋪的數(shù)據(jù),逐條分析,讓郭華驚覺一件過去從未有感受的事:運營,原來如此重要。
不懂運營,正是瑞民的絕對短板。郭華決心要改變。
因為只做代加工,真的太被動了。郭華擔心,若完全依賴代工生存,要是哪一天對方不再下單,沖擊將是毀滅性的。他必須轉型,做自己的品牌,尋找營收的增量。
但全面退貨的開局,給了郭華一個提醒:若仍是原本那一套舊思維,瑞民仍是被動的。學會運營,是掌握主動性的必然一步。
他變得求知若渴。高中文憑的郭華,在TikTok Shop官網上起了“電商大學”,一有空就登錄聽課,也常從東莞去深圳、廣州,聽一些商家的線下分享。
他聘用了剛畢業(yè)的李洪森,任命他為Finjani的運營總監(jiān),并組建了一個TikTok Shop的運營小團隊。
買手成為了瑞民最現(xiàn)成的老師,如何選款、如何測款、如何讀數(shù)據(jù)、如何改變鋪貨的模式……他如饑似渴地向對方求教。
走出工廠去,看更大的世界,郭華從布堆中醒來。
在海上漂啊漂
十年代加工,郭華沒有一點“出?!钡母杏X,反而是做TikTok Shop之后,“出?!钡母杏X來了。但起初一年,感受并不好,郭華形容自己是“在海上漂著”。
多虧了平臺給每一家店鋪都匹配了買手、跟單和運營經理。
一個款爆了,一小時賣出1700件,郭華找不到是誰給帶的貨。對方幫助找到源頭:原來是一個海外達人的直播,給意外帶火的。
一個爆款“死”了,郭華也搞不清為什么。他們又幫助瑞民找到對應的原因,是衣服的面料太薄,差評太多,超過平臺限定標準,所以將帶貨視頻限流了。
他們遠比郭華預期的更為負責,深夜12點之后的微信消息也能立即回復,買手們還多次親自來到虎門的工廠,在電腦上幫忙選款。
合作中,瑞民飛速成長。
以李洪森為首,瑞民成立了一個測款小分隊,他們把第三方平臺上一個月賣出100件的款,或者是店鋪每天自然流量超過20件的款,抑或是一些符合歐美流行趨勢的新款,初步篩選出來,遞交給買手,買手會迅速幫助他們對接達人和直播機構,幫忙帶貨,縮短“冷啟動期”。
李洪森的學習速度非??欤\營數(shù)據(jù)也越來越漂亮,每天只需要投流幾百美元,就能產出一些“小爆款”。這些小爆款之間也會進行“流量賽馬”,誰的銷售額更亮眼,瑞民就為其繼續(xù)投流,把小爆款打造成大爆款。
在測款之外,瑞民也更加重視對評論的梳理。TikTok Shop作為內容電商的優(yōu)勢顯現(xiàn)出來,過去陌生、遙遠的美國消費者,如今觸手可及,他們的意見被即時抓取,并被品牌方借鑒,用于改進衣服。
比如,瑞民曾在2024年“跑出”一個小爆款:碎花大碼連衣裙。它在2025年春天再次上架時,已經大變樣,不僅將3個顏色增加到了16色,還將袖口的寬松度改得更大,胸口的松緊帶也做了調節(jié),來貼合消費者需求,提高衣服對不同膚色、體型的包容度。
正是這條連衣裙,讓瑞民迎來了第一次銷量爆發(fā),幾乎成為今年4月席卷TikTok Shop的大碼女裝之王。
至今,已有1500個達人為它帶貨,有10000多條短視頻在推薦這件連衣裙,在TikTok Shop的達人廣場上,達人們都可以看到這條裙子的榜單數(shù)據(jù),自主決定是否加入帶貨。
最難的開篇翻過去之后,瑞民供應鏈的力量開始彰顯。如果說,TikTok Shop能夠通過達人和內容把一款衣服賣爆,那瑞民的供應鏈本能,就是讓爆款起飛的過程不熄火,盡力把每一件衣服都按時送到消費者的手上。
在非常短的時間里,瑞民TikTok Shop的運營團隊擴展到了50多人,他們都剛畢業(yè)不久,平均年齡在26歲。
念出自己的名字
兩年前注冊出海商標時,無人真正在意??吹竭@一長串“F”開頭的字母,郭華只覺得新鮮:“哎呀,要是我們的品牌在美國火了怎么辦?”說完自己都笑了。
誰料兩年之后的連衣裙,一夜之間就將Finjani這個品牌推向消費者,它甚至有了一絲“紅火”的跡象。
過去談品牌很飄渺,如今,郭華也有了自己對品牌的具體理解。“一個人需要名字,我們做的衣服也需要名字,不然別人怎么知道如何稱呼我?”
一時間,大到工廠的陳設、店鋪的裝修、logo的設計,小到一件衣服的衣領、袖口的標簽,吊牌和包裝袋上的名字,全部都要打上自己的品牌名字“Finjani”。這是一個大工程。
這一次,反而工人們鬧起情緒來了。
原本只需要加一個標簽,現(xiàn)在一件衣服要加好幾處,縫上了袖口的,忘記了領口的。一做錯,就要返工,一返工,就耽誤工時。工人們嘀咕:代加工做得好好的,為什么又玩新花樣,搞自己的品牌?
于是,在那一間1500平方米的廠房里,生產經理給工人們開了一個大會。50多歲的生產經理,提聲給工人們講話:我們現(xiàn)在不光做代加工,還在做我們自己的品牌,將來甚至還要做其他的品牌。只有這樣,我們工廠的貨源才會源源不斷,才會沒有淡季和旺季之分,每個月都會有貨做,有錢拿,所有人都會有工作。
躁動的不滿,日漸消失了。一個名字,也和工人的利益密切相關,大家對“自己的名字”也開始變得熟練。
賺海外訂單曾是中國工廠的驕傲,但是如今,它也成為某一種制約。如果把瑞民看作是中國工廠的一個縮影,它出海做品牌,就是一個慢慢掌握主動權的過程,“中國制造”正從一排無名的小字,到如今在海外千千萬萬次念出自己的名字。
自己的衣服貼自己的品牌,不再一件只掙三塊五塊錢,自己的品牌自己賣,通過運營帶來銷量的增長。有活可做,這些老工人們端起盆子、卷起鋪蓋離開的心酸,就可能少一點。品牌的意義落在工人身上,一切就是這么簡單。
加入TikTok Shop,瑞民在2023年的銷售額是900萬元人民幣,2024年2300萬元,2025年已有4000萬元,郭華相信,明年一定可以賣到1個億的銷售額。過去做代工廠,他花了10年才做到這樣的體量。在TikTok Shop上的增量曲線,讓郭華有一種與平臺共成長的感受。
“漂在海上”的茫然也消失了,郭華似乎找到了方向。
時光倒流回2023年,郭華剛剛注冊Finjani的那一年:“如果我們的品牌在美國火了怎么辦?”今年的郭華,有一個新的:“還不夠火,還可以更火?!彼墓と艘苍诘却?。
撰文:葉丹
瑞民供圖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