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這個消息是準確的。
"皮爾·卡丹 (Pierre Cardin)" 于 "2020年1月16日" 在法國巴黎去世,享年98歲。
他確實是中國改革開放后接觸到的"第一位"國際頂級時裝品牌創(chuàng)始人。1979年,皮爾·卡丹來到中國,在北京舉辦了他在中國的首次時裝發(fā)布會,展示了他設計的服裝系列。這次活動被認為是中國時尚界的一個重要里程碑,讓中國的民眾和專業(yè)人士首次近距離看到了西方頂級時裝的魅力和水準,對當時的中國時尚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因此,說他40年前給中國帶來第一場國際品牌時裝秀,是非常恰當?shù)摹?/p>
相關內容:
記者 | 張馨予 樓婍沁
編輯 | 許悅
據(jù)法新社消息,法國著名時裝設計師皮爾·卡丹(Pierre Cardin)于12月29日在法國巴黎郊區(qū)訥伊的一間醫(yī)院逝世,終年98歲。
皮爾·卡丹在1922年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近郊。其在幼年時便展示出對于服裝設計的興趣,14歲時輟學,在一家小裁縫鋪中做起學徒。之后由于對造型華麗、創(chuàng)意新奇的戲服產生興趣,他還在戲團做過業(yè)余演員——這也為其之后成為戲服設計師打下了基礎。
皮爾·卡丹的設計才華真正被注意到,是在其前往巴黎從事戲服設計和制作后。他為電影《美女與野獸》設計了戲服。而后,他大膽轉投時裝圈,成為了當時已頗具聲名的設計師克麗絲汀·迪奧(Christian Dior)的助手。
在Dior迪奧,皮爾·卡丹習得了高級時裝的設計理念與制作技巧,擔任過大衣與西裝部們的負責人。這都成了他之后自創(chuàng)品牌,建立自己的時尚商業(yè)帝國的經(jīng)驗。
實際上,事后回看,比起其設計才華與裁縫技藝,皮爾·卡丹更值得被稱道的是其商業(yè)思維。
皮爾·卡丹的中國往事
皮爾·卡丹是不少國人認識的第一位國際時裝設計師,皮爾·卡丹品牌則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品牌,也是一代人的時尚啟蒙。
1978年,皮爾·卡丹隨著海外考察團第一次來到中國,第一次登上長城,留下一張具有紀念意義的相片,也決定將時尚事業(yè)帶到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申請在中國舉辦時裝表演。

在皮爾·卡丹不懈的請求下,1979年3月10日,皮爾·卡丹時裝秀在北京民族文化宮舉辦,這是一場由外貿部、紡織部、輕工部聯(lián)合主辦的內部時裝表演,也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國外品牌的時裝展示會。從此以后,皮爾·卡丹開啟了在中國辦秀的旅程。



1981年,皮爾·卡丹在北京飯店首次舉辦了對外時裝表演。值得一提的是,這是第一次由中國模特的時裝秀,模特全部由皮爾·卡丹品牌代表人宋懷桂在基層挑選,最終挑選出的模特包括接受了巴黎專業(yè)教練的指導。

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宮了舉辦皮爾·卡丹國際產品展銷會,所有產品均為中國制造。1985年,皮爾·卡丹還在北京工人體育場舉辦了大型時裝表演,觀眾超過億萬人。同年,皮爾·卡丹還組織了12位中國模特到巴黎表演。

對于世界來說,沒有人會認為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能夠在時尚產業(yè)上具備什么潛力,更不用說在這里投入心力和金錢舉辦時裝秀。然而此后數(shù)十年,中國經(jīng)濟騰飛,最早來到中國市場撒播時尚種子的皮爾·卡丹,也成功成為最早植入了中國人民頭腦的時尚品牌。
比設計才華更值得稱道的是商業(yè)頭腦
經(jīng)過十多年的經(jīng)營,皮爾·卡丹在中國一度成為高端服裝的代名詞。
1988年,皮爾·卡丹與意大利GFT國際公司簽署了皮爾·卡丹男裝代理合同,這在當時是中國大陸最大的代理合同。意大利GFT國際公司與天津紡織集團、中信集團共同成立了天津津達制衣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為皮爾·卡丹在中國授權的第一家正規(guī)專業(yè)生產公司,并在1990年將皮爾·卡丹正式引進中國。


皮爾·卡丹正式創(chuàng)辦自己的品牌公司是在1950年。自那時起,皮爾·卡丹做出了許多時裝界的“創(chuàng)舉”。
一方面,與當時主流時裝圈人士的想法不同,皮爾·卡丹意識到想在“等級森嚴”的法國高級時裝界為自己的品牌找到立足點十分困難,因此決定將其所設計的女士成衣的定位對準大眾消費者,批量生產、物美價廉。而當時,正值二戰(zhàn)后,歐洲經(jīng)濟復蘇,因此面向大眾女性的品牌定位,讓皮爾·卡丹設計的成衣的知名度和銷量都迅速提高。
而后,他又顛覆式地將男士高級成衣送進了商店的櫥窗進行展示。這使它再次成為了行業(yè)另類——當時所有服裝店清一色地全部展示女士時裝。
1960年前后,皮爾·卡丹在巴黎開出兩家著名的時裝店,一家專賣女士成衣,一家則為男性顧客提供運動裝、男裝及配飾。這兩家店為皮爾·卡丹賺得了不少錢和聲望,而其商業(yè)帝國也在當時初具雛形。
不過,很多人會知曉皮爾·卡丹并不是只通過時裝。
在皮爾·卡丹的一生中,除了時裝,他也設計日用品、家具、汽車,甚至飛機。他在120多個國家擁有近千種設計專利。這些專利通過皮爾·卡丹的公司授權給全球各地的經(jīng)銷代理商,再進行深度加工和批量生產,使得全球各地的人可以在各種商品上看到“皮爾·卡丹”品牌的名字。據(jù)公開數(shù)據(jù),現(xiàn)在每年憑借授權,皮爾·卡丹公司的年利潤超過12億美元。


然而,皮爾·卡丹真正從國人心目中頂尖品牌的行列中淡出,也正是從品牌廣泛進行品牌授權開始。
2009年,卡丹路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小飛以3700萬歐元買下“皮爾·卡丹”的皮具、針織、皮鞋、手套四類品種在中國的商標權。此后,出售產品授權便成為皮爾·卡丹在中國的主要營銷模式,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品牌價值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損害。
如今,皮爾·卡丹旗下服裝常常被查出質量問題,也時而成為消費者服務平臺上被投訴的對象。距離皮爾·卡丹初次來到中國已經(jīng)42年,皮爾·卡丹品牌的輝煌也已經(jīng)落幕。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