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問題!讀懂吊牌上的“隱藏信息”確實能幫你更好地選擇和保養(yǎng)衣物。這3步幫你一網(wǎng)打盡關鍵點:
"第一步:識別基本信息——品牌、品名和版型"
這是最顯眼的部分,但別小看它們!
1. "品牌Logo與名稱 (Brand Logo & Name):" 最直接的,告訴你這是誰家的產(chǎn)品。
2. "品名 (Product Name):" 如“純棉T恤”、“羊毛大衣”、“雪紡連衣裙”。這告訴你衣服的大類和主要款式。
3. "版型/風格 (Fit/Style):" 有些吊牌會標注,如“修身”、“寬松”、“Oversize”、“A字裙”等。這關系到穿著效果,幫你判斷是否合身。
"隱藏點:" 有些設計感強的品牌,其Logo和品名本身就是一種風格宣言。留意這些信息,能幫你快速找到符合自己審美偏好的衣服。
"第二步:解讀技術參數(shù)——材質(zhì)、洗滌和成分"
這部分通常用縮寫或數(shù)字代碼,是判斷衣服是否適合你、能否正確護理的關鍵!
1. "面料成分 (Fabric Composition):" 這是最重要的!通常會標注主要材料的百分比,如“棉100%”、“滌棉65/35”、“羊毛80%”、“腈綸20%”。常見的有:
"棉 (Cotton):" 吸濕透氣,但易皺
相關內(nèi)容:
你網(wǎng)購外套是不是只看價格和模特圖?

我上周幫閨蜜退掉一件“嬰兒級A類”風衣,吊牌寫得天花亂墜,實測卻是B類,甲醛差0.1就踩線,平臺客服一句“不影響穿著”就想打發(fā),氣得我直接把檢測報告甩過去,三分鐘退款到賬。

別笑我較真,衣服穿在咱自己身上,毒不毒只有皮膚知道。
先把話放這兒:吊牌不是裝飾,是衣服的身份證,敢不敢亮真章全寫在里面。
今年8月國家市監(jiān)總局剛出的風險監(jiān)測,電商C類外套不合格率飆了12%,數(shù)字冷冰冰,翻譯成人話就是每十件便宜外套里就有一件可能讓你癢到半夜。
想躲坑,第一步把吊牌翻過來,找GB31701-2023這串字符,嬰幼兒新標把鄰苯二甲酸酯也鎖死,孕婦裝直接選A類,別聽主播喊“溫柔親膚”就心軟。
成分欄更熱鬧,“植物羊絨”“冰絲”聽著仙氣,其實就是聚酯+氨綸,舊塑料換新馬甲。
新規(guī)要求再生纖維超過5%必須標“再生”倆字,還得寫清“來自PET瓶”,我摸到一件寫“再生聚酯纖維(來自可樂瓶)”的衛(wèi)衣,瞬間覺得手里的奶茶都環(huán)保了。
萊賽爾也不許再裝貴族,木漿比例得明明白白,標著“100%木源”的T恤摸上去涼絲絲,價格卻不到真絲三分之一,性價比直接拉滿。
防曬服別被UPF50+的廣告忽悠,新標GB/T18830-2022規(guī)定UPF>40才配叫防曬,低于40就是普通外套染黃了色,多收你一百塊智商稅。
我順手把衣柜里三件舊防曬送檢,兩件虛標,客服補差價的樣子真香。
想再深挖,貨號不是擺設。
波司登、李寧已經(jīng)上線NFC吊牌,手機“滴”一下,面料溯源、碳足跡、洗滌視頻全跳出來,我上周掃了一件羽絨服,看到碳排3.8kg,相當于開車二十公里,立馬把短途通勤改地鐵,心里那點兒環(huán)保成就感比省那二十塊爽多了。
不會用NFC也別急,官網(wǎng)輸貨號能查同系列搭配,海關編碼前八位告訴你產(chǎn)地,611030開頭就是國產(chǎn)針織衫,別被“進口紗線國內(nèi)代工”繞暈。
說到洗標,圓圈P別手賤丟洗衣機,那是專業(yè)干洗的暗號,自己水洗完了縮成童裝別哭。
歐盟今年還加了新圖標,三角形里一個大寫M,提醒微塑料釋放,看見它就別暴力機洗,海洋里的塑料已經(jīng)夠喂魚了。
吊牌別拆完就扔,高端定制編號唯一,弄丟了售后直接翻臉。
我姐去年一萬二的羊絨大衣,護理時吊牌被阿姨當垃圾掃走,結果起球想返廠維修,品牌一句“無牌不?!币盟攬錾缢?。
留到退換期結束再扔,是咱消費者最后的倔強。
真踩坑也別悶氣,12315平臺上線“掃碼驗真”,對著吊牌條形碼拍照就能投訴,中消協(xié)去年31.6%的服裝投訴都是成分虛標,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
我把閨蜜那件“假A類”風衣投訴碼貼在朋友圈,半天集齊三十個同款受害者,平臺秒建維權群,商家秒慫,集體退款到賬的聲音比紅包雨還悅耳。
衣服不會說話,吊牌替它開口,你懶得聽,皮膚就會替你聽。
下一次下單前,花十秒把吊牌翻個面,比看一百個買家秀更管用。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