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分析一下布谷BUGU智能家居新品以及美的希望通過這個子品牌吸引年輕人的策略。
"布谷BUGU智能家居新品分析"
1. "品牌定位與名稱:"
"名稱“布谷”:" 這個名字非常獨特,直接讓人聯想到“布谷鳥”,布谷鳥在中國文化中常與“催促”、“提醒”(如催春、催產)聯系在一起。這暗示了該產品可能具備提醒、定時、智能聯動等功能,或者強調一種輕快、高效的生活方式。
"品牌聯想:" “布谷”聽起來比較年輕、活潑,甚至帶點可愛或趣味性,這為吸引年輕用戶提供了基礎。它與傳統(tǒng)家電品牌中常見的穩(wěn)重、科技感強的名字形成對比。
"目標人群暗示:" 從名字和可能的特性來看,它似乎更傾向于面向注重生活效率、追求新奇體驗、對智能家居有一定興趣但可能不想被復雜操作勸退的年輕消費者。
2. "產品特性(推測):"
"易用性:" 為了吸引年輕人,產品極有可能強調操作的簡單直觀,可能是通過手機APP、語音控制或極簡的物理按鍵實現。
"智能化:" 作為智能家居新品,必然會包含連接功能(如Wi-Fi),并可能支持與其他智能設備的聯動。
"特定場景功能:" 可能專注于某個或某幾個年輕人常用的場景,例如
相關內容:
記者 | 伍洋宇
4月17日,美的旗下互聯網子品牌布谷BUGU在北京舉辦了全球新品首發(fā)會。
發(fā)布會上,布谷BUGU發(fā)布了智能IH電飯煲、臺式洗碗機、廚下凈水器、直流落地扇、交流臺地扇、智能掃拖機器人、電熱水壺等數款產品,價格在百元至千元級別不等,從4月17日起在美的商城、天貓等多個線上平臺可預約,4月23日陸續(xù)開售。
這次產品主要針對以年輕群體為核心的用戶生活方式,布谷BUGU首席產品經理韓翰向界面記者介紹,團隊成立了線上用戶共創(chuàng)平臺布谷研究所,每款產品的設計理念都是通過和用戶深入交流打磨出來的。
韓翰認為,“快節(jié)奏”和“重健康”是現代人生活的主流標簽,因此很多省時省力和保障健康的智能化家用產品越發(fā)受到人們的歡迎,但依然有很多產品沒能解決用戶痛點。

以凈水器為例,如果濾芯技術和設計構成不夠周全,換芯難的問題就會嚴重降低凈水效果,進而影響用戶體驗。
布谷BUGU的解決方案是“一體復合濾芯”的首創(chuàng)技術,將傳統(tǒng)5根濾芯整合為一根,避免用戶因為不了解不同濾芯的換芯時間而造成污染源入戶和濾芯使用壽命減少。
同時,針對傳統(tǒng)凈水器換芯難的問題,布谷BUGU的廚下凈水器采用了橫放設計,減少了換芯時拿出整機替換的麻煩,還可以通過手機APP隨時掌握濾芯壽命并檢測TDS水質情況。
在快節(jié)奏方面,布谷BUGU主推的是18分鐘熱水快飯模式的智能IH電飯煲,以及19分鐘快洗模式的洗碗機,這兩款產品顯然是看準了越來越注重生活效率的用戶族群。

在一個月以前的品牌發(fā)布會上,布谷BUGU曾宣布旗下產品將布局廚房、起居、衛(wèi)浴三大生活場景以及空氣、水兩大專業(yè)場景,從本次產品發(fā)布會來看,基本印證這一點。此外,作為互聯網品牌,本次發(fā)布的一系列智能產品都可以通過WIFI遠程操控和智能化操作。
有報告指出,2017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guī)模為3254.7億元,預計未來三年內市場將保持21.4%的年復合增長率,傳統(tǒng)硬件企業(yè)和互聯網公司都在爭相進場。
對于互聯網公司而言,這是大數據、AI、VR/AR等多個前沿科技的落地場景。早在2014年,谷歌就以32億美元收購了智能家居硬件公司NEST,亞馬遜的Echo也是一款成功的產品。2015年起,阿里巴巴、百度、騰訊、京東等相繼推出智能硬件產品或是成立相關的業(yè)務部門。
在硬件公司眼里,這又是一條接軌互聯網和新興市場的重要渠道。三星和LG早在2014年的美國CES上推出了各自的智能家居平臺,國內市場參與者也陸續(xù)出現了海爾、美的、華為。
除此之外,競爭者不乏云丁科技、極米科技、BroadLink等創(chuàng)業(yè)公司。
單就面向年輕人的智能家居產品來看,最能和布谷BUGU對標的是小米在2016年推出的生態(tài)鏈品牌“小米有品”。相較之下,小米的產品對廚房、起居、衛(wèi)浴有所覆蓋外,還照顧到智能家庭影音、家庭辦公等方面,而價格上兩者目前幾乎處于同一水平線。
布谷BUGU的出現意味著美的不會想要錯過智能家居市場,但如果它暫時不想拓展太多品類而專注垂直領域,那么更優(yōu)越的產品體驗應該是眼下最重要的目標。
畢竟在消費面前,再佛系的年輕人也會多少有些挑剔,更何況他們的選擇并不單一。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