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權威的市場研究機構 Brand Finance 發(fā)布的《2023年全球最具價值服裝品牌排行榜》(Global Most Valuable Fashion Brands 2023),以下是目前全球最有價值的十大服裝品牌(排名不分先后,因為榜單主要展示前10-20名,具體排名可能略有波動):
1. "Gucci"
2. "Louis Vuitton"
3. "Prada"
4. "Chanel"
5. "Nike"
6. "Armani"
7. "Dior"
8. "Louis Vuitton (獨立列出,但常與香奈兒并提,此處按榜單順序)"
9. "Versace"
10. "Calvin Klein"
"需要注意的幾點:"
"排名依據(jù):" 這個排名主要基于品牌的財務表現(xiàn)(如收入、利潤、現(xiàn)金流)、品牌強度(品牌資產(chǎn)、聲譽、客戶忠誠度等)以及未來增長潛力等因素綜合評估。
"動態(tài)變化:" 品牌價值會隨著市場環(huán)境、時尚趨勢、公司戰(zhàn)略、經(jīng)濟狀況等因素而變化,因此每年的排名可能會有所不同。
"數(shù)據(jù)來源:" 最權威的數(shù)據(jù)通常來自 Brand Finance、Interbrand 等專業(yè)機構。
這份榜單反映了全球消費者和投資者對時尚品牌的認可度和市場價值。
相關內(nèi)容:
衣服越賣越貴,錢包越來越癟,這不是錯覺。

上周LVMH甩出1.5億歐元把意大利皮具工坊Robans整個端走,同一天Nike市值沖破2000億美元,兩條新聞前后腳蹦出來,像約好了一樣提醒我:衣柜里的那點預算,早被這幫巨頭算得明明白白。

先說LV。
迪拜那個10萬平方英尺的“島式門店”我去搜了圖,活像把mall直接扔進海里,進門先坐船。
店里擺了塊智能表Tambour Horizon,標價兩萬多,功能跟AppleWatch差不多,就是表盤多了個老花logo。
旁邊大媽嘀咕一句“這表能當門票用嗎?
”導購笑而不語,潛臺詞特清晰:買的是身份,誰看時間啊。
Nike更直接,把虛擬鞋廠RTFKT買回家,線上賣“空氣鞋”,一雙NFT球鞋開價上千美金,付款后連盒子都沒有,只有一張圖。
可人家數(shù)字業(yè)務已經(jīng)占到總營收四分之一,等于每四塊錢里就有一塊是像素掙的,找誰說理去?
Zara也不講武德,砸30億歐元把全球倉庫連成片,下單到收貨最快72小時。

我上周四半夜刷到一件牛仔外套,周五下午就掛在我家門把手上,快得讓我懷疑他們是不是提前藏我家衣柜。
更狠的是優(yōu)衣庫,AIRism系列一年賣一億件,平均每秒三件,面料涼快到像把空調(diào)穿在身上,價格卻不到一頓火鍋錢,誰扛得???
奢侈品那邊更離譜。
Hermès新出的BirkinSellier起步2.8萬美元,門店門口排隊三小時,進去還得配貨。
隔壁Dior找Travis Scott聯(lián)名,上線當天網(wǎng)站擠爆,連帽子都搶不到。
朋友搶了一件T恤,轉(zhuǎn)手加價一倍掛二手平臺,十分鐘被秒。
官方一看二手比自己賣還火,干脆自己開認證,中古包直接回收再賣,錢兩頭賺,算盤打得噼啪響。
折扣店也學精了。

TJX出新App,店里試穿,手機下單,回家收貨,復購率直接漲三成。
Ross用AI算庫存,衣服從入庫到賣出平均23天,比疫情前快一半。
以前覺得打折=過季,現(xiàn)在人家告訴你:便宜也能快時尚。
一圈看下來,套路就三招:
1. 把科技當濾鏡,老花加芯片,故事立刻貴十倍。
2. 把供應鏈卷到飛起,72小時送到你手,沖動還沒退,衣服已經(jīng)穿身。
3. 把二手變成新賽道,官方親自炒舊款,循環(huán)割韭菜。
環(huán)??谔柡暗谜鹛祉?,LVMH掏1億歐元搞基金,Adidas說2025年全部用再生聚酯,可轉(zhuǎn)頭新品發(fā)布會燈光一打,該買的人還是排長隊。

可持續(xù)三個字,目前看更像加價的新標簽。
中國戰(zhàn)場最兇。
優(yōu)衣庫門店破九百家,下沉到我家老家五線小城,開業(yè)當天我媽去搶羽絨服,排隊長度堪比做核酸。
各品牌拼命加中國元素,龍啊鳳啊往T恤上懟,就怕年輕人記不住。
寫到這兒,我低頭看看自己身上99元包郵的衛(wèi)衣,忽然明白:
不管巨頭怎么斗,最后都是咱們普通人買單。
他們越算得精,咱們越要盯緊錢包——
下一筆沖動前,先問自己:買的是衣服,還是那張被編好的身份說明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