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對這款“百瓦功率,四大接口,各司其職”的摩米士氮化鎵充電器進行一個評測。
"產(chǎn)品定位與概述"
摩米士這款氮化鎵(GaN)充電器精準地定位于追求"高功率"和"多功能性"的用戶。其核心賣點在于:
1. "100W 輸出功率:" 能夠為筆記本電腦、平板、手機、游戲機等多種設備提供強勁且快速的充電支持,滿足主流設備的需求。
2. "氮化鎵技術 (GaN):" 相較于傳統(tǒng)的硅基芯片,氮化鎵技術具有更小的體積、更輕的重量、更高的轉換效率以及更好的散熱性能。這使得充電器可以做得更小巧、更便攜,同時在高功率輸出下保持相對冷靜。
3. "四大接口:" 這是這款充電器的最大特色和賣點,通常意味著它同時支持多種設備的充電需求,且可能采用不同類型的接口組合(例如一個 USB-C、兩個 USB-A、一個 DC 輸出等)。
"“各司其職”的解讀"
“各司其職”通常指這款充電器的不同接口具有不同的功能或優(yōu)先級配置。這可能是以下幾種含義之一:
"接口類型不同:" 例如,一個 USB-C 接口支持 PD 快充協(xié)議,一個 USB-A 接口支持 QC 或 PP 等快充,
相關內容:
關于大功率多接口氮化鎵充電器,最近我們也介紹了不少,今天又添一員大將——摩米士100W 3C1A氮化鎵充電器。
這款產(chǎn)品包裝精巧,顏值有料,手感不錯,3C1A四個接口各司其職,給用戶安排的明明白白,下面一起來看看吧。一、開箱與外觀展示1、開箱產(chǎn)品的包裝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們的第一印象,可以說非常關鍵,摩米士100W 3C1A氮化鎵充電器在包裝上也下了不少功夫。
正面便是產(chǎn)品渲染圖與主要賣點。
巧妙之處在于這個開門的設計,采用磁力,讓消費者可以更直接的看到實物,既是對產(chǎn)品的自信,也能增加消費者的購買欲望。而內頁印有一些使用說明,大意摘錄如下:
USB-C1/2主要給筆記本用,USB-C3支持iPad或者iPhone 12最大20W輸出,USB-A接口支持華為等安卓機型。
背面則是場景圖與參數(shù),摘錄如下:品牌:MOMAX摩米士
產(chǎn)地:中國深圳
產(chǎn)品名稱:氮化鎵PD快充充電器套裝(100W 白色)
產(chǎn)品型號:UM22CN 材質:PC
品牌商:摩米士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品牌商地址:深圳市福田區(qū)香林路富春東方大廈709室
制造商:深圳市新斯寶科技有限公司
制造商地址:深圳市寶安區(qū)沙井街道黃埔水庫路3號A棟二樓B
側面也有一些介紹,便是關于四個接口的組合,摘錄如下:單USB-C1/2:100W
USB-C1+USB-C2=60W+30W
USB-C1+USB-C2+USB-C3=45W+30W+20W
USB-A接口支持華為SCP,最大支持22.5W輸出
底部參數(shù)摘錄如下:產(chǎn)品型號:UM22CN
輸入:100-240V 50/60Hz 2.5A
總輸出:100W
尺寸:75*60*29mm
重量:202g
單口輸出:
USB-C1:5V?3A/9V?3A/12V?3A/15V?3A/20V?5A Max
USB-C2:5V?3A/9V?3A/12V?3A/15V?3A/20V?5A Max
USB-C3: 5V?3A/9V?2.22A/12V?1.5A(20W max)
USB-A:4.5V?5A/5V?4.5A/9V?2A/12V?1.5A(22.5W max)
所有物品取出,可以看到除了充電器外,還有線材與使用說明、三包憑證。2、外觀一覽
摩米士100W 3C1A氮化鎵充電器整體以白色為主,風格比較百搭,適用于各種場景。側面印有“QC3.0”、“PD3.0”字樣,
充電器采用方正造型,過渡處做了曲面處理,拿在手中手感不錯。另一側面印有“MOMAX”和“GaN”字樣。
接口面可以看到指示燈與四個接口連成一線。四個接口分別是三個USB-C和一個USB-A接口,各自由指示框標識。足以滿足絕大多數(shù)人的需求,非常方便。
USB-A接口為橙色膠芯,USB-C接口則為黑色。
充電器還帶有可折疊插腳,外出時可將插腳收納進殼體內避免刮蹭其他物品,出差旅游更加方便。
插腳面印有參數(shù),摘錄如下:產(chǎn)品型號:UM22CN 總輸出:100W(最大)
輸入:100-240V 50/60Hz 2.5A
USB-C1/2輸出:5V?3A/9V?3A/12V?3A/15V?3A/20V?5A Max
USB-C3輸出: 5V?3A/9V?2.22A/12V?1.5A
USB-A輸出:4.5V?5A/5V?4.5A/9V?2A/12V?1.5A
深圳市新斯寶科技有限公司(制造) 摩米士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監(jiān)制)3、大小、重量及對比看過外觀,下面我們對充電器的尺寸、重量進行實際測量、稱重。
充電器凈重約為207.5g。
使用游標卡尺實測充電器厚度約31.16mm。
長度約為59.87mm。
不含插腳寬度約為75.04mm。根據(jù)三圍尺寸可以計算出體積為142.24cm3。功率密度方面,如果以100W計算,功率密度達到0.7W/cm3。
將硬幣靠在充電器側面,可以看到充電器厚度比硬幣直徑略厚一絲。
最后將其與蘋果96W充電器進行對比,可以看到摩米士100W 3C1A氮化鎵充電器的體積遠小于蘋果96W。4、線材摩米士100W 3C1A氮化鎵充電器包裝內附帶了一條線材,下面簡單進行介紹。
這條線材采用雙USB-C,端子頭部分略長,線身的連接處有加長設計,可以延長線材的使用壽命。在端子頭的位置上還有MOMAX的Logo。
端到端的長度約為100cm。
使用KM001C讀取線材的信息,實測支持20V5A 100W的充電功率,USB標準為USB2.0。二、快充協(xié)議測試對于一款充電器來說,想要實現(xiàn)“萬物皆能充”,快充協(xié)議的兼容數(shù)量少不了。下面一起來看一下摩米士100W 3C1A氮化鎵充電器的幾個接口兼容多少快充協(xié)議吧。1、USB-C1快充協(xié)議檢測
使用ChargerLAB POWER-Z KT002檢測充電器USB-C1口輸出協(xié)議,顯示支持Apple 2.4A、Samsung 5V?2A、DCP協(xié)議,以及QC2.0/3.0、AFC、FCP、SCP、PE2.0以及PD3.0(100W)快充協(xié)議。
PDO報文顯示USB-C1口還具備5V?3A、9V?3A、12V?3A、15V?3A、20V?5A五組固定電壓檔位。2、USB-C2快充協(xié)議檢測
USB-C2接口與USB-C1基本一致,但多出了QC4.0+、PPS兩個快充協(xié)議。
PDO報文顯示USB-C2口除了5V?3A、9V?3A、12V?3A、15V?3A、20V?5A五組固定電壓檔位,還有3.3-11V 4.05A一個PPS電壓檔位,可以對需求PPS充電的設備提供很好的快充服務。3、USB-C3快充協(xié)議檢測
使用ChargerLAB POWER-Z KT002檢測充電器USB-C3口輸出協(xié)議,顯示支持Apple 2.4A、Samsung 5V?2A、DCP協(xié)議,以及QC2.0/3.0、AFC、FCP、SCP、PE2.0以及PD3.0(18W)快充協(xié)議。
PDO報文顯示USB-C3接口具備5V?3A、9V?2.22A、12V?1.5A三組固定電壓檔位,可以說是為iPhone 12這樣的手機專門設置的。4、USB-A快充協(xié)議檢測
使用ChargerLAB POWER-Z KT002檢測USB-A口輸出協(xié)議,顯示支持Apple 2.4A、Samsung 5V?2A、DCP協(xié)議,以及QC2.0/3.0、AFC、FCP、SCP以及PE2.0這些快充協(xié)議??梢哉f是一眾安卓手機專用。快充協(xié)議檢測小結四個接口各自不同。USB-C1和USB-C2兩個接口兼容協(xié)議廣泛,最大功率都是100W,各功率段齊全,只是C2比C1多了QC4.0+和一組PPS,對一些兼容PPS的機型友好,后面的測試中會提到。USB-C3接口相當于為iPhone 12專設,當然了安卓手機也可以用,支持PD快充最高20W左右。唯一的一個USB-A接口也很有用,畢竟除了一眾安卓手機外,各種數(shù)碼設備許多都需要USB-A接口,它的存在可以幫助這款充電器兼容更多的設備。三、充電兼容性測試摩米士100W 3C1A氮化鎵充電器每個接口作用不盡相同,下面就逐一測試兼容性如何。1、USB-C1兼容性測試
先看USB-C1,來個代表,MacBook Pro 16當仁不讓,功率約為93.5W,相當不錯。
將充電器USB-C接口充電兼容性的所有測試數(shù)據(jù)放在表格當中??梢钥吹酱蟛糠衷O備都符合預期,四款筆記本都接近各自的峰值功率;iPhone 12系列表現(xiàn)正常。除了Air2,其他三款iPad也都在30W左右。安卓機型中除了一加 8T,其他倒是沒有超過20W的設備,也是正常情況,且看其他接口。
將數(shù)據(jù)放在柱狀圖當中,四臺筆記本自然排在最前,然后便是iPad與iPhone,后面才是安卓手機等。2、USB-C2兼容性測試
再看有PPS的USB-C2,代表機型是黑鯊3S,功率達到36W,可堪一用。
C2與C1的兼容性測試總體相差不多,除了幾款兼容PPS的機型比較出眾,所以為了方便大家查閱,僅將幾款PPS機型列出??梢钥吹?,相比它們在USB-C1表格中不足20W,有了PPS后,終于雄起,沒有一款低于20W的機型,好幾款都上到30W。3、USB-C3兼容性測試
USB-C3接口的代表則是iPhone 12 Pro,功率約為19.55W。
可以看到在最高20W的PD快充,筆記本和iPad的功率自然也上不來;Switch反倒比以往強一些;表現(xiàn)最好的是三個iPhone 12和安卓中的一加 8T。
柱狀圖也很清楚,一加 8T排在最前,隨后便是三款iPhone 12,然后是筆記本和iPad之流。4、USB-A兼容性測試
USB-A接口作用不小,先看華為Mate 40 Pro握手私有協(xié)議,功率超過22W。
iPhone 12系列自然無法快充,僅為10W左右,安卓稍強,華為、魅族表現(xiàn)不錯。
柱狀圖當中,兩款華為旗艦排在最前,值得一提的是魅族16th Plus能達到17W左右,說明USB-A接口兼容的PE協(xié)議效果不錯。充電兼容性測試小結長話短說,本章節(jié)兼容性測試驗證了上一張快充協(xié)議測試的結果,四個接口可以說“各司其職”。C1與C2都最大支持100W PD快充,C2更兼容PPS,對一眾PPS機型友好;C3可以說是為iPhone 12專設,但安卓旗艦也可以用;USB-A接口屬于“查缺補漏”,方便各種需要A口的設備使用。這種搭配堪稱齊全。可能有人要問,三個USB-C接口這樣設置豈不是不支持盲插?筆者理解有二,其一、成本與技術,三C口盲插可能需要更復雜的技術帶來更高的成本;其二沒必要,“各司其職”對大部分人來說也算搭配合理,足夠使用。四、多口同時輸出經(jīng)過上面的快充檢測和兼容性測試,我們可以看到充電器的性能確實不錯,下面來看看多口同時輸出時的效果吧。1、USB-C1+USB-C2
MacBook Pro 16(USB-C1)約為60W,iPad Air4(USB-C2)功率約為30W左右。2、USB-C2+USB-A
MacBook Pro 16(USB-C2)約為43W,魅族17 Pro(USB-A)功率約為15W左右。3、USB-C1+USB-A
MacBook Pro 16(USB-C1)約為60W,魅族17 Pro(USB-A)功率約為15W左右。4、USB-C3+USB-A
華為P40 Pro(USB-C3)約為10W,魅族17 Pro(USB-A)功率約為9W左右。5、USB-C1+USB-C2+USB-C3
MacBook Pro 16(USB-C1)約為60W,iPad Air4(USB-C2)約為30W,魅族17 Pro(USB-C3)功率約為16W左右。6、USB-C2+USB-C3+USB-A
MacBook Pro 16(USB-C2)約為43W,華為P40 Pro(USB-C3)約為10W,魅族17 Pro(USB-A)功率約為18W左右。7、USB-C2+USB-C3+USB-A
iPad Air4(USB-C2)約為30W,魅族17 Pro(USB-C3)約為9W,華為P40 Pro(USB-A)功率約為10W左右。8、USB-C1+USB-C3+USB-A
MacBook Pro 16(USB-C1)約為43W,魅族17 Pro(USB-C3)約為9W,華為P40 Pro(USB-A)功率約為10W左右。9、USB-C1+USB-C2+USB-C3+USB-A
MacBook Pro 16(USB-C1)約為60W,iPad Air4(USB-C2)約為16W,魅族17 Pro(USB-C3)約為9W,華為P40 Pro(USB-A)功率約為10W左右。五、充電實測相信大家對充電器的性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就在“實戰(zhàn)”中檢驗吧。1、筆記本全程充電首先進行筆記本全程充電測試,模擬生活的使用場景,使用充電器最強大的USB-C2接口為MacBook Pro 16充電,來看一下充電全程的變化。
經(jīng)過短暫開機時間,功率到達了20V 5A的功率檔位;大功率輸入持續(xù)了約50分鐘,然后電流和功率開始階梯式下降直至1小時40分;隨后功率隨著電流的逐漸下降而下降直至結束。最高功率為19.57V 4.59A 90.82W。
充電測試數(shù)據(jù)制作成曲線圖,摩米士100W 3C1A氮化鎵充電器(橙色曲線)半小時為MacBook Pro 16充入34%電量,1小時充入66%電量,全程耗時約2小時23分。將其與之前的斯泰克130W充電器(藍色曲線)進行對比,可以看到兩條曲線相差不大,都很快。2、手機全程充電然后進行手機全程充電測試,模擬生活的使用場景,使用充電器最強大的USB-C2接口為iPhone 12 Pro充電,來看一下充電全程的變化。
手機開機后經(jīng)過短暫震蕩,功率到達了 9V 2.22A 的功率檔位,大功率輸入持續(xù)了約 17分鐘,電流開始出現(xiàn)階梯式下降;約 50分鐘后,電壓降至 5V,電流來到 1A;隨后電流和功率開始逐漸下降直至充電結束。期間最高功率為 9.04V 2.2A 19.96W。
充電測試數(shù)據(jù)制作成曲線圖,摩米士100W 3C1A氮化鎵充電器(橙色曲線)半小時為iPhone 12 Pro充入60%電量;1小時充入87%電量;全程耗時約1小時40分。將其與蘋果20W充電器(藍色曲線)進行對比,可以看到兩者幾乎一致,達到iPhone 12 Pro的最頂端。3、最大輸出功率
使用EB程控電子負載測試摩米士100W 3C1A氮化鎵充電器的最大輸出功率,以0.1A為電流步進幅度,10秒為時間間隔,最終錄得充電器的最大輸出為19.5V 4.9A 95.6W。4、一小時滿載穩(wěn)定性
按照額定功率20V 5A滿載對充電器進行穩(wěn)定性測試,測試時間為一小時,測試過程中電壓值呈水平直線,無明顯波動情況,長時間滿載也十分穩(wěn)定。5、溫度測試得益于氮化鎵功率器件成功量產(chǎn)商用,大功率充電器小型化得以實現(xiàn),讓消費者可以享受這種新時代科技,很多讀者非常關心氮化鎵充電器發(fā)熱量,所以我們加入了溫升測試,但首先要明白幾個溫升測試小知識。充電器熱量跟功率密度、效率值、內部方案設計、環(huán)境溫度等等有關,功率密度低的產(chǎn)品因為體積大有足夠的空間讓元件布局隔開,表面溫度會較低,但體積往往十分巨大。而功率密度高的產(chǎn)品,內部往往采用了立式插板元件堆疊等設計,盡可能地將充電器做小方便用戶攜帶,理論上溫度會比功率密度低的產(chǎn)品熱。另外單口充電器與多口充電器因為電路設計上不同的發(fā)熱也有區(qū)別,單口充電器屬于AC to DC直接輸出方式,多口充電器則是AC to DC to DC,經(jīng)過二次壓降發(fā)熱量相對單口充電器會高一點。作為參照,滿載一小時測試中,低功率密度的氮化鎵充電器滿載溫度一般在60-70度之間,而高功率密度的單口氮化鎵充電器一般在70度左右,高功率密度的多口氮化鎵充電器溫度一般都會超過70度。
對充電器的溫升進行測試,測試條件為在溫度約為25℃的恒溫箱中以20V 5A 100W的功率持續(xù)輸出一小時的溫升情況進行測試。開始測試前,充電器的溫度整體約為25℃,一小時后,當前最高溫度為69.5℃,溫升上升了44.5℃。
再來看另一面的溫度,最高溫度為66℃,溫度提高了41℃。溫升測試小結一小時滿載溫升環(huán)節(jié)是用來測試充電器在極限使用的情況下的發(fā)熱情況,用戶日常使用中很少會遇到這種長時間滿載的情況。手機、平板、充電寶等數(shù)碼設備功率不大,溫升會較為緩和,而筆記本充電則會隨著電量逐漸飽和而降低功率,發(fā)熱也會同步降低。目前國家標準中對充電器表面溫度要求是,不高于95度。摩米士100W 3C1A氮化鎵充電器測試最高溫度表現(xiàn)不錯,符合標準。六、紋波、轉換效率及待機功耗前面的基礎性能測試以及極限場景測試基本能夠讓我們了解一款充電器的優(yōu)劣,很多朋友想“進階”一下,了解充電器一些難以顯現(xiàn)的細節(jié)數(shù)據(jù),比如紋波和轉換效率等。1、紋波測試摩米士100W 3C1A氮化鎵充電器在220V 50Hz交流輸入的情況下進行了空載與重載的紋波測試,測試結果如下:
空載情況下:五個檔位輸出時紋波峰峰值從17.6mVp-p到28mVp-p不等。
重載情況下:十個檔位輸出時紋波峰峰值從20.8mVp-p到33.6mVp-p不等。充電器在110V 60Hz交流輸入的情況下進行了空載與重載的紋波測試,測試結果如下:
空載情況下:五個檔位輸出時紋波峰峰值從16.8mVp-p到78.4mVp-p不等。
重載情況下:十個檔位輸出時紋波峰峰值從21.6mVp-p到36mVp-p不等。紋波測試小結國家標準中充電器紋波要求是不高于200mVp-p,摩米士100W 3C1A氮化鎵充電器在110V 60Hz、220V 50Hz輸入電壓下,所有輸出功率紋波峰峰值均低于200mVp-p這個標準很多,表現(xiàn)不錯。2、轉換效率測試充電器在220V 50Hz和110V 60Hz交流輸入的情況下分別進行了轉換效率測試,測試結果如下:
220V 50Hz下,將摩米士100W 3C1A氮化鎵充電器在各個電壓檔位的輸出功率拉滿進行測試:五個檔位測得插線板AC端輸入功率和USB端輸出功率,通過計算,可得充電器的轉換效率從79.73%到92.18%。
110V 60Hz下,充電器的轉換效率從78.79%到90.76%。轉換效率測試小結充電器本質上是一種轉換設備,過程中會有損耗,以熱量的形式散發(fā)出來。轉換效率指的是充電器輸出功率和輸入功率的比值,也就是對電能的利用效率,轉換效率越高越省電。摩米士100W 3C1A氮化鎵充電器在110V 60Hz和220V 50Hz交流輸入的各個電壓檔位下共測試出十個數(shù)據(jù),從78.79%到92.18%不等,表現(xiàn)不錯。3、待機功耗測試
經(jīng)過功率計測試,摩米士100W 3C1A氮化鎵充電器在220V 50Hz的空載功耗為0.117W,換算下來一年損耗的電能約為1.02KW?h,若市價電為0.6元/KW?h,則充電器一年的空載功耗約為0.6元左右。110V 60Hz時的空載功耗為0.084W,換算下來,一年損耗的電能約為0.73KW?h,若市價電為0.6元/KW?h,則充電器一年的空載功耗約為0.44元左右。充電頭網(wǎng)總結摩米士100W 3C1A氮化鎵充電器采用“開門”式包裝,以磁力為引,方便實用。充電器采用方正造型,過渡處做了曲面處理,拿在手中手感不錯,重量適中,外觀簡潔,整體以白色為主,風格比較百搭,適用于各種場景。充電器凈重約為207.5g,三圍約為31.16*59.87*75.04mm,體積為142.24cm3。功率密度方面,如果以100W計算,功率密度達到0.7W/cm3。快充協(xié)議方面,四個接口各自不同。USB-C1和USB-C2兩個接口兼容協(xié)議廣泛,最大功率都是100W,各功率段齊全,只是C2比C1多了QC4.0+和一組PPS,對一些兼容PPS的機型友好。USB-C3接口相當于為iPhone 12專設,支持PD快充最高20W左右。唯一的一個USB-A接口也很有用,畢竟除了一眾安卓手機外,各種數(shù)碼設備許多都需要USB-A接口,它的存在可以幫助這款充電器兼容更多的設備。兼容性測試中,四個接口可以說“各司其職”,測試結果基本上與充電協(xié)議一致。在全程充電中,筆記本和手機都是巔峰水平,后面的各項測試結果都屬中上,確實不容易。總而言之,摩米士100W 3C1A氮化鎵充電器同樣屬于“大而全”的產(chǎn)品,功能性上毋庸置疑,體積上得益于氮化鎵的應用,堪稱小巧,確實不易。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