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消息,您感到傷心和擔憂,完全可以理解。中國鞋業(yè)大王(以下簡稱“鞋王”)作為曾經的行業(yè)巨頭,其門店的關閉確實給很多老顧客帶來了不便和失落感,尤其是在那個年代,鞋王以其物美價廉和豐富的選擇成為了很多人的購買首選。
這種大型零售連鎖企業(yè)的調整和轉型,在市場經濟環(huán)境下時有發(fā)生,可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1. "市場競爭加?。? 隨著電商的興起和各種新零售模式的沖擊,線下實體店面臨巨大壓力。
2. "經營模式調整:" 公司可能進行戰(zhàn)略收縮,調整門店布局,或者轉型為不同的商業(yè)模式。
3. "消費習慣改變:" 年輕一代消費者更多傾向于線上購物、個性化定制或追求品牌。
4. "成本壓力:" 租金、人力等運營成本不斷上漲。
"那么,現在上哪兒買鞋呢?其實選擇依然很多:"
1. "其他大型連鎖鞋店:" 像鴻星爾克、361°、安踏、李寧等本土運動品牌,以及優(yōu)衣庫(Uniqlo)等綜合性快時尚品牌,通常都有廣泛的線下門店網絡,商品種類和價格也比較豐富。
2. "品牌專賣店/專柜:" 如果你喜歡特定的國際品牌,如耐克(Nike)、阿迪達斯(Adidas)、新百倫(New Balance)、彪馬(P
相關內容:
百麗,昔日的中國鞋業(yè)大王如今卻面臨著銷量下滑,業(yè)績下跌,股市停牌待價而沽的慘淡局面……
夏天來啦,一到換季,就是買買買的時候。新衣服不用說,新鞋子也是少不了的。
說到鞋子,你們最先想起的什么牌子?
耐克、阿迪達斯、邦威、彪馬……很好很運動。
那國產單鞋呢?想必就是達芙妮、百麗、Tata他她、百思圖、天美意、森達……
但你知道嗎?以上提到的這些品牌,除了達芙妮,都是百麗國際旗下的。
可能你會感到驚訝,但更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百麗這個擁有著眾多自營品牌,還代理著耐克、阿迪達斯等眾多國際運動品牌的鞋業(yè)大王如今面臨著銷量下滑,業(yè)績下跌,股市停牌待價而沽的慘淡局面……
股市停牌、待價而沽的鞋業(yè)大王
今年4月,又到了各家企業(yè)發(fā)年度財報的時候了,百麗國際卻突然停牌,只留下了一份“股價敏感性質”的公告:
據彭博社消息稱,鼎輝投資正在和百麗國際管理層就收購一事進行洽談,交易價格可能是57億美元。根據停牌時的收盤價格5.27港元,百麗當時的估值為444.5億港元。盡管百麗估值近年來已遭嚴重縮水,已不到市值高峰期的50%,但協商價格依然低于公司估值。更有分析師認為,收購方看重的并非是百麗旗下的品牌,而是其代理的運動品牌及分銷渠道等。
百麗到底是怎么了?
說起百麗,相信很多小仙女都不會陌生,即使你不一定買過,但想必你也曾在百貨大樓里邂逅過這個品牌logo;又或者你對這個聽起來像是媽媽款的品牌不感冒,但其實在你選擇Tata、百思圖等品牌時,錢同樣也是流進這家公司的。而這些正正印證了當年百麗CEO盛百椒說出的那句“有女人的地方就有百麗”。
百麗,作為中國第一大鞋業(yè)品牌,出生于1979年的香港,其名字取自法語Belle(美人),是由香港鞋商鄧耀一手創(chuàng)辦。開始,他只是在內地加工產品,后來直接將專賣店開在了大陸內地,并以特許經營模式發(fā)展銷售網絡,杜絕市場上假貨的銷售途徑。
2007年,百麗國際在香港聯交所上市,市值高達670億港元,一度成為“中國鞋王”。上市后,百麗國際陸續(xù)收購了Fila、妙麗、江蘇森達、美麗寶等品牌,成為“中國鞋業(yè)規(guī)模最大”的公司。
據全國大型零售企業(yè)商品銷售調查統(tǒng)計顯示,百麗國際下BeLLE百麗、Tata他她、Teenmix天美意、STACCATO思加圖、BASTO百思圖、SENDA森達六個品牌女鞋分別榮列2015年度同類產品市場綜合占有率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七、第九位。四舍五入都能稱霸整個榜單了,好嗎?
傳統(tǒng)鞋業(yè)的低潮期?
事實上,不止是百麗,國內眾多的傳統(tǒng)鞋業(yè)都面臨著業(yè)績下降、銷量下滑,甚至是虧損的情況。
達芙妮2016年營業(yè)額下滑22.4%,凈利潤虧損8.19億港元;女鞋品牌星期六的營業(yè)收入和凈利潤也分別下滑9.64%和3.96%。千百度盡管營收、利潤均有所增長,但去年關閉了33家表現欠佳的自營零售店、65家第三方零售店。
和蓬勃發(fā)展的運動鞋業(yè)服裝行業(yè)相比,整個女鞋市場都不太景氣。根據歐睿咨詢的數據,2016 年國內女鞋市場首次出現下滑,銷售額為 1766.2 億人民幣,同比下降了 1.3%。
達芙妮在2016年財報中將虧損原因歸結為“由于中國消費者現在更多外出旅游而使其見聞及閱歷增加、加上城鎮(zhèn)化進程、智能手機以及其他創(chuàng)新科技的滲透率不斷提升等,均導致其消費行為較以往更快轉變?!?/p>
但是,像百麗這樣的鞋業(yè)“老大哥”自身就沒有問題嗎?
把電商平臺當做促銷甩貨之地,你不狗帶誰狗帶?
討論傳統(tǒng)品牌的衰落,好像總是逃不過一個永恒的話題——電商的沖擊。就像達芙妮財報中所說的那樣,智能手機及其他創(chuàng)新科技讓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和消費習慣都發(fā)生了變化。
以前,買鞋子要去鞋店逛逛看看再試一試,現在大家都習慣在手機或在電腦上網購。但傳統(tǒng)品牌真的就沒有發(fā)現電商平臺的重要性嗎?
當然不是啦,沒有點商業(yè)嗅覺,大佬們又怎么能把一家原來只有200萬港元注冊資金的小鞋廠發(fā)展成670億市值的大企業(yè)。再說啦,陸續(xù)倒閉的門店也是一種信號——2014年起,百麗的開店速度開始出現了“負增長”甚至反轉,特別是2016年6至8月,百麗集團在內地關閉了276家門店,基本上是每天關3家,然后到今年2月份的時候,百麗在全國只剩下了13062家鞋店。
早在2009年,百麗國際就開始涉足電子商務。先是成立了淘秀網,后又正式上線百麗集團投資的優(yōu)購網上鞋城;2011年8月19日,又將淘秀網合并至優(yōu)購網上鞋城。2013年,完成11億元銷售額的優(yōu)購更名為優(yōu)購時尚商城,向時尚電商轉型。
電商轉型沒有錯,但是價格策略上出了問題了。本來,百麗的線下定價還算合理,但為了在線上呈現低價優(yōu)惠,就不斷提高線下的售價。產品價格的抬高透支了線下的品牌影響力,再加上鞋子品牌的忠誠度不高,又便宜又沒有線下包袱的快時尚品牌逐漸成了消費者的選擇。
▲優(yōu)購網頁面
線下銷售的不給力,也使得百麗的存貨周期變長了(2013/14 年鞋類產品存貨周期為 190 天;兩年之后增加至 261 天)——也就是說產品從出廠到賣出的時間變久了。百麗只能靠在線上的電商平臺上打折來促銷掉積壓的產品。
自家的電商網站成為了過時庫存商品的促銷平臺,百麗,你說你不狗帶誰狗帶?
定位模糊,缺乏競爭力,真的是迷之尷尬
百麗國際作為中國鞋業(yè)中規(guī)模較大的企業(yè),擁有著眾多的自營品牌和代理品牌。這是他的優(yōu)勢,但有時候也是他的包袱。
目前,百麗國際旗下的自營品牌主要包括百麗、天美意、他她、思加圖、真美詩、美麗寶、森達、茵奈兒、百思圖、JIPIJAPA等。但就消道長觀察來看,品牌之間的定位并未有太大差異。
以天貓旗艦店為例,Tata他她、百思圖和天美意的店鋪介紹和產品風格都是定位時尚潮流,以女性單鞋為主,價格也是在200-800元之間,經典款式也相差不大。
▲天美意售價328的小黑鞋
▲Tata他她售價368的小黑鞋
而百麗國際旗下的主打品牌百麗也和另一自營品牌思加圖定位相似,用戶定位都是以都市精英、高檔白領女士,價格也是在200-2000元之間。雖然百麗的產品線多了靴子這一品類,但單鞋上,款式差異不大。
內部沒有形成合理的品牌矩陣,外部競爭來說,也是迷之尷尬……
300-800元的中端價格上,百麗的價格沒有大東和達芙妮便宜,定位又遠比不上Tod's和Jimmy Choo高端;1000-2000元的價位上,消費者則更愿意選擇海淘的大牌。網友sunqi表示:“海淘的鞋牌子更大,價格更低,款式也好看。國外幾個網站經常有活動,部分鞋價格低到200多,都是大牌,收入低,物價又高,用最少的錢買最值得貨”。
所以羅,大家不買你家的鞋子能怪得了誰【攤手┑( ̄Д  ̄)┍】
時尚新潮流,運動新風尚,百麗都跟不上
之前,消道長在朋友圈做了一個小調查,想看看大家在選購鞋子時會更看重哪一些因素?其中,款式和舒適是提及率最高的,其次則是價格、做工、質量等。
想想也是,現在的年輕人追求時尚,往往鞋子能穿一個季度就夠了,能保證不磨腳舒適的前提下,款式好不好看成為了重中之重,耐磨耐穿材質問題似乎可以忽略不計。
從設計上而言,百麗還是傳統(tǒng)的老三樣,無新意,甚至來說顯得有點土。同樣價位的時尚女鞋品牌小 CK “Charles & Keith”對比之下設計新穎,流蘇、綁帶、尖頭、細跟,更受年輕消費者追捧。
當快時尚品牌zara每季度90%的鞋都是新款,電商品牌們都將生產周期視為金錢,據媒體報道,“百麗內部,大膽創(chuàng)新的鞋款比例每年最多只占到40%,其余60%則是基于頭一年暢銷款的小修小改?!?/p>
而且百麗作為家族企業(yè),新款設計需要重重報批,再是生產加工,據說一款新鞋從設計圖紙到產品上市需要3-6個月時間,再加上季節(jié)變動。百麗完全跟不上潮流的變動。
像現在當下最流行的小白鞋、綁帶鞋、絨球裝飾鞋……沒有一款來自百麗旗下品牌。往往是一個鞋款流行了一陣子,百麗的品牌才會跟隨上來。
說到小白鞋,就不得不說最近一直流行的運動風潮。這也是傳統(tǒng)鞋品牌一直甩鍋的對象:因為運動風潮的流行,年輕人都喜歡選擇運動鞋,而不是他們一直以來主打的單鞋、涼鞋等。根據歐睿咨詢的數據,耐克在女鞋市場所占的份額在過去兩年之內幾乎擴大了一倍,達到了4.7%
自從阿迪達斯的 Stan smith 走紅之后,幾乎所有鞋履品牌都推出了小白鞋。小白鞋從 2014 年被穿上 Celine 秀場已經紅了 3 年了,熱潮至今都未消退。阿迪達斯在中國女鞋市場的市場份額從 2014 年的 1.4% 增長到了去年的 2%。
百麗旗下的 12 個品牌都以更正式的鞋款為主,這些品牌中很少有運動鞋的身影。按照財報的語言就是“時尚鞋、正裝鞋過度覆蓋,運動休閑風格占比相對不足。”
潮流在此,百麗也不得不跟,雖然跟得有點慢。但接近400元的價格,還是嚇到消道長了。
那啥,消道長還是再省點錢買阿迪達斯的三葉草吧~
如果是你,你會選誰呢?
歡迎關注“消費者報道”微信公眾號,我們是中國第一家專注于商品對比測評的媒體,用獨立、專業(yè)、客觀的實驗室數據為你遴選好產品,揭示差產品,做品質生活的保衛(wèi)者、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運動引領者!我們已經對比測試過900多個產品,快快關注公眾號進行查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