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掌柜” (Yáng Zhǎngguǎi) 這個詞,在上海灘(指20世紀上半葉的上海)是一個非常具有時代特色和地域色彩的詞語。它通常指的是在上海這個國際化大都市中,"掌管、經營或管理外國企業(yè)、商店、洋行或相關事務的中國人"。
理解這個詞的關鍵點:
1. "“洋” (Yáng):" 指的是與外國、西方或“洋人”有關的事物。
2. "“掌柜” (Zhǎngguǎi):" 是舊時中國對商店、企業(yè)或機構負責人的稱呼,類似于“老板”、“掌門人”或“經理”。這個詞帶有濃厚的傳統(tǒng)商業(yè)色彩。
"為什么會產生“洋掌柜”?"
20世紀上半葉的上海,是遠東最大的國際都市,五方雜處,外國勢力(尤其是西方列強)影響深遠。大量的洋行、外資企業(yè)、西式商店、酒店、銀行等在上海設立。這些機構需要本地人來負責日常的運營、管理、與本地客戶和官員打交道、招聘員工、采購本地物資等。
"語言和文化優(yōu)勢:" 當時上海有大量接受過西式教育或熟悉西方語言和商業(yè)習慣的中國人。他們比純粹的“洋人”更了解中國的市場、習俗和人際關系,也更容易與本地人溝通。
"成本和效率考慮:" 聘用本地人
相關內容:
掌柜:愛麗
品牌:波斯愛麗
地址:漕河涇科技園
清晨,人民公園相親角的樹下,一位裹著紅色馬面裙、頭戴發(fā)簪的異國姑娘架起手機支架,用中文對著鏡頭笑道:“今天帶大家看看上海人怎么‘推銷’自家孩子!”她叫愛麗,今年30歲,是一位來自伊朗的網紅博主。
短短5個月,她在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發(fā)布了300余集短視頻,粉絲突破80萬,獲得全平臺幾個億播放量。鏡頭里的她時而穿著漢服漫步上海街頭,時而端坐案邊專注地寫書法、撫古琴。愛麗本人比視頻上更顯清瘦漂亮,深邃的眼眶,高高的鼻梁。一口流利且語速頗快的中文,讓人在交流中常常忽略了她是個外國人。

愛麗游古鎮(zhèn)
在伊朗的大學中文系本科畢業(yè)后,愛麗先后就職于華晨寶馬伊朗分部和中國駐伊朗大使館。去年9月,她搬到上海生活,從此開啟“網紅”的工作。她帶領著三人小團隊,用鏡頭述說著不一樣的上海故事?!拔乙粋€老外在中國”是她最具代表性的開場白。在松江的家里和餡包餃子、帶伊朗朋友暢游七寶古鎮(zhèn)、在豫園門口做街頭采訪......新能源汽車、大疆攝像設備玩轉體驗,書法茶道樣樣精通,她的努力不僅讓更多伊朗人了解了中國,還影響了許多伊朗國內的學弟學妹,使他們也喜歡上了這個遙遠而又充滿魅力的國度?!拔椰F(xiàn)在在中國不像個老外,倒是像個老‘內’了”,愛麗笑道。
生活中的愛麗,最喜歡吃的就是火鍋,有時回伊朗還會心心念念麻辣火鍋?!吧虾J俏业牡诙€家?!彼谒山庀路孔?,平時愛騎著自己的粉色小電驢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

愛麗在中國駐伊朗大使館
愛麗的中國情緣始于童年。從4歲起,她就跟著爸爸一起看中文頻道。由于時差關系,父親總是雷打不動地在4:30起床,對著CCTV頻道一看就是幾個小時。長大后,愛麗如愿考入沙希德·貝赫什提大學中文系學習漢語與中國文化。十幾年前,愛麗便開始在ins 上向全世界展示中國的美好。當年電視機前的“小觀眾”,如今成為了億萬流量的上海“網紅”。愛麗還有個小目標:籌備跨境電商賣開心果、藏紅花等伊朗本土產品,策劃中伊文化旅游,她想繼續(xù)擔當中伊文化交流的使者。
談到未來,愛麗滿心期待著,希望有一天能把爸爸帶到中國,讓他親眼看看這個常在凌晨四點半的電視中出現(xiàn)的國家,相信爸爸一定會無比開心。
新民晚報實習生 牟家慧 新民晚報記者 馬曉荔
原標題:《上海灘上“洋掌柜” | 伊朗姑娘愛麗,如何在上海成為“網紅”》
欄目編輯:梅瓔迪
來源:作者:牟家慧 馬曉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