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ed關店,賺男人的錢真難” 這句話反映了幾個層面的信息:
1. "Selected 的策略調整或失敗:" Selected 作為曾經(jīng)的潮流服飾品牌,近年來確實面臨挑戰(zhàn),其關店消息表明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可能下降,或者其“賺男人的錢”這一目標市場的策略未能有效執(zhí)行。
2. "男性消費市場的復雜性:" 這句話點出了面向男性消費群體進行商業(yè)活動的難點。
"需求差異:" 男性在服裝、配飾等方面的需求可能與女性不同,更注重品質、實用、風格簡潔或特定品牌象征,變化可能相對緩慢。
"購物習慣:" 男性購物可能更傾向于目的明確、快速決策,對導購和復雜體驗的依賴性相對較低。他們可能更愿意通過線上渠道購買,或者只在特定場合(如節(jié)日、特殊活動)進行購物。
"品牌忠誠度:" 男性消費者可能對品牌的忠誠度相對較低,更容易被價格、折扣或新的潮流趨勢吸引。
"表達方式:" 男性在消費時可能不那么注重通過商品表達個性或情感,更偏向于功能性或象征性消費。
3. "商業(yè)挑戰(zhàn):" “真難”表達了一種無奈和挑戰(zhàn)感。無論是品牌方還是零售商,在嘗試吸引和留住男性消費者時,都需要更精準的定位、更具吸引力的產品、更便捷的購物體驗
相關內容:

近日,綾致集團近日發(fā)布Selected(思萊德)終止零售業(yè)務告知函:2022年4月,綾致股東會已做出重要決定,將于今年7月31日前關閉Selected(思萊德)在中國的1300多家線下零售店鋪。
為此,駝鹿新消費向Selected天貓官方客服求證,客服表示對于關店消息是真的,且客服表示Selected將持續(xù)運營至2022年7月31日,之后將會關閉。其他更多消息則以官方通知公告為主。

如果你不太了解Selected這個品牌,那一定知道它另一個兄弟品牌,JACK&JONES,還有姐妹品牌ONLY和VERO MODA,他們同屬綾致集團旗下,Selected和ACK&JONES主要售賣男裝,ONLY和VERO MODA則主要銷售女裝。在國內一些商場里,這四家品牌常常齊聚,80、90后的年輕人大多都進去逛過,價格基本都在幾百元左右。
Selected(思萊德)14年前進入中國市場,迄今為止已在中國開設超過1300家店。而如今卻要在短短4個月時間內全部關閉,令人不勝唏噓。
尷尬局面
事實上,Selected走到今天,并不是沒有征兆。在此之前,國內男裝市場早已開始萎縮。
根據(jù)歐睿數(shù)據(jù)顯示,2011年之前,我國男裝市場曾經(jīng)歷一段高速擴張期,市場增速維持在雙位數(shù)水平;12年開始,渠道紅利不再,市場增速大幅降低;2014年后,中國男裝市場穩(wěn)定在中低個位數(shù)的增長中樞,市場規(guī)模平穩(wěn)增長;2020年受疫情沖擊,男裝市場規(guī)模大幅萎縮至5108億元,同比下降12%。
國內男裝的尷尬局面,可以說,從宏觀到個體都稍顯“荒涼”。
從宏觀來看,在服裝行業(yè)的細分領域,女裝的銷售額遠遠超出男裝。根據(jù)前瞻產業(yè)研究院的分析統(tǒng)計,2018年國內服裝行業(yè)零售組成中,男裝銷售額為8258億元,女裝銷售額為12249,女裝比男裝的銷售多出了近三分之一的份額。因此,業(yè)內人士大膽預測,到2023年,我國服裝細分市場中男裝的市場份額還會隨著后疫情時代的到來同比減少。
從個體來看,男人天生對服裝的消費不敏感,服裝消費的占比在男性消費構成的占比寥寥可數(shù)。駝鹿新消費此前走訪了北京最熱鬧的商場合生匯調研服裝市場,通過觀察,除去像李寧、阿迪達斯那樣男女裝混賣的品牌,在所有服裝店鋪中,專賣男裝的品牌占了所有服裝店鋪的10%都不到,而且門可羅雀。
大多數(shù)男性對服裝類型的選購都比較單一,對男裝品牌也沒有很強的粘合度,他們講究的是實用至上,除了有特殊置裝需求的行業(yè)群體,男性一般不會花太多的時間與金錢成本去購買各式各樣的服裝。
其實,國內的男裝品牌上市企業(yè)有很多,有海瀾之家、七匹狼、雅戈爾、紅豆股份、九牧王、杉杉品牌、希努爾、報喜鳥、中國利郎等。駝鹿新消費整理了大眾較熟知的前三個品牌,2015年,海瀾之家的市值曾超800億元,目前僅200多億元,降低了1/4;同樣在2015年市值達到巔峰的七匹狼,市值是現(xiàn)在的6倍;雅戈爾的市值也較巔峰時期的600多億元直接腰斬至目前的超300億元。
憑借“男人的衣柜”聞名的海瀾之家,2021年3月,海瀾之家更改了公司名稱,由“海瀾之家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海瀾之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同時提出“多品牌、全品類、集團化”戰(zhàn)略。

“改頭換面”后的海瀾之家也交出了看似不錯的成績單,2021年海瀾之家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201.88億元,同比增長12.41%;凈利潤為24.91億元,同比增長39.60%。同比實現(xiàn)了兩位數(shù)大幅增長。2019年-2021年,海瀾之家營業(yè)收入分別為219.7億元、179.59億元、201.88億元,雖然重新拉回到200億的規(guī)模,但是仍沒有達到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
另一服裝巨頭“七匹狼”2004年作為第一家中國服裝企業(yè)成功上市,何其風光,但現(xiàn)在,七匹狼已關掉了上千家門店,負債達30億元。

被稱為“股神”雅戈爾就比較“奇葩”了,做的是男裝的生意,賺的卻是房地產和投資的錢。上市24年,雅戈爾投資收益超過400億元,為業(yè)績做出了重大貢獻,被股民稱為“股神”。
雙重打擊
一邊是男性衣柜里的衣物寥寥無幾,一邊是男裝品牌的庫存卻堆積如山。衣服總是要穿的,只不過在商家的倉庫里... ...
至于思萊德閉店的原因,綾致中國的告知函中表述了兩點:
第一,思萊德的品牌調性,無法適應消費市場的巨大改變。2020年以來的后疫情時代帶來了消費習慣的巨大改變。思萊德所堅守的男士商務剪裁和商務休閑單品牌調性,已經(jīng)不能適應市場的需要。
思萊德嘗試進行風格的轉變,開創(chuàng)了新品牌“銀標”系列,以舒適耐用的風格彌補商務風格的不足,同時開發(fā)聯(lián)名款等等,但是都收效甚微。
第二,線下購物中心和百貨商場的客流量大幅減少。線上的沖擊是一方面,而另一方面的疫情讓線下的生意更是雪上加霜。線下消費市場的疲軟和難以下調的租金成本,使得思萊德應對消費市場轉型的目標變得遙不可及。
當下的快消時代,傳統(tǒng)的線下經(jīng)營已經(jīng)適應不了后疫情時代消費習慣的巨大改變。也許可以說,在疫情前,線下經(jīng)營的的困境就已經(jīng)形成了。線下客流量的減少,難以覆蓋高額的商場店鋪租金和人工成本,庫存積壓也越來越多,這些以Selected為代表的傳統(tǒng)男裝品牌無法應對當下急劇的市場轉型,只能“斷臂求援”了。
2018 年海瀾之家期末存貨余額高達 94.7 億,占當年營收近 50%,2021年財報指出,海瀾之家報告期末存貨81億元,較年初增加了7億元,上升9.49%,存貨周轉天數(shù)為233天。
雅戈爾的2021年半年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雅戈爾的存貨金額為165.75億元,占總資產的比例高達約19.67%。
男裝出路在哪?
不止男裝,這些年快時尚品牌,即便是女裝品牌也是艱難度日。H&M、ZARA,到美特斯邦威、不管是歐美系、韓系、日系,還是本土品牌,各種風格各種價位的快時尚品牌,都越來越難討得消費者的歡心。
隨著國人文化自信、消費水平日漸提高,Z世代的消費意識覺醒,消費觀念逐漸改變。對于很多外國牌子的品牌溢價,國內消費者并不買單,而國內男裝品牌的“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重,伴隨著線上電商、國潮品牌越來越多,上一批消失的快時尚品牌市場份額正在被瓜分。
從傳統(tǒng)用戶覆蓋率而言,80后、90后的男性消費者也通過手機的普及越來越成為線上品牌的擁護者,他們認為更加方便的互聯(lián)網(wǎng)體驗才是購買服裝的便利入口,無論是價格、支付方式還是運輸方式,電商購買已經(jīng)成為中堅階段男性的第一選擇。
另外,有時候“高不成低不就”也成了從前這些男裝品牌尷尬的定位。30+的男性要么追求便利,要么也會追求質量,品牌知名度,購買一件千元、萬元的衣服,比百元更能彰顯地位與體面。
時尚是瞬息萬變的,很多人吐槽國內時尚進入了5G時代的話,男裝還停留在“大哥大”階段,呆板、經(jīng)典的黑灰白三色總是給人很老氣的感覺。另一方面,國內男裝文化發(fā)展緩慢也是品牌男裝行業(yè)發(fā)展停滯的主要原因。
從用戶增量而言,以95后為代表的Z世代人群和增長迅速的小鎮(zhèn)青年,也迅速成為快消行業(yè)的主要人群,尤其是后疫情時代。這個階段的年輕人對線上的依戀和對定制化的渴求,各種電商平臺、直播平臺更是讓他們早就“拋棄”了線下購買的方式,而選擇了更為個性、便捷的多種線上購買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潮牌”在當下已成為年輕人選擇服裝、服飾的重要考量。特別是國潮崛起,更是重塑了當代年輕人的消費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