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從臺北的陰雨中起飛,飛機穿越厚重云層,冬日揮之不去的濕冷空氣讓人有些落寞,不到一小時,當機身穿透云霧,陽光從蔚藍天空傾瀉而下,山與海交織著,心暖和了,臺東也到了。
延伸閱讀:
臺中生活風格品牌,從侘寂空間中感受風土、舊物、時光的美好在臺東展開人生新篇章
出發(fā)前,Jimmy 特別叮嚀,希望我們能見到房子沐浴在晨光中的美麗模樣。坐落于臺東建和一隅,以潔白無瑕的外觀靜靜佇立,晨光映照在不對稱斜屋頂時泛起溫潤的光澤,彷彿將這棟建筑與四周的大地輕柔地連結(jié)在一起。
沿著屋旁的小廊道步入后方庭園,當微風吹拂過時,植物葉片翻轉(zhuǎn),沙沙作響,彷彿低聲訴說著這片土地的故事。人生下半場的序章自此展開,描繪出 Jimmy 對生活的新詮釋,也悄然記錄著他與這幢房子的對話。
令人意外的是,移居前,Jimmy 僅在20多年前來過臺東。那時的他,不會料想到有天會選擇在此開啟嶄新人生。旅行為 Jimmy 帶來短暫的自由,卻無法填補內(nèi)心的空缺。疫情讓許多人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對他來說亦然,
Jimmy 認真規(guī)劃退休后的生活,這時,他想起了多年前那份在臺東感受到的慢活氣息。于是,他決定揮揮衣袖,不帶走城市烏煙瘴氣的云彩,乘著吹往臺東的風,降落在這片土地上,
一場有計劃的自我實踐
搬到臺東并非一場沖動的遷徙,而是一場有計劃的自我實踐。畢竟光是聽到要,多數(shù)人大概在這一步就打退堂鼓,Jimmy 笑著說,為了找尋心中的理想之地,他看遍各大土地買賣網(wǎng)站,把每一個可能實現(xiàn)的都放進清單之中,
機緣總來得如此巧妙,這塊原先不在預想範圍的土地,卻是讓他印象最深刻的。不到一個月內(nèi)的時間,他迅速簽約買下,以避免在更多猶豫出現(xiàn)之前改變心意。找到土地后,下一個挑戰(zhàn)便是找到能夠?qū)粝牖癁楝F(xiàn)實的建筑師。
從零開始打造理想之家
對于家的模樣,Jimmy 心里早有一個方向,希望這座房子能夠簡單、純粹,而非強加在這片土地之上。透過朋友介紹,他聯(lián)繫到已定居宜蘭多年的日本建筑師北條健志,這位曾設計冬山河親水公園與臺東美術(shù)館的建筑師,或許能助他的夢想一臂之力。
一經(jīng)詢問,才發(fā)現(xiàn)對方根本沒收到,
當雙方終于實際見面討論,北條先生開口的第一句話卻是回絕。儘管覺得案子有趣,但礙于設計費與監(jiān)工費不低,而 Jimmy 當時的預算,恐難支撐這樣的夢想住宅。好在更進一步討論后,預算問題解決后,設計的重頭戲正式展開。讓 Jimmy 意外的是,北條先生的團隊全員投入比稿,這在一般住宅建案中極為罕見。
勾勒童年想像的全白理想家屋
歷經(jīng)一年的施工期,名為之家的房屋終于落地生根。不對稱的斜屋頂樣式,搭配能承載光影流轉(zhuǎn),與山海對話的純白外觀,在整個社區(qū)中,無疑是最搶眼的存在。
關于這個家,Jimmy 有兩大堅持,一是要有斜屋頂,二則是要全白色。之所以鍾情于斜屋頂設計,Jimmy 說,
對于全白色外觀的堅持,Jimmy 表示以白色為基底,房子能夠完美與藍天、植物、陽光相襯, 不過這個想法在初期卻遭到建筑團隊的強烈反對,
住進小小美術(shù)館,享受退休人生
我退休后最大的人生目標,就是快樂,因此我希望回家一看到房子,就能感受到放鬆與愉悅。
走進屋內(nèi),整體延續(xù)屋外的白色調(diào),挑高天井任由光線恣意流動,為生活注入一抹輕盈通透。Jimmy 形容自己當初是以來規(guī)劃。透過家具、藝術(shù)品與空間的布局,創(chuàng)造出可隨時間變換氣息的私人展覽場域。
Jimmy 指出挑高設計讓人的視線向上延伸,而墻上掛著從各地蒐集而來的藝術(shù)畫作,反映了自己對藝術(shù)的喜好品味外,也賦予空間更豐富的層次。尤其是那張高掛中央,有著漸層藍白色,彷彿將臺東海浪景致框住的壁毯,無疑是屋中一大亮點,Jimmy 分享道,
然而,在最初的規(guī)劃中,其實是以灰階的水泥墻面為主,但施工過程中,Jimmy 發(fā)現(xiàn)水泥墻的細節(jié)并不如預期完美,甚至產(chǎn)生視覺上的違和感。當他苦思對策時,工地主任建議:起初他有些疑慮,但經(jīng)過冷靜思考后,發(fā)現(xiàn)這個決定帶來諸多優(yōu)勢。
隨著白色基調(diào)的確立,空間開始展現(xiàn)出不同的層次,Jimmy 解釋。再加上從國外家具網(wǎng)路下訂的桌椅,以及臺南量身訂製的木製家具等軟件,讓整體搭配更顯溫暖活潑。談及家中最喜愛的角落,Jimmy 想了想說:靜靜享受得來不易的寧靜。
Jimmy 不假思索地答道:畢竟光是有15歲的愛犬 Jack 陪伴在身邊,附近的貓咪一家子天天來串門子,或者總是默默出現(xiàn)在門口的鄰居贈禮,每天這些日常小幸福累積,就足夠讓人忘卻煩憂。
對 Jimmy 而言,退休后的生活不應該只是被動地,而是主動創(chuàng)造一個讓自己感到快樂的環(huán)境。他的家,并不是一個純粹的建筑,而是一個能夠承載生活理想的地方,一個不斷進化、充滿可能性的場域。
延伸閱讀:
日式老宅化身游樂場!柏成設計生活實驗所,創(chuàng)造跨越時代魅力的老屋新空間—北歐家俱深度玩家 × Hygge 哲學的生活家,歷時五年的自建白色宅邸獨家專訪|巴黎圣母院禮拜椅設計師 Ionna Vautrin: 毛森江耗時三年建筑巨作—臺南漁光島與 Vipp 品牌結(jié)合創(chuàng)造生活的軌跡為臺北而生的餐廳!專訪創(chuàng)辦人鄒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