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售價1999元左右這個價位上,小米AI眼鏡和雷鳥V3 AI眼鏡都是市場上比較受關注的智能眼鏡產品。它們各有優(yōu)劣,選擇哪款主要取決于你的具體需求和偏好。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對它們進行對比,幫助你做出選擇:
"小米AI眼鏡"
"優(yōu)點:"
"品牌優(yōu)勢:" 小米品牌知名度高,生態(tài)系統(tǒng)完善,用戶基礎龐大。
"功能全面:" 支持拍照、錄像、語音助手、翻譯、導航等多種功能,應用場景豐富。
"續(xù)航能力強:" 相比雷鳥V3,小米AI眼鏡的續(xù)航能力更強,官方宣稱可達8小時。
"外觀設計:" 外觀設計較為時尚,有多個顏色可選。
"缺點:"
"價格略高:" 雖然都在1999元左右,但小米AI眼鏡的起售價可能略高于雷鳥V3。
"成像質量:" 雖然成像質量不錯,但與雷鳥V3相比,可能略遜一籌。
"重量:" 相比雷鳥V3,小米AI眼鏡的重量稍重一些。
"雷鳥V3 AI眼鏡"
"優(yōu)點:"
"性價比高:" 在1999元價位上,雷鳥V3 AI眼鏡的配置和功能相對更豐富
相關內容:
不得不說,現(xiàn)在小米的產品越來越豐富了,比如發(fā)布會上不但有YU7汽車,新推出的小米AI眼鏡也讓很多人重點關注。其實小米的米家生態(tài)此前推出過智能眼鏡產品,但也就是眼鏡+耳機的組合,而這次小米給出了全新形態(tài),為眼鏡引入了視覺功能。

其實這類產品也并非小米首創(chuàng),畢竟你檢索產品時就會發(fā)現(xiàn),國內目前賣的最好的還有一個,那就是雷鳥V3 AI智能眼鏡。所以當小米的同類產品上市,就是流量之王遇到了銷量之王,而且兩款產品的售價似乎也差不多。那究竟該怎么選呢?

從外觀上看,兩款眼鏡的造型有點相似,就比如各位能區(qū)分哪款是小米哪款是雷鳥嗎?但細節(jié)部分都有自己的設計理念,小米更傾向于傳統(tǒng)板材眼鏡的風格,雷鳥則是有自己的細節(jié)考量。只能說審美上大家各有所愛,所以還是來看看硬件和功能吧。

先說最核心的部分。兩款眼鏡都有拍照模組,而且位置都幾乎一樣。其實硬件也都大差不差,傳感器都是索尼IMX681。不過鏡頭模組部分,小米引入了玻璃模組,理論上來說對成像效果有幫助,雷鳥則采用了定制5P鏡片。

至于說核心的處理器配置,兩款眼鏡都采用了高通AR1 Gen1方案,但小米額外加入了恒玄BES2700組成了雙芯片,這個芯片不是增加性能而是讓高通AR1 Gen1盡量休息,延長續(xù)航。
在雙芯片的加持下,小米AI眼鏡典型續(xù)航達到8.6小時,比雷鳥V3的7小時要更長。但雷鳥也有自己的解題思路,標配的眼鏡盒有無線充電能力,內置電池可以確保眼鏡續(xù)航超過30小時。

兩款眼鏡除了視頻拍攝、音頻播放之外,也都有智能AI加持,小米使用的是自研MiLM大模型搭配小愛同學,雷鳥V3采用阿里通義定制大模型,日常各種和AI的對話不在話下。
值得說的是,兩款眼鏡都能提供智慧視覺的能力,雷鳥V3專門提供了AI下棋、調酒場景下的輔助功能。調酒咱們不太了解,但在阿里通義加持下,日常戴著AI眼鏡去街邊盤下棋老頭應該會很有意思。

從各項對比來看,小米AI眼鏡確實好像某些地方更強一些,這其實也理所應當,畢竟產品比雷鳥晚了半年,有后發(fā)優(yōu)勢。而且小米也有自己獨特的設計,選擇眼鏡時可以選擇電致變色的版本,瞬間在太陽鏡和平光鏡之間切換,代價就是沒法定制有度數(shù)的鏡片了。
而雷鳥V3 AI眼鏡功能也不弱,僅僅是在紙面上沒占到什么優(yōu)勢。但它有一個優(yōu)勢很明顯,那就是便宜。含充電盒1999元帶來超長續(xù)航,不含充電盒則是1799元。而且如果覺得眼鏡大,還有雷鳥V3 Slim小款可選。

在2025年,智能AI眼鏡絕不僅僅只有這兩款產品,比如聯(lián)想旗下的來酷也在籌備新品,也還有其他品牌新品即將上市。不過對比完小米和雷鳥不難發(fā)現(xiàn),其他產品估計也就是做到大差不差,除非有特別吸引人的價格,否則真是沒有什么太多突破的空間了。
所以目前來說,如果喜歡AI智能眼鏡,直接在小米和雷鳥之間選擇就好,等待其他新品的意義并不大。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