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說得沒錯。近年來,隨著中國戶外運動市場的蓬勃發(fā)展和中國資本實力的增強,確實有幾家知名的戶外品牌被中資企業(yè)收購。
你提到的:
1. "始祖鳥 (Arc'teryx)":雖然其母公司是加拿大公司,但始祖鳥的控股權(quán)(大約70%)在多年前就被中國戶外品牌"探路者 (TLIA)" 獲得了。這個收購?fù)瓿珊?,探路者成為了始祖鳥的控股股東,但始祖鳥品牌本身仍然保留其獨立性和加拿大運營中心。
2. "薩洛蒙 (Salomon)":這個情況稍微復(fù)雜一些。薩洛蒙最初是法國品牌,后來被美國的"哥倫比亞體育用品公司 (Columbia Sportswear)" 收購。而"探路者 (TLIA)" 在2019年向哥倫比亞體育用品公司提出了收購薩洛蒙的"要約",但這個收購要約最終被哥倫比亞體育用品公司拒絕了。所以,截至目前,薩洛蒙仍然屬于哥倫比亞體育用品公司旗下,并未被中資收購。
"總結(jié)一下:"
"始祖鳥 (Arc'teryx)":已被中國探路者控股。
"薩洛蒙 (Salomon)":目前仍屬于哥倫比亞體育用品公司,未被中資收購,但曾收到過探路者的收購要約。
除了這兩個品牌,像"北面 (The North Face)" 也在2021
相關(guān)內(nèi)容:
始祖鳥、薩洛蒙這些“洋牌子”早就被中國公司買走了,但年輕人還在為它們排隊買單,誰在操控這場“國籍消失術(shù)”?
中國收購國際品牌早已不是新鮮事,但安踏集團拿下亞瑪芬體育的操作堪稱教科書級別——既要賺全球市場的錢,又要藏住背后的中國資本痕跡。

從始祖鳥開在巴黎的旗艦店到薩洛蒙滑雪服的定價策略,所有細節(jié)都在精準(zhǔn)復(fù)刻歐洲血統(tǒng)的“高冷人設(shè)”,連品牌官網(wǎng)的歷史沿革里都找不到半個漢字。

這種“隱形并購”背后藏著更深的商業(yè)邏輯。

當(dāng)中國工廠能做出質(zhì)量相當(dāng)?shù)臎_鋒衣,消費者卻只愿為“阿爾卑斯山故事”支付十倍溢價時,收購成熟品牌就成了最劃算的生意。

就像吉利買了沃爾沃還能保持瑞典味道,安踏深諳中產(chǎn)階層對“原產(chǎn)地光環(huán)”的執(zhí)念。

就連品牌創(chuàng)始團隊都被保留,加拿大設(shè)計師至今不知道自己的工資單來自福建公司。

看著始祖鳥門店里試穿硬殼沖鋒衣的潮人,突然想起十年前搶日本馬桶蓋的盛況。

現(xiàn)在中國企業(yè)用資本反向收割西方品牌,這算不算另類文化輸出?
不過要真做成下一個LVMH,光靠買買買可不夠,什么時候能用自己的牌子讓老外排隊,那才是真本事。

微信掃一掃打賞
支付寶掃一掃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