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這個數(shù)字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含義和用途。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釋:
1. "數(shù)學和科學":
- 數(shù)字200是一個整數(shù),位于100和300之間。
- 在科學研究中,200可能代表某種特定的量或數(shù)值,比如溫度、長度等。
2. "歷史和文化":
- 在某些歷史事件中,200可能代表一個特定的年份或時間點。
- 在文化作品中,200可能是一個象征性的數(shù)字,代表著某種特定的意義或階段。
3. "商業(yè)和金融":
- 在商業(yè)和金融領域,200可能代表某種資產(chǎn)的價值、收入或利潤。
- 200也可能是一個公司的股票代碼。
4. "體育":
- 在體育比賽中,200可能代表一個運動員或隊伍的得分、排名或其他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5. "個人生活":
- 在個人生活中,200可能代表一個人的年齡、體重或其他個人數(shù)據(jù)。
具體到你的問題,沒有更多的上下文信息,很難確定200的確切含義。如果你能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我可以給出更準確的解釋。
相關內容: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奔跑的小小宇
本期內容,測評周期長達半年,測評距離897km,文章共計7342字,力求為各位跑者帶來最詳細的國產(chǎn)綜訓跑鞋橫向對比測評。
因長度原因,各位可以根據(jù)內容節(jié)點選擇觀看內容,且每一個視內容節(jié)點后也都會有總結圖表,供各位參考。
首先,我們先過一下六雙跑鞋的實際稱重。

在聊包裹和鞋楦前,我們先來明確一下尺碼問題。和飛電5E偏大一碼,C202 6PRO偏小一碼不同,赤兔8PRO,馬赫5代都可以按照標準國際楦選擇即可。飛燃3ET和強風3代也可以按照標準國際楦,nike、阿迪、亞瑟士的尺碼選擇。
特步兩千公里3代、二次呼吸2.0和所有特步還有匹克的跑鞋一樣,會偏大一個尺碼,選擇國際尺碼-1即可。
李寧和安踏的競速產(chǎn)品,前者為了兼容更多的人,后者為了同尺碼顯得比別人家的產(chǎn)品輕一點,做了兼容或者是偷重量的處理,所以即使是同一個品牌的產(chǎn)品,尺碼也都做的五花八門的。如果實在不知道這兩個品牌產(chǎn)品的尺碼如何選擇,可以在評論區(qū)留下:您穿過具體品牌,具體產(chǎn)品的尺碼,我們會一一該選擇什么尺碼的產(chǎn)品。|鞋楦方面六雙跑鞋對于大體重和腳部體脂含量過高的跑者都不太適配,無一例外,中足都比較窄,特別是赤兔8PRO中足的鎖定感極強。
馬赫5代雖然鞋面寬,但是在中足處做了明顯的上翻處理,足弓會有明顯向上頂?shù)捏w感,所以對于腳部體脂含量過高的跑者也不太友好。
其中兩千公里3代和飛燃3ET的寬容度會高一些,但是不多。如果只是腳寬,不是腳胖,我們會優(yōu)先推薦兩千公里3代、飛燃3ET和強風3代,二次呼吸2.0下面我們會詳細去聊。
相對應的,對于瘦腳跑者來說,包裹體驗從高到低依次是:赤兔8PRO,馬赫5代,強風3代,飛燃3ET,兩千公里3代,以及二次呼吸2.0。
|透氣方面六雙跑鞋的實際表現(xiàn)都非常不錯,其中赤兔8PRO和二次呼吸2.0的網(wǎng)眼非常細密,會受到水汽,汗液,霧氣的影響,所以透氣性會略遜色于其他四款產(chǎn)品。
|細節(jié)方面因為價格的局限性,所以鞋身多多少少都會存在一些小問題,您可以根據(jù)您的實際情況進行抉擇。赤兔8PRO鞋舌的質感很差,非常軟,而且兩側都沒有做固定處理,卷邊,位移,以及鞋帶勒腳面都有可能發(fā)生,軟質的鞋舌同時會導致腳踝處的鎖定感不足。
我們的解決方案是用到最后一個鞋帶孔,腳踝的包裹效果會更好一些。
馬赫5代有秋季和夏季兩個版本,內容中為夏季版。對于瘦腳跑者來說,馬赫5代的鞋面處理應該是六雙跑鞋中最好的,唯一的小問題就是鞋舌有一點長,還有一點偏硬,會有一點頂腳踝,但是不明顯。
強風3和飛燃3ET的鞋面材料要軟一些,質感也要差一點,但是都做了鞋舌固定帶處理,中足的鎖定感場地使用也是足夠的,但是更加偏向路跑使用。
兩千公里3代的鞋面綜合屬性是比較好的,對于寬腳人群的適配性也是六雙跑鞋中最高的,小遺憾就是沒有做鞋舌的固定處理,對于瘦腳跑者來說,會有一點點寬,場地使用的包裹屬性沒有那么強,正常足型和寬腳人群是ok的。
在2025年,還能見得到二次呼吸2.0這種跑鞋鞋面處理方案也是實屬難得,如果說是三年前,或者五年前,這種硬質厚實的材料質感還是可以接受的,當時國產(chǎn)跑鞋還處于一個比較朦朧的階段。
但是2025年,二次呼吸2.0這種硬質鞋面會在雙腳外側,形成一個框架,如果你不運動,或者當作一雙運動鞋,唱跳rap籃球都能兼容的產(chǎn)品是可以的。但是跑步是一個長時間的周期運動,硬質鞋面,會在你腳部運動的任何一個彎折點進行堆積,而且是對折,不是彎曲,除非你是大胖腳能夠把整個鞋面撐起來,要不然一定會有卡腳的情況。
但是材料硬厚也是有優(yōu)點的,耐用。如果是在你只有一雙鞋的情況下,希望這雙鞋能夠覆蓋你生活的全部使用場景,偶爾跑步,準備穿一到兩年,二次呼吸2.0的實用性是非常高的。他是跑鞋中最耐用的,旅游鞋中最專業(yè)的。
匹克最近兩年的跑鞋產(chǎn)品都是這樣,明明差一點就可以做的非常極致,但是最后還是選擇了保守。下面為六雙跑鞋鞋面對比的數(shù)據(jù)整理:
靜態(tài)和通勤時的泡棉彈性以及柔軟度由高到低依次為:飛燃3ET、兩千公里3代、赤兔8PRO、強風3、二次呼吸2.0、馬赫5代。
拋開使用場景和適配人群去聊穩(wěn)定度就是耍流氓,所以我們只簡單的過一下大家比較關心的,所謂的力線情況。下面為同一位跑者,同一跑姿下的后跟落地慢動作演示。
|赤兔8PRO赤兔8PRO是我們比較失望的一款產(chǎn)品,并不是他不夠好,他依舊是幾款跑鞋中中底靈活性最好、泡棉動態(tài)彈性最高,以及最適合場地速訓的產(chǎn)品,沒有之一。
但是,嘗試過赤兔6代PRO的跑者都應該對那雙跑鞋靈動的動態(tài)體驗記憶猶新。而且,直到今天,我們依舊還在和大家推薦赤兔6PRO和nb的rebel v3。
赤兔7和8PRO兩代產(chǎn)品相比于6代,都非常執(zhí)著于所謂的穩(wěn)定度。后跟寬不寬啦,中足填充怎么樣啦。兩代產(chǎn)品在反復的調整之后,都在逐漸弱化赤兔6PRO最為優(yōu)秀的靈活性。
為什么會這樣做?今天大體重的測評博主越來越多,甚至出現(xiàn)了只測頂碳的200斤博主,不是不對,他們對于產(chǎn)品緩沖性和穩(wěn)定度的理解一定比我們更透徹。但是,他們的課表中很多都沒有330甚至沒有400內的間歇項目。他們更多的會從自己的使用角度去評判赤兔6PRO。但是,現(xiàn)實中真正能會選擇赤兔PRO的跑者,絕大多數(shù)都是一些中小體重的學生和非學生群體,且對于速度有著一定追求的跑者,極致穩(wěn)定度的提升其實并不能和他們的實際需求進行契合,反而會喪失這款產(chǎn)品最寶貴的靈活性。特別是體測,滿分分布在3:20-3:40。這些博主喜歡的大寬楦和過量穩(wěn)定度,就會在高速彎道造成中足的鎖定感不足和遲鈍感。
但是,作為設計師,又不能不去討好他們,互聯(lián)網(wǎng)博主的幾句話就會影響銷量。當我們講到馬赫5時,就能明白,一雙速訓跑鞋穩(wěn)定度做到極致究竟是什么樣的。我們言歸正傳。雖然這樣說,但是赤兔8PRO依舊是六雙跑鞋中動態(tài)靈活性最高的產(chǎn)品,泡棉不拖沓,很適合速度型訓練,路跑操場都是可以的。
而且如果你是一個速度型的跑者,10km或者5km以內的距離偏多一些,赤兔8PRO的動態(tài)腳感是要優(yōu)于波士頓12、啡速4這些經(jīng)典競訓產(chǎn)品的,回饋速度會更快,不會像波士頓12一樣在430或者400以內的速度續(xù)航中產(chǎn)生拖沓的腳感。
但是如果你的配速沒有那么快,赤兔8PRO在相對較低的配速下,緩震效果就有點不夠用了,中足的參與感也就會更高。如果你對于穩(wěn)定度有更高要求的話,我們還是建議選擇波士頓12。
波士頓12是可以向下兼容的,但是赤兔8PRO只能向上兼容。很多跑者會嘲笑赤兔8PRO是學生鞋。但是事實上,不是學生選擇了他,而是他的設計,非常符合學生群體的實際使用場景,而且?guī)缀跄軌蛉采w。軟彈的腳感沒人不喜歡,特別是日常穿著。
但是,赤兔8PRO的中底厚度在今天看來確實有些輕薄,所以我們只建議正常體重及以下的跑者選擇,BMI大于24或者體重超過80公斤的跑者我們絕對不推薦。|馬赫5代馬赫是一個我們從3代噴到5代的產(chǎn)品,但是直到今天還是沒改,將我行我素貫穿到底。
如果從綜訓的角度出發(fā)去解釋馬赫5這個死硬的腳感,也是合理的。路跑使用場景泡棉不形變中底就不會形變,也就不會不穩(wěn)定,所謂的力線也就正了,純純XXX的邏輯鬼才。
偏硬的腳感,我們不建議任何跑者路跑使用,沒必要花錢給自己找罪受。你要是認為他夠軟,也是ok的。我們尊重,但是不建議。場地使用的話,相對柔軟的橡膠跑道會彌補一些腳感上的不足,反而會獲得更好的回饋。體測最終的目的都是獲得更好的成績,犧牲腳感換取回饋,馬赫5代腳感的設計思路是對的。
但是400米的場地有200米是彎道,如果你的配速比較高,滿分以上,或者在滿分附近,馬赫5代框架式的中底結構所造成的靈活性缺失就會成為一種累贅,非常遲鈍,這種設計會讓鞋子的體感重量超過實際重量。
而且還有一點,我們前面提到馬赫5中足進行了上翻,中足有非常明顯向上頂?shù)捏w感。特別是彎道,當你在接地的那一刻,并不是你的發(fā)力區(qū)在接地,而是中底框架先接地,然后先把你的腳硬性搬到直立。然后你才能發(fā)力,整個流程是非常突兀的。
很多路跑博主會在跑間歇后感覺這雙鞋可能跑速度也是可以的,就會推薦成績好的同學選擇馬赫5去體測。但是400,350或者說340的間歇,在體測中可能都是不及格的水平。在該配速下,馬赫5的突兀感確實沒有那么明顯。但是真的以滿分標準去測試這雙跑鞋,整個體感就是完全不同的。但是如果你的成績低于滿分,或者是低于及格水平,馬赫5代的適配度就會很高。中底不會拖沓,有穩(wěn)定性,抓地性也比較好。而且體測還有立定跳遠或者其他項目,馬赫5代的適配度都比較高。
但是如果你不是學生群體,或者你的體測成績更高,馬赫5代的適配度幾乎沒有。沒必要給自己找罪受。同價位優(yōu)秀的產(chǎn)品有很多的,或者你也可以接受安踏的解決方案,選擇馬赫PRO或者是老款的薄底c202,事實證明矩陣產(chǎn)品多,也是有多的好處的。
所以,馬赫5代的使用場景就非常明確了,對于體測成績沒有那么高,且有一定穩(wěn)定度需求的學生群體,體測考核使用。|兩千公里3代如果是體測場景的話,兩千公里3代的目標用戶和馬赫5代幾乎一致,你喜歡軟彈一點就選兩千公里3代,你喜歡硬一些,回饋好一些的就選馬赫5代。包裹性上馬赫5代好一些,兼容性上兩千公里3代更加出色,能夠適配一定的寬腳人群。
但是,和馬赫5代不同的是,兩千公里3代的路跑屬性是更出色的。
兩千公里一代和二代的中底腳感很死,使用后的直觀感覺他就是一雙很耐用的鞋子,沒有什么特點。就是,你需要一雙跑鞋,他就是一雙跑鞋,僅此而已。三代中底的形變量會大一些,相比于前兩代柔軟度也會明顯一些,相對應的,舒適度也會高一些。但是,這些都是和前兩代相比哈,特步的珠粒發(fā)泡材料怎么調都是韌性的,這個要先明確。
所以沒板的兩千公里三代會和路霸2一樣,如果你沒有訓練基礎,或者足弓力量特別弱,15-20km后,足弓的筋膜會有輕微的刺痛感。但是如果你有一定的訓練基礎后,就不會發(fā)生。所以,相比于綜訓使用場景,我們覺得兩千公里3代更像是一雙慢跑鞋。他甚至比冠軍3更像是一雙慢跑鞋。兩千公里3代不管是泡棉的舒適度,彈性,緩震效果都是要比冠軍3高出一個level的。
如果你是一個中小體重跑者,你覺得今天國產(chǎn)頂緩過于韌性了,呂布,青云lite這些產(chǎn)品過軟且缺乏穩(wěn)定性,兩千公里3代一定是我們最先推薦的產(chǎn)品。但是,如果你真的以綜訓產(chǎn)品的角度出發(fā),甚至想要一些競訓屬性,兩千公里3代的完成度就會非常低。10km500配速就是個坎,但凡快一秒,你都會覺得有點拖沓,中底就會超負荷運作。
鞋面也是一樣,在今天絕大博主的口中,寬楦有一萬個好處。但是一味的加寬處理就會失去包裹性,高速的鞋腳一體性就會變差,所以兩千公里3代承擔速度訓練的可能性不算太大。但是如果你是寬腳人群,且10km跑不進50分鐘,兩千公里3代也是可以競訓使用的。
但是還更推薦慢跑,而且他就是我們當前在300元價位最推薦堆跑量的產(chǎn)品。或者和馬赫5一樣,兼容能力不算太強的體測群體,前提是寬腳人群,要不然包裹屬性不太夠。|361飛燃3ET對于飛燃3ET的評價,各位老師的結論都出奇的統(tǒng)一,采用了脂肪族材料,動態(tài)腳感相比于飛燃3更加柔和。我們結論可能會有所不同。飛燃3更激進,是因為飛燃3泡棉的形變量非常的小,硬自然就會有更好的回饋。
但是飛燃3ET的泡棉不一樣,他是能夠非常明顯感知到泡棉形變的。15km以下這個距離泡棉的承托感也是非常明顯的,甚至泡棉的動感是要比飛燃3活潑的,而且更討喜。初上腳,你就會感覺到泡棉向下壓,而且是快速回饋的腳感。
其他5雙跑鞋本質上還都是薄底觸感,飛燃3ET則是純粹的厚底競速跑鞋體感。但是超過10-15km,受材料的影響,彈性的下降就非??焖伲_感就沒有那么舒適了,所以我們只建議作為15km內的綜訓產(chǎn)品使用。
構型上飛燃3ET采用了飛燃3的構型,先別管是啥板,實際上腳的體感就是競速或者是競訓產(chǎn)品的滾動體驗。這雙鞋是可以用來跑來速度的,10km內是ok的,但是超過15km,隨著泡棉的衰減,構型的優(yōu)勢也就不復存在了。
說完了優(yōu)點,然后是缺點。第一點:競速鞋的構型,加上相比于飛燃3更大的泡棉形變,飛燃3ET的使用門檻是不亞于任何一雙次頂級產(chǎn)品的。如果你是想選一雙10km以內的速訓產(chǎn)品,飛燃3ETok,但是如果想像另外五雙鞋一樣,可快可慢,在其他博主那里可能會得到肯定的答案,但是在我們這里幾乎不可能。
第二點:品控,這是一個沒有辦法回避的問題。我這雙鞋左腳鞋墊內側一開始就有明顯的異物感,幾次調整后發(fā)現(xiàn)并不是鞋墊粘歪了,而是鞋墊比鞋楦要大,不管怎么放都不可能正,就會有一點異物感。如果這些都能接受,飛燃3ET可能是你在薄底到碳板進階過程中,一個非常好的過度產(chǎn)品。半馬比賽也是ok的,但是距離再長的話,還是建議上正代飛燃。
場地,飛燃3ET可以穿,但是我們不太建議體測選擇,泡棉形變量會更大,場地回饋性也沒有那么好。選擇飚速會更好一點。|二次呼吸2.0網(wǎng)上對于二次呼吸2.0的測評用兩只手就可以數(shù)過來,所以我們索性就都學習了一遍。所有的進階以上跑者都會說,不適合跑速度,可能更建議低配速跑者使用。大眾跑者都認為,慢跑可能不會太適用,更適合大神跑者使用。
總結下來就是,不管什么樣的跑者都不認為這雙跑鞋適合他們。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我們上面說過,兩千公里2.0和1.0的腳感很平,二次呼吸2.0的腳感更甚,沒有什么特點。它不像一代一樣,能夠有著獨特得到腳感設計風格。2.0的前掌很唬人,如果他的泡棉填充和外觀一樣,前掌的動態(tài)飽滿度一定是國產(chǎn)競訓跑鞋中獨一檔的存在。但是,事實上,他只是側墻。
你說他的中底腳感不好吧,其實也還行。態(tài)極中底能夠在軟韌之間很好的切換,不算優(yōu)秀,但也算有功無過,最起碼比馬赫5舒適,比強風3穩(wěn)定。
但是,本來存在感就很低的中底腳感在異物感很強的鞋面組合下,就會再次降低中底的體感,增加鞋面的存在。二次呼吸2.0的重量其實并不重,但是,實際體感很重。因為二次呼吸2.0的中底密度控制的比較好,所以鞋面的重量比例更高,而且包裹性一般,后跟的鎖定感更差,鞋身就會產(chǎn)生向下垂的體感。
鞋面硬而且死板,中底的側墻又比較高,不運動或者只通勤什么問題都沒有。但是當身體開始持續(xù)運動,二次呼吸2.0不會像其他跑鞋一樣產(chǎn)生彎曲感,而是折疊感,材料就會堆積,鞋身就會很死板。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你的腳非常胖,寬沒有用,必須胖,把鞋倉撐起來。然后配速不能太高,純后腳跟落地往前邁,沒有蹬伸。鞋身就不會產(chǎn)生異物感。但是,二次呼吸2.0又是一雙薄底產(chǎn)品,大體重跑者的緩沖效果又不可能那么好,所以適配面真的很窄。
如果不是采用這個鞋面,二次呼吸2.0的中底可以接受,是值得嘗試的。這個鞋面,需要大家認真考量一下是否能夠接受。|強風3對于強風3,我們先說結論。如果你喜歡強風系列產(chǎn)品,兩種選擇。第一種,選擇剛性更強的強風se,或者偏向速度的強風2。第二種,加錢上強風3pro,強風3我們不推薦。
我們在強風2和強風3的對比內容中就是說過,這一代的強風3在做向下兼容,通過泡棉的柔化處理,來和價格更高的強風3pro進行定位區(qū)分。
但是,當使用者慢下來去使用這雙跑鞋時,不管你是什么跑姿或者跑法,中足的參與感都極高,即使你的腳踝極硬,也不得不耗費更多的精力去維持力線直立狀態(tài)。強風3不是支撐缺失,而是在引導外翻。
拋開穩(wěn)定性,強風3泡棉的腳感也是很討喜的,要比二次呼吸2.0和馬赫5代舒適度高很多,因為要為強風3pro讓路,所以泡棉調教就要軟的多,沒有那么干脆,只能進行慢跑使用。下面為六雙跑鞋的中底對比數(shù)據(jù)整理:

馬赫5代的場地使用壽命不會超過500km,如果兼顧通勤的話,使用壽命還會打折扣。馬赫5代的目標用戶就是體測的學生群體,即使是備戰(zhàn)中考,或者是體測,也很難超過100km的訓練距離,總體來說是肯定夠用的。
飛燃3ET也采用了類釘,但是是平鋪釘紋,抓地性是五雙路跑鞋中最好的,但是釘紋也是磨損最快的,建議路跑場地混合使用。
二次呼吸2.0的大底耐用度最高,但是抓地性會略微遜色于其余五款產(chǎn)品。
兩千公里3代,赤兔8PRO,強風3大底有差距,但是不明顯。
下面為六雙跑鞋的大底對比數(shù)據(jù)整理:
|場地體測:飛燃3ET我們不是特別推薦體測使用,如果你喜歡361的產(chǎn)品,直接上飚速。赤兔8pro是六雙跑鞋中上限最高的產(chǎn)品,如果你的體測成績在滿分左右,或者滿分以上,需要一雙場地靈活性和回饋性更好的產(chǎn)品,我們會優(yōu)先推薦赤兔8pro。前提你不能是BMI大于24,或者體重超過80KG的跑者。如果你的配速沒有那么快,且需要一定穩(wěn)定度,安全完賽,或者及格完賽,馬赫5代的適配度更高。
兩千公里3代場地也是可以的,但是體測和場地考核不一樣,包裹大于舒適度,所以對于較寬跑者更友好,對于腳瘦跑者會有一點那么適配。強風3代的話,泡棉體測是可以的,就看你「覺得」你的腳踝夠不夠硬。二次呼吸2.0雖然是態(tài)極中底,但是場地還是比較輕快的,回饋也不錯,就看你能不能接受他的鞋面了。|路跑使用場景:赤兔8pro不太適合純粹降低配速跑法,慢搖的話赤兔8pro可能會覺得中底薄,緩震不好。但是在配速跑,或者少量強度課上,赤兔8pro靈活的腳感對于體感提升和能力提升都是有著很大幫助的。
輕、快、靈。前提你不能是BMI大于24,或者體重超過80KG的跑者,甚至更加推薦中小體重跑者使用。
飛燃3ET路跑的適配性非常高,他非常適合我們這種預算不高且日常訓練不舍得穿碳板的跑者,純厚底腳感。
馬赫5不建議路跑使用,你買我尊重,但是不推薦。
強風3還是看你在不在乎外翻引導,不在乎的話,這雙產(chǎn)品的泡棉舒適度其實是很高的,慢跑和少量的強度都能夠兼容。
二次呼吸2.0慢軟,快韌,是我們嘗試過最合理的一代態(tài)極材料,就看你能不能接受他的鞋面了。
兩千公里三代定位為競訓產(chǎn)品,但是更符合綜訓和慢跑使用需求,適合絕大多是跑鞋的堆跑量使用,腳感優(yōu)于國產(chǎn)絕大多數(shù)慢跑和綜訓產(chǎn)品。
和很多博主拿一堆產(chǎn)品,每一雙發(fā)表一些贊美之詞不一樣,本期內容我們希望盡可能的將每一個產(chǎn)品的缺點以大家更好理解的方式,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
因為我們認為,如果這些缺點你都能接受。那么,這雙產(chǎn)品就是最符合你當前使用需求的跑鞋,剩下的全是優(yōu)點。
在材料大發(fā)展的今天,幾乎所有的廠家都在喊材料下放。但是,我們不能奢求300元價位的產(chǎn)品能夠十全十美,更何況是這些刀法精準的頂級廠商。
我們只是希望,本期內容能夠成為您的參考,您可以再結合您的實際情況,選到最適合您的跑鞋產(chǎn)品。
好的,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啦,希望本期內容能夠為您的選購提供幫助,這里是奔跑的小小宇,我們下期再見。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相關,歡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諧討論~